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金鋼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西 晉中)
股骨轉子間骨折指的是骨頸基低至小轉子水平以上的部位發(fā)生的骨折,該疾病多發(fā)生與老年人,引起的病因大多數(shù)患者由于間接或者是直接暴力的作用而導致的。主要表現(xiàn)出來的臨床癥狀為轉子區(qū)域產生疼痛感、腫脹、瘀血斑以及下肢的活動受到限制等,可能會直接導致患者的下肢畸形、影響下肢的活動,直接給患者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利影響,甚至于有些患者還會有并發(fā)癥發(fā)生,例如肺炎、壓瘡等;而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方針是通過持續(xù)的牽引或者是手術治療,進行骨折復位,從而促進愈合,而且該疾病若是及時治療,一般情況下預后的效果都較為理想[1]。因此,本文主要探討PFNA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
選取我院骨科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進行治療的老年不穩(wěn)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60例,PFNA治療的30例患者為PFNA組,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齡60~76歲,平均(67.32±4.67)歲;DHS治療的30例患者為DHS組,男性 22例,女性 8例,年齡 61~77歲,平均(66.98±7.14)歲。根據(jù)Evans進行分型,12例患者Ⅲ型、38例患者Ⅳ型、10例患者Ⅴ型[2]。兩組患者的各項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呼吸、內分泌系統(tǒng)等內科系統(tǒng)疾病者;(2)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研究者;(2)病理性骨折者;(3)髖部先天性解剖異?;蛘呋握?;(3)多發(fā)性骨折者;(4)非骨質疏松性骨折者。
PFNA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內固定(PFNA)進行治療:①患者采取仰臥位,對患者的腰硬部位聯(lián)合麻醉或者是進行全身麻醉。②先在C臂的透視機下進行閉合復位,成功以后,大轉子頂點向著外側延伸出來,做切口,沿著皮膚進行逐層分離,使大轉子完全的暴露出來。③在C臂透視機的監(jiān)事下面,大轉子的頂端處置入導絲,確定位置、長度和方向后,打開皮質后髓內釘主釘進行置入。④螺旋刀片在導向器下置入關節(jié)面下的股骨頸中軸線處,適當?shù)膶︽i定螺旋刀片進行敲擊,固定鎖釘以及旋緊尾帽,沖洗術野后,注入引流條,切口關閉[3]。
DHS組患者采用動力髖螺釘(DHS)進行治療:①患者患肢部臀部適當?shù)膲|高,健肢向外展開,傷肢向內收,患者腰硬部位聯(lián)合麻醉或者是進行全身麻醉。②牽引復位以后,從髖外側進入,切口經大轉子縱行。③股外側肌進行適當?shù)膭冸x,股骨大轉子和連接股骨桿外側的皮質暴露出來,放置角度導向器,然后股骨頭中心打入定位導針。④測量深度并鉆孔,擴孔以后將粗螺紋釘打入關節(jié)面下,進行置入固定DHS鋼板。⑤放置引流導管以后,切口進行逐層縫合[4]。
表1 兩組術后效果比較[n(%)]
表2 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水平比較()
表2 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水平比較()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時間(周)PFNA 組 69.73±14.08 116.91±26.35 13.03±4.12 DHS 組 64.67±13.12 166.38±29.84 15.49±2.68 t 4.471 6.806 2.741 P 0.001 0.000 0.008
表3 術后兩組患者髖部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表3 術后兩組患者髖部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1個月 術后3個月 術后6個月PFNA 組 30 69.41±2.21 78.34±10.31 82.42±12.71 DHS 組 30 61.63±1.76 72.69±10.94 76.36±6.12 t 15.083 2.059 2.353 P 0.000 0.044 0.022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各項手術指標以及兩組患者術后髖部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估。
(1)手術效果評估:根據(jù)Sander評分標準進行功能評價,分為優(yōu)、良、可、差四個等級,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螺釘切出以及退釘?shù)默F(xiàn)象[5]。
(2)各項手術指標評估: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患者骨折愈合時間。
(3)患者術后髖部功能恢復情況評估:根據(jù)Harris進行評分,從患者疼痛、功能、畸形、關節(jié)活動能力四個方面比較,滿分為十分,分數(shù)越高則說明患者的恢復效果越好[6]。
兩組患者的手術后的優(yōu)良率分別為90.00%、70.00%,PFNA 組顯著優(yōu)于 DHS組(P<0.05),見表 1。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手術治療后,PFNA組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DHS組(P<0.05),見表2。
PFNA組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的髖部功能恢復均顯著優(yōu)于 DHS 組(P<0.05),見表 3。
隨著我國的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每年發(fā)生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也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以致于老年不穩(wěn)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發(fā)生率也隨之上升。股骨轉子間骨折在臨床上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髖部骨折,多發(fā)于老年人,而且還是以不穩(wěn)定型為主。因為,大多數(shù)的老年人選擇保守治療,所以長時間的臥床,患者容易產生褥瘡、肺部和泌尿道感染等并發(fā)癥。而臨床上主要檢查該疾病的方法采用的是體格檢查、拍X線片等;診斷依據(jù)主要根據(jù)患者的以往的外傷史、臨床癥狀和影像學的檢查[7]。
臨床醫(yī)學上,目前對于股骨轉子間骨折主張早期手術進行治療,主要采用的內固定有兩種,一種是PFNA;另外一種是DHS。DHS內固定屬于比較經典的髓外固定器械,其中PFNA內固定是最常用的髓內固定系統(tǒng),屬于一種新型的股骨極端內固定系統(tǒng),進一步改良的PFN系統(tǒng),它不僅繼承了原來PFN的優(yōu)點以及和生物力學特點相同外,同時在設計方面也有所創(chuàng)新,使固定效果更佳和操作簡便,與傳統(tǒng)的方法比較,該方法的可以牢固定固股骨頭以及股骨頸,可避免發(fā)生骨折端旋轉和內側支撐缺失后骨吸收而導致的塌陷、內翻畸形、內置物切出骨骨頭等并發(fā)癥。主釘尖端和凹槽的設計,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并且還能避免局部應力的集中,減少應斷釘和釘尾處而發(fā)生的再次骨折幾率[8]。PFNA操作時需注意的是:①需要準確的對入釘點進行定位,若是入釘點的位置為確定好,則會導致患者的骨折發(fā)生移位,插入主釘困難,延長手術時間,加重創(chuàng)傷;②主釘置入時,最好徒手插入,避免因暴力的敲擊導致骨折發(fā)生移位或者發(fā)生大轉子骨折;③插入主釘?shù)纳疃?,應該在股骨頭和頸中英偏下的位置使用螺旋刀片,因為該處是張力和抗壓骨小梁的橡交處,骨質的條件也比較好,可有效的提高螺釘?shù)陌殉至Χ?;④選擇合適螺旋刀片,避免發(fā)生股骨頭內的螺旋刀片發(fā)生內移的現(xiàn)象等。
綜上所述,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采用PFNA內固定,可以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和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術后康復效果顯著,對患者產生的創(chuàng)傷較小,臨床上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股骨轉子間骨折屬于比較理想的選擇,適用于不穩(wěn)定骨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