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琴
同學們,你聽說過“兩彈一星”嗎?關心國家航天事業(yè)的同學會脫口而出:“兩彈一星”就是核彈、導彈、人造衛(wèi)星。你們知道嗎,沒有“兩彈一星”,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可能我們還是會被西方列強欺凌。錢學森爺爺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試驗,參加了近程導彈、中程導彈和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研究。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些都得益于錢學森爺爺,他讓中國的導彈、原子彈的發(fā)射向前至少推進了20年,為我國的國防、航天等事業(yè)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創(chuàng)造了“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的佳話,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
錢學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來出國留學,1938年開始對火箭進行研究,1955年10月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于回來了!”這是錢學森從美國回來時,對接待他的人所說的一句話。
錢學森回國的道路是艱難的。當他在美國得知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時,他的心中萌發(fā)出一個強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國,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于是他向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說明,他準備立即動身回國,金布爾聽后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是個人才,他的知識和能力如果為中國服務,很可能對美國產生威脅。于是金布爾馬上通知了移民局,不準讓錢學森全家離開美國。美國海關不但禁止錢學森回國,還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從那以后,錢學森處處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務的監(jiān)視,不許他離開洛杉磯,還定期查問他。
錢學森日夜思念著新中國,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更加強烈了。他堅持斗爭,不斷向移民局提出回國的要求。錢學森在美國受迫害的消息很快傳到中國,中國科技界的朋友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極為關心。周恩來總理為此數(shù)次與美國進行外交談判。最終在各界的不斷努力之下,美國政府才允許錢學森回國。
1955年9月,錢學森與他的夫人和兩個孩子終于乘坐美國“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郵船,離開了洛杉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錢學森一家的回國歷程,可謂幾經(jīng)輾轉?,F(xiàn)在,我們也來一道需要用心思考才能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
文文的暑假作業(yè)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她準備每天做一科,且相鄰兩天不做同一科,如果文文第一天做語文,第五天也做語文,那么,這五天寫作業(yè)她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
有的同學可能想到一一列舉法,可是這樣不能做到列舉周全,還很花費時間。試著畫出下圖來看一看:
上圖一目了然,共有6 種不同的安排。這種圖就叫“樹狀圖”:層級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易遺漏或重復;每一層界限清晰,互相關聯(lián),互不干擾,樹狀圖不能再往下分時,表明已全部列舉。
錢學森爺爺雖然早已離世,但他留給我們的,除了在新中國科技、經(jīng)濟、國防建設方面的突出貢獻,還有豐厚的精神遺產。在這些精神財富中,最令世人銘記在心的,就是貫穿于他一生的濃濃的愛國情懷,這份拳拳赤子之情激勵著無數(shù)國人為祖國的繁榮和富強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