孟征(南京東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10)
油庫是一個高風險場所,特別需要時刻對風險進行防控,防止意外和事故發(fā)生。在進行公路裝車付油時,因罐車存在缺陷、操作人員無資質、操作流程不規(guī)范等等諸多原因,非常容易出現各種事故,輕則造成設備損壞,重則發(fā)生環(huán)境污染、火災、爆炸。因此,油庫公路付油過程中是存在很多安全風險的,必須對它們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進而采取相關措施對其進行控制,才能保障油庫公路付油工作的安全。通過分析公路付油流程,可以發(fā)現油庫公路付油的風險主要來自于車輛和人員本身以及裝車付油過程中的操作活動。
其中,車輛和人員方面的風險主要有:(1)車輛安全措施完備性風險:滅火器配備是否齊全并在檢定期內;靜電拖地帶是否完好有效;阻火器是否合格并關閉;司機是否按規(guī)定身著防靜電服裝及勞保用品;移動設備(含車載)是否關閉、是否有火種等。車輛進入公路付油裝卸區(qū)之前必須檢查上述內容,對于安全措施不完備的車輛拒絕進入,可以防范由此產生的風險[1]。(2)車輛合規(guī)性風險:車輛是否合法;是否具備有效的?;窢I運資質;可裝安全容量是否滿足付油計劃要求;車輛罐體是否按期進行檢定;車輛靜電溢油檢測接口是否正常。拒絕非法或不合規(guī)的車輛進入公路付油裝卸區(qū),可以防范由此產生的風險。(3)司押人員合格性風險:身份是否真實;上崗資質是否有效;業(yè)務知識是否熟悉等。進入公路付油裝卸區(qū)的司押人員必須是合法合格人員,拒絕非法或不合格的人員進入,可以防范此類風險。
付油操作過程中的風險有:車輛未熄火,操作人員未進行人體靜電釋放,易引起火災,必須強制車輛熄火和人員進行靜電釋放,才能避免此類風險。設備未歸位就移動車輛,會拉壞鶴管等設備,造成設備損壞、油品泄漏等事故,必須檢查設備已歸位后才能允許車輛啟動。
針對公路付油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可以使用合適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采用人工防范和技術防范相結合的方式對風險進行控制和防范。在各類風險中,車輛安全措施完備性風險目前只能依靠安保人員進行人工檢查,人工檢測的結果可以通過手持終端(PAD)輸入到計算機系統(tǒng)中,連鎖門禁設備進行出入控制,其余類型的風險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進行自動檢測和防控。對于車輛人員的風險防控,可以在付油裝卸區(qū)入口設立入庫審查系統(tǒng),對將要入庫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全面審核和檢查,將有關風險拒之門外。對于付油操作過程的風險防控,可以通過在發(fā)油島上建立裝車流程監(jiān)控引導系統(tǒng),對裝車操作的每個步驟進行步步確認,杜絕不規(guī)范操作引發(fā)的風險。
為了防控入庫的車輛和人員存在的風險,應利用多種手段對入庫的車輛和人員的情況進行審查,根據審查結果決定是否允許車輛和人員入庫,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入庫審查系統(tǒng)。入庫審查系統(tǒng)采用車牌識別、生物識別、證件文字識別、身份證讀取、提油卡讀取等技術識別、查詢、核對車輛和人員的相關信息,審核過程語音提示,根據最終審核結果控制門禁道閘是否開啟。為了自動獲取車牌號,檢測車輛靜電溢油探測接口是否良好,驗證司押人員資質,需要在裝卸區(qū)出入口處增設一些自動監(jiān)測設備,主要有:(1)車牌識別攝像機:通過攝像機自動識別獲取車輛的車牌號(2)下裝靜電溢油報警器:用于檢測車輛的下裝靜電溢油接口是否工作正常,當靜電溢油檢測接頭接上車輛上的對應接口時,報警器如果仍然報警,則標示車輛接口有故障。(3)室外型指紋機:用于掃描司押人員指紋信息,當掃描成功時會有成功的提示音。(4)高清拍照文字識別儀:用于駕照、行駛證、運營證、資格證、合格證、上崗證等證件的拍照和自動文字識別存檔,這些數據將作為驗證車輛人員是否合法合格的依據[2]。入庫審查系統(tǒng)的拓撲結構圖如圖1。
圖1 入庫審查系統(tǒng)的拓撲結構圖
入庫審查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如下:
(1)信息獲取。司機在專用讀卡器上刷卡,系統(tǒng)獲取提油卡的電子卡號,由此可以從油管系統(tǒng)中獲取到業(yè)務信息,如:指定的車牌號、油品、倉號、預裝量等信息;車輛停在入口處時,系統(tǒng)利用車牌識別攝像機自動獲取車牌號,并從數據庫中獲取車牌號所屬車輛的具體信息,如:可裝油品、可裝容量、行駛證有效期、運營證有效期、罐檢測有效期、配屬的司押人員、司押人員駕駛證和資格證等信息;系統(tǒng)提示司機將靜電溢油報警器對接到車上,獲取車輛的靜電溢油接口檢測信息;司押人員在身份證讀卡器上刷身份證,并在指紋儀(或掌紋儀、人臉識別系統(tǒng)等)上進行生物特征識別,系統(tǒng)由此獲得其真實身份信息。
