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河南師大附中西校區(qū)
■河南省許昌高中 陳俊濤
1.已知拋物線C:x=8y2,則該拋物線的焦點到準(zhǔn)線的距離為( )。
2.直線l過拋物線y2=2x的焦點F,且直線l與該拋物線交于不同的兩點A(x1,y1),B(x2,y2),若x1+x2=3,則弦AB的長是( )。
A.4 B.5 C.6 D.8
3.已知拋物線y2=2px(p>0),過拋物線的焦點作x軸的垂線,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點M的坐標(biāo)為(-2,0),且△ABM為直角三角形,則以直線AB為準(zhǔn)線的拋物線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為( )。
A.y2=8x
B.y2=-8x
C.y2=-4x
D.y2=4x
4.點P在曲線y2=4x上,過P分別作直線x=-1及y=x+3的垂線,垂足分別為G,H,則|PG|+|PH|的最小值為( )。
5.已知拋物線y2=2px(p>0),過其焦點F的直線l與拋物線分別交于A、B兩點(點A在第一象限),且,則直線l的傾斜角為( )。
6.已知拋物線y2=2px(p>0)的準(zhǔn)線與圓x2+y2-4y=0 相交所得的弦長為,則p的值為( )。
7.已知拋物線C:x2=12y上一點P,直線l:y=-3,過點P作PA⊥l,垂足為A,圓M:(x-4)2+y2=1 上有一動點N,則|PA|+|PN|最小值為( )。
A.2 B.4 C.6 D.8
8.拋物線C:x2=4y上一點P到拋物線C的焦點F的距離為4,若直線PF與拋物線C的另一個交點為Q,則|QF|等于( )。
9.已知拋物線C:x2=4y,直線l與拋物線C交于M,N兩點,焦點為F,,令R(xR,yR),若yR=|MN|-1,則∠MFN的最大值為( )。
10.已知拋物線C:y2=2px的焦點為F,過F的直線l與拋物線C交于A,B兩點(設(shè)點A在第一象限),分別過A,B作準(zhǔn)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A1,B1,若△AFA1為等邊三角形,△BFB1的面積為S1,四邊形A1B1BF的面積為S2,則=( )。
11.已知拋物線y2=4x的焦點為F,過點A(2,0)的直線與拋物線交于M,N兩點,直線FM,F(xiàn)N又分別與拋物線交于點P,Q,設(shè)直線PQ與MN的斜率分別為k1,k2,則=( )。
A.1 B.2 C.3 D.4
12.拋物線y2=2px(p>0)的準(zhǔn)線交x軸于點C,焦點為F,過點C的直線l與拋物線交于不同兩點A,B,點A在點B,C之間,則( )。
A.AF·AB=BF2
B.AF+AB=2BF
C.AF·AB>BF2
D.AF+AB<2BF
13.已知拋物線y2=2px(p>0),F(xiàn)為拋物線的焦點,O為坐標(biāo)原點,A(x1,y1),B(x2,y2)為拋物線上的兩點,AB的中點到拋物線準(zhǔn)線的距離為5,△ABO的重心為F,則p=( )。
A.1 B.2 C.3 D.4
20.如圖1,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為F,斜率k=1的直線l過焦點F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若拋物線的準(zhǔn)線與x軸交點為N,則tan∠ANF=( )。
圖1
21.已知拋物線C:y2=2x,過點E(a,0)的直線l與拋物線C交于不同的兩點P(x1,y1),Q(x2,y2),且滿足y1y2=-4,以Q為中點的線段的兩端點分別為M,N,其中N在x軸上,M在拋物線C上,則|PM|的最小值為( )。
22.若拋物線y=x2上存在不同的兩點A、B關(guān)于直線y=kx+對稱,則k的取值范圍是( )。
23.設(shè)AB是過拋物線y2=4x的焦點F的一條弦(與x軸不垂直),其垂直平分線交x軸于點G,設(shè)|AB|=m|FG|,則m=( )。
24.已知過點(2,0)的直線與拋物線y2=2x相交于P,Q兩點,點A(-2,2),若直線AP,AQ的斜率分別為k1,k2,則k1·k2的取值范圍是( )。
25.已知點M(-3,-2),拋物線x2=4y,F(xiàn)為拋物線的焦點,直線l為拋物線的準(zhǔn)線,P為拋物線上一點,過P作PQ⊥l,點Q為垂足,過P作FQ的垂線l1,l1與l交于點R,則|QR|+|MR|的最小值為( )。
61.已知動圓M過定點A(0,2),且在x軸上截得的弦長為4。
(1)求動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C;
(2)設(shè)不與x軸垂直的直線l與軌跡C交手不同兩點P(x1,y1),Q(x2,y2),若=2,求證:直線l過定點。
62.已知拋物線C:y2=2px(p>0)上的點M(2,m)到焦點F的距離為3。
(1)求p,m的值;
(2)過點P(1,1)作直線l交拋物線C于A,B兩點,且點P是線段AB的中點,求直線l的方程。
63.已知拋物線y2=2px(p>0)上一點M(m,2)到其焦點F的距離為2。
(1)求該拋物線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
(2)過x軸正半軸上一點N(n,0)作傾斜角為的直線l交拋物線于A,B兩點,O為坐標(biāo)原點,直線OA,OB的斜率分別為k1,k2,求的值。
64.過拋物線C:x2=2py(p>0)焦點F的直線l與拋物線C相交于A,B兩點,交準(zhǔn)線于點M,當(dāng)|AB|=12 時,AB的中點到x軸的距離是5。
(1)求拋物線C的方程;
65.已知拋物線C:y2=2px(p>0)的焦點為F,過點F的直線l與拋物線C交于M,N兩點。
(1)若F(2,0),直線l的斜率為2,求△OMN的面積。
(2)設(shè)點P是線段MN的中點(點P與點F不重合,點Q(x0,0)是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與x軸的交點,若給定p值,請?zhí)骄浚菏欠駷槎ㄖ? 若是,求出該定值;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66.已知點A(0,2),B為拋物線x2=2y-2上任意一點,且B為AC的中點,設(shè)動點C的軌跡為曲線E。
(1)求曲線E的方程。
(2)點A關(guān)于直線y=x的對稱點為點D,是否存在斜率為的直線l交曲線E于M,N兩點,使得△MDN是以MN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請求出△MDN的面積;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中學(xué)生數(shù)理化(高中版.高二數(shù)學(xué))202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