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女生,上高二后各科成績下滑得厲害,整日沉迷于游戲中,父親求遍了身邊所有朋友,卻不跟自己的孩子直接溝通。他無奈地說:“上高中前我沒管過,現(xiàn)在管,卻不知從哪兒下手,怕跟她鬧僵了,簡直比我管理公司的人還難?!?/p>
適度放手不易,得體插手更難。要知道,父母對孩子放手不是不過問,插手也不是全替代。
針對孩子的每個年齡階段,父母都得把握好放手、插手的尺度,認真研究方法,在細致溝通、分情況處理等方面下工夫。
總的來說,父母放手,要以提高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內(nèi)核為目標。兒童期重在落實行為訓練、習慣培養(yǎng),要給孩子“充分地做、做錯了調(diào)整、做好了固化”的時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逐步放手管理權、放機會、放資源,進一步提升孩子的效能感和自信心。
插手是父母育兒中的主動行為,體現(xiàn)在塑造、支持、引導、管理、懲戒等方面,有做、教、議、導等幾步。家長要避免進入誤區(qū):插手孩子的事而不顧孩子的心情,解決了矛盾卻疏忽了過程反思和行為管教。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優(yōu)先構建積極的親子關系。
互相信任、接納、尊重的親子關系是重要前提。管理好情緒,好好說話,是父母始終“插得上手”的法寶。
在相伴前行的路上,時而攙扶、時而牽手、時而擁抱、時而并肩,父母有智慧判斷時機、選擇策略,兒女才會有彈性、有韌勁地長大。
(《華聲文萃》 璦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