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
小時候我們看到什么或聽到什么都愿意和家長分享,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和爸媽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yuǎn)了,無論遇到什么事情,就連一些趣事、重要的事,我們都不再和他們分享了。是從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不愿意再跟家長溝通的原因是什么?你有多久沒和家長溝通過了?
@許麗:
網(wǎng)上有篇文章很有代表性,文章中寫了他小時候每次洗澡的水溫都很燙的故事。他每次都跟媽媽反饋水燙,但媽媽都駁回他的話,并說:“我覺得不燙啊,洗著洗著就涼了?!睍r間長了這個孩子就不再說了,他知道每次即使說了也沒用,就自己忍著。但是有次洗澡水實(shí)在太燙了,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哭了起來。媽媽問他怎么了,他哭著說:“洗澡水太燙了!”結(jié)果媽媽輕描淡寫地說:“這有什么好哭的,燙就兌涼水好了?!北缓鲆?、被打壓,應(yīng)該就是這個孩子不再愿意跟家長溝通的原因。
@愛麗絲:
我說什么都會反駁我。我也有問題,但是他們聽不進(jìn)我的建議,總覺得別人說的才是對的。
@小七:
我覺得真的是溝通起來太難了,家長想的東西和我想要的東西差別老大了!代溝太嚴(yán)重了!實(shí)在是溝通不下去!
@Nancysi:
我小時候洗完澡,老媽就往我身上灑花露水,我說辣,我媽說辣什么辣,下次照樣灑。上中學(xué)后,有一天我仔細(xì)看了花露水說明書,上面寫著:嬰幼兒兌水5倍后使用!
@頭發(fā)亂了:
因為他們是權(quán)威,不容挑戰(zhàn),他們的話永遠(yuǎn)是真理,也沒想過是否還能跟上時代。就算知道自己是錯的,他們?nèi)匀挥X得面子更重要,不會拉下臉面平等地與你溝通。
@季夏:
聲音大了說吵架,聲音小了說聽不見。他們都沒有錯,錯的都是咱,我就說了一句,我媽就嘮叨一大通,完了還來一句:“我說一句,你頂嘴十幾句!”
@訶塢昂:
每次跟家長說我在學(xué)校受的委屈時,我實(shí)在崩潰得想哭。結(jié)果我媽直接回一句:“你怎么那么沒用?”
@一路向北:
下面是我與父母交流的情景再現(xiàn)。我爸:“你平時也多跟我們交流一下??!說一點(diǎn)你喜歡的,我們都支持你。”我:“我特別喜歡讀愛倫坡的小說?!蔽野郑骸澳愀咧辛丝词裁葱≌f?你有這么多時間看小說不如去背會兒單詞!”我:“……”解決的辦法也有,你只要成績好就行。我考了兩三次全班前幾名,我爸媽就沒說過我什么了,甚至可以當(dāng)著他們的面看小說。
@秋水:
原因就是下面這些:一邊要求你外向,一邊親手把你逼得內(nèi)向;一邊要求你自信,一邊一手制造了你的自卑;一邊要求你有主見,一邊控制著你的一切;一邊說快樂就好,一邊要求你成為人上人!
@無鹽:
我:“媽,我穿這個鞋有點(diǎn)兒擠腳!”我媽:“不擠,我看挺好的!”第一次交流是這樣,第二次還是這樣,結(jié)果就不會再有第三次了。
@納豆子:
家長做不到平等尊重地和孩子溝通,只會用輩分打壓的話,交流就免了,說什么都是頂嘴、抬杠,為什么還要自討沒趣呢?
@就你皮:
那些說著“我覺得你冷”“我覺得不燙”的家長,有時候就像是孩子眼里的“霸道總裁”。雖然父母是在關(guān)心我們,但還是感覺略有疲憊。
@芝芝麻:
媽媽就是想讓你長大的時候你就得長大,不想讓你長大的時候你就得是個孩子,而我好像是個彈簧……
@種苦瓜:
小時候跟爹媽去逛花市,人太多我被擠丟了。他們找到我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罵我,當(dāng)著一大堆人的面罵我,絲毫不管我是不是害怕,就這樣罵我,一路罵到回家。我真的很委屈,哭也不行,怎么樣都不行。
@羊羊坨:
在父母面前哭了如果被重視還好,最怕的是家長還會用一種惱火的語氣說你小題大做,家里的親戚也會跟著開啟嘲諷模式,順便說你不識趣!
@Hadie:
有些事情,意識到是需要自己一個人扛比較好,因為說了也是白讓他們擔(dān)心,并沒有什么幫助,這時候還不如自己承擔(dān)一下,更何況自己也不小了。
@快樂水:
小時候小朋友邀請我下樓玩,我媽不讓我去。經(jīng)過很多次這樣的事情以后,我再也不跟我媽溝通了,做任何事都是先斬后奏。我媽說我不跟她溝通,我問她,我溝通了你能同意嗎?她說不能。既然這樣,那還有溝通的必要嗎?
@不是XX:
他們總是用他們所以為的對待我們,就是所謂的“都是為了你好”,說了也沒用,后來就不說了。
@猜火鍋:
長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而且很多事和家人說了也沒什么用,只能平添擔(dān)憂,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咖啡女巫:
我不愿意跟我爸媽溝通的原因就是因為跟他們說個什么,他們總是會有很多理由反駁我!漸漸地就不愿意說了!
(編輯 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