(2)信息審查。系統(tǒng)根據獲取到的信息對車輛和人員進行合法性、合規(guī)性、合格性審查驗證,主要內容有:①審查車輛。識別的車牌號是否不在黑名單中;車輛的運營證和行駛證是否有效;車輛的儲罐檢定是否在有效期;車輛的靜電溢油接口檢測功能是否正常;車牌號與業(yè)務信息中的車牌號是否一致;車輛可裝載容量是否大于業(yè)務信息中的預裝量。②審查人員。人員是否不在黑名單中;人員的真實身份與車輛配屬的司押人員是否一致;司押人員的駕駛證是否有效;司押人員的資格證是否有效。當上述審查結果全部為‘是’后,系統(tǒng)才能控制道閘抬桿放行。由于檢查環(huán)節(jié)較多,也需要司押人員配合,為了避免出錯并提高審查效率,系統(tǒng)應采用語音提示和顯示屏文字提示的方式提醒司押人員需要進行什么操作,以及審查結果。審查信息和結果均保存到數據庫中,以便事后查詢。
(3)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應具有車輛和人員的黑名單管理功能;可人工輸入或連接高拍儀自動獲取駕駛證、運營證、行駛證、罐檢的信息;具有人臉、指紋、掌紋注冊功能;可以根據不同油庫的實際情況屏蔽或使能入庫審查的每一個步驟;可查詢所有經過入庫審查的車牌照片、車輛信息、司押人員信息、業(yè)務信息、審查結果、審查日期時間,并可打印成表格;提供權限管理功能。
通過在每個發(fā)油島上安裝發(fā)油流程控制器、人體靜電釋放器、鑰匙放置器、防護道閘,并在各個歸位器上安裝信號傳感器,實現付油操作步驟感知和流程化控制。在檢測到上一步操作完成后,對下一步操作進行語音提示,如果出現步驟缺失,即刻報警提示,全部按流程操作完畢才能啟動發(fā)油。這樣就可以對付油操作過程的風險進行有效防控,避免因操作不規(guī)范或失誤引發(fā)安全事故。系統(tǒng)組成如圖2。
具有檢測功能的人體靜電釋放器,在司機進行靜電釋放操作時,通過信號線將操作結果實時傳輸到控制器中,當控制器識別到釋放成功的信號后才提示進行下一步操作。當車輛鑰匙插入鑰匙放置器中時,開關量信號通過通訊線傳送到控制器,系統(tǒng)由此檢測到鑰匙是否已插入[3]。如果安裝了防護道閘,則控制器直接連鎖控制道閘落桿,如果沒有防護道閘,可使用帶無線感應功能的警示錐形樁。在地下埋入無源信息標簽,當錐形樁中的感應器靠近信息標簽時,感應器可以識別出信息標簽的唯一編碼,并通過無線LoRa通訊發(fā)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據此判斷錐形樁是否已放置到警示位。通過防護道閘或錐形樁作為警示物,禁止車輛駛離。
圖2 油操作過程系統(tǒng)組成
靜電溢油接頭歸位器通過通訊線向控制器發(fā)送歸位信號、靜電接地信號、溢油報警信號,控制器對信號進行識別,判斷接頭連接狀態(tài),檢測靜電溢油接頭是否歸位。每個液相、氣相歸位器中安裝一個檢測開關,當鶴管和油氣回收管對接到歸位器上時,觸發(fā)開關動作,動作信號通過信號線傳輸到控制器中,控制器識別這些信號,從而檢測鶴管和油氣回收管是否歸位。付油結束后,只有當靜電溢油接頭、鶴管、油氣回收管都歸位了,才允許打開鑰匙箱取鑰匙,控制器自動抬起防護道閘或語音提示司押人員將錐形樁移開,車輛才能啟動駛離發(fā)油島。通過上述對付油操作流程的嚴格控制,能有效的避免現場誤操作引起的鶴管拉拽,接地夾電纜線的拉斷,忘記釋放人體靜電等問題,以保證付油操作過程的安全性,避免相關風險。由于操作流程控制過程帶有語音提示和畫面顯示,操作指令清晰明了,司押人員很容易根據提示進行操作,裝車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在多個油庫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了技術改造后,車輛和人員的風險防范由過去單純的人防變成了以技防為主,人防為輔,以前經常容易忽略的不合規(guī)不合格的車輛和人員現在都可以很快檢查出來,消除了大量車輛和人員的安全風險。通過裝車操作流程控制,糾正了很多誤操作和不規(guī)范操作,對防范付油操作中的風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隨著油庫付油業(yè)務內容的不斷豐富,付油過程將會產生新的風險,可以采用新技術對這些風險進行有效防范。例如:多倉付油業(yè)務的產生就會帶來裝錯倉位的風險,可以考慮使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來判斷倉位的正確性。保障油庫公路付油業(yè)務的安全,防范付油過程中的風險將一個長期持續(xù)改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