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陳滟
摘要:建立幼兒家庭勞動檔案,能夠科學管理幼兒的家庭勞動,對幼兒帶來的激勵和影響是顯著的,對全面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也有重要意義。作為幼兒教師,要在方法管理方面做出創(chuàng)新探索,找到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質的途徑,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家庭勞動檔案;勞動習慣
幼兒家庭勞動觀念和習慣的缺失,是學前教育階段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由于家庭環(huán)境、家長教育觀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誤區(qū),導致幼兒沒有養(yǎng)成家庭勞動的習慣。為此,教師需要提高認識,利用多種有效手段,為幼兒家庭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更多的幫助。建立幼兒家庭勞動檔案,這是一種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應對策略,教師為幼兒布置家庭勞動任務、做好幼兒家庭勞動記錄、建立幼兒家庭勞動評價體系,這些都可以調動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熱情,促進其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
一、布置家庭勞動常規(guī)任務
在家庭生活中,幼兒需要面對更多生活自理的問題,如果不能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會剝奪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權利,這對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幼兒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及時干預,向幼兒和家長說明培養(yǎng)幼兒勞動習慣的重要性。幼兒家庭環(huán)境、幼兒家長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介入,為幼兒布置一些常規(guī)的勞動任務,調動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和熱情。
教師為幼兒布置家庭勞動任務,需要形成體系性和常規(guī)性,很多家庭勞動任務不用每周都布置,如幼兒日常生活自理問題,洗手、洗臉、穿衣、穿鞋、吃飯、收拾玩具、幫助家長做簡單家務等,這些任務是幼兒每天都需要做的。教師可以有選擇地加以提醒,或者給幼兒布置一些個性化的勞動任務。每個家庭情況都不一樣,勞動內(nèi)容也不一樣,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發(fā)現(xiàn)勞動的機會,主動參與勞動,如給爸爸媽媽錘錘肩、捏捏腿,這也屬于家庭勞動的范疇。另外,因為家庭成員關系不同,其勞動內(nèi)容也會不同,教師要給出針對性布置,讓幼兒有清晰的認識。在設計幼兒家庭勞動任務時,教師可以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參與到任務設計中來,這樣可以提升家庭任務布置的適當性,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勞動機會。
二、做好家庭勞動日常記錄
幼兒參與家庭勞動時,教師和家長都要給予足夠的關注,需要家園合作展開管理,及時記錄幼兒的勞動表現(xiàn),完善幼兒家庭勞動檔案內(nèi)容,讓幼兒肩負更多的勞動責任。記錄幼兒勞動信息,需要讓幼兒參與進來,實現(xiàn)透明化管理,這對幼兒也是一種信任和激勵,讓幼兒建立更多的勞動信心,對培養(yǎng)幼兒家庭勞動習慣會有更多幫助。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讓幼兒主動參與家庭勞動,并及時做好記錄,這對幼兒是更大的激勵。
家長記錄幼兒的家庭勞動信息,需要完全透明化,可以每周設計一個記錄表,張貼在幼兒看得見的地方。如果幼兒不識字,可以將這些信息以圖畫的方式展示,這樣會更加直觀。在具體操作時,也可以讓幼兒參與記錄行動,主動匯報勞動情況。如果家長能夠在記錄上給予更多的正面鼓勵,將會極大地鼓舞幼兒。教師要定期統(tǒng)計幼兒的家庭勞動情況,并公示表現(xiàn)好的幼兒家庭勞動檔案,放置到家園共享平臺上,為其他幼兒樹立榜樣。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機會有很多,教師和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充分利用家庭勞動檔案展開管理和調度。另外,教師要督促家長做好幼兒的家庭勞動日常記錄,需要建立常規(guī)機制,更要有持久性。
三、建立家庭勞動評價體系
幼兒參與家庭勞動僅有記錄是不夠的,需要定期、定時展開評價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榮譽感,這對幼兒家庭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幼兒也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和好勝心,如果教師能夠建立一些競技性評價機制,讓幼兒進行橫向對比,給幼兒帶來的心理沖擊會更為劇烈,其調度作用也會更為鮮明。教師和家長要建立長效聯(lián)絡機制,為幼兒的良好表現(xiàn)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表彰,以促進幼兒家庭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
建立家庭勞動獎勵機制,可以有效調動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給家長提出一些建議。首先,物質方面的獎勵。幼兒對一些喜歡的東西有特殊情結,如果幼兒能夠出色完成家庭勞動任務,家長可以適當考慮給幼兒買這些東西,如玩具、圖書、食品等,或者帶領幼兒出去游玩,這都屬于物質獎勵的范疇。其次,精神層面的獎勵。幼兒完成家庭勞動任務,家長可以提出口頭表揚,或者是給幼兒頒發(fā)獎狀,也可以將幼兒的良好表現(xiàn)以照片、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到網(wǎng)絡共享平臺,這對幼兒形成的正面激勵更為顯著。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獎勵,都能給幼兒帶來促進作用,教師和家長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心理,對幼兒展開適合的激勵,培養(yǎng)幼兒的家庭勞動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幼兒家庭勞動觀念和習慣的缺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注。建立幼兒家庭勞動檔案展開相關教育和管理,能為幼兒積極參與家庭勞動提供更多的動力和源泉。教師要在檔案設計、檔案運行、檔案創(chuàng)新等方面做出探索,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韓學娣.新課改理念下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J].科技信息,2009(28).
[2]黎燕珍.幼兒勞動習慣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J].學苑教育,2019(4).
[3]張勤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班幼兒勞動意識的初步培養(yǎng)[J].教育科研論壇,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