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東梅,梁鎖興,張明麗,席海源,曹 陽,王文平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果樹研究所,太谷 030815)
榛是樺木科榛屬植物,灌木[1],共有18 個種,我國有8 個種,2 個變種。榛果為國際重要的四大堅果之一[2]。山西省恒山山脈、五臺山山脈、武當山山脈、太行山山脈均有野榛分布,主要有平榛和毛榛2 個種。野榛適應性、抗逆性均強,果實濃香,但是果個小,產(chǎn)量低。20 世紀90 年代后期,遼寧省經(jīng)濟林研究所培育出平歐雜種榛系列品種(系)‘遼榛1 號’[3]、‘遼榛2 號’[4]、‘遼榛7 號’[5]、‘平歐11 號’‘平歐28 號’[2]等50 余個,這些品種果個大,風味香甜,適應性、抗逆性均強[6]。山西省多地引種栽培,大多已進入初果階段。在山西省晉中以北,除‘達維’‘平歐11 號’‘平歐28 號’外,其他品種(系)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抽條現(xiàn)象,而‘平歐11 號’‘平歐28 號’雄花極少,授粉受精差,這些都影響產(chǎn)量及效益。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榛子課題組科研人員,經(jīng)10 余年的研究,培育出優(yōu)良榛新品種‘晉榛2 號’,抗抽條性強,雄花發(fā)育好,綜合性狀良好,解決了山西省晉中以北榛園缺乏良好授粉品種的問題。
2003 年,我們從遼寧省經(jīng)濟林研究所引入6 個優(yōu)良榛品種(系)‘平歐11 號’‘B-21’‘遼榛3 號’‘遼榛7 號’‘達維’‘玉墜’實生種子8 500 粒,當年在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榛試驗園進行冬播,2004 年春獲得實生苗4 986 株?!綒W11號’種子1 342 粒,獲實生苗861 株。連續(xù)3 年對實生樹抗抽條性、雄花發(fā)育狀況等進行觀察,并在2006 年初結(jié)果時進行果實品質(zhì)鑒定,初選出包括‘平歐11 號’實生苗06-20 在內(nèi)的3 個優(yōu)良單系。2007 年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我們對實生樹基部萌蘗進行直立壓條繁育,2008 年開始在本所榛試驗園、朔州市朔域區(qū)、古交市、襄汾縣等不同氣候的地區(qū)進行區(qū)域試驗,觀察優(yōu)良單系的抗逆性(抗早春低溫干旱抗抽條特性)、雄花發(fā)育狀況以及生長結(jié)果特性、果實經(jīng)濟性狀等綜合性狀。2012 年我們復選出1 個優(yōu)良單系06-20,繼續(xù)試驗,觀察其性狀穩(wěn)定性。2014 年06-20 通過山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定名為‘晉榛2 號’,編號為“晉S-SC-CH-022-2014”。
‘晉榛2 號’樹姿直立。2 年生枝淺灰褐色,有短茸毛,黑色、較致密;1 年生枝暗灰褐色,皮孔白色,分布不均,有少量短茸毛,黑色。葉芽圓盾形、飽滿,有較松散的鱗片。葉片長圓形,長10.6 cm,寬8.6 cm,葉緣具雙重鋸齒。雌花芽為混合芽,主要分布于1 年生枝中上部。每個雌花序4~15 朵花,每朵花有2 枚柱頭。雄花為葇荑狀花序,主要在1 年生枝中上部,花序圓柱形,有數(shù)百枚小花,花粉為淡黃色。
從表1 可以看出,與‘平歐11 號’和‘達維’2 個對照品種相比,‘晉榛2 號’5 年生樹雄花序明顯長,直徑明顯大。
表1 ‘晉榛2 號’與對照品種5 年生樹雄花序直徑和長
‘晉榛2 號’堅果平均重2.4 g,最大果重3.2 g;長圓形(圖版1),果面黃褐色,光潔,殼厚1.30 mm,出仁率44.0%,空殼率2%;果仁飽滿、乳白色,脂肪含量56.0%,蛋白質(zhì)含量18.6%,碳水化合物含量8.5%,香甜可口,品質(zhì)極上(表2)。
表2 ‘晉榛2 號’與對照品種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晉榛2 號’干性明顯,生長勢較為強旺。5年生樹基本成形,高3.25 m,冠幅2.5 m×3.0 m。在太谷地區(qū),新梢有2 次生長高峰,第1 次為春梢生長,從5 月上旬開始,6 月上旬停止,時間30~40 d;第2 次為秋梢生長,6 月下旬開始,7 月下旬停止,該階段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的70%。
‘晉榛2 號’幼樹在強旺1 年生枝中上部結(jié)果,盛果期樹以中長果枝結(jié)果為主。每花序以結(jié)4 個果為主,占56.8%,結(jié)3 個的占19.0%,結(jié)5 個的占15.8%,結(jié)2 個的占5.6%,結(jié)1 個的占2.8%。異花授粉坐果率高。早果性強,定植第2 年部分生長強壯的樹開花坐果,第3 年大部分樹結(jié)果,第5 年進入初盛果階段,667 m2產(chǎn)量150 kg 左右,第7 年進入盛果期,667 m2產(chǎn)量200 kg 左右(表3)。
在太谷地區(qū),‘晉榛2 號’花芽先葉芽萌發(fā)開放,雄花較雌花早開放3 d 左右。雄花2 月底3 月初初花,上旬盛花,中旬末花,花期6~10 d。雌花3 月上旬初花,中旬為盛花期,下旬為末花期,花期較長,10~15 d。4 月中旬葉芽開始萌動。5 月上旬,受精的雌花萌發(fā)形成1 個5~7 節(jié)的短枝,其頂端出現(xiàn)一簇果序,一般2~5 個,8 月中旬果實成熟,從幼果至果實成熟95~105 d。10 月下旬開始落葉。
表3 ‘晉榛2 號’及對照品種在朔州等地的產(chǎn)量
(1)適栽范圍。多年多點區(qū)域試驗結(jié)果表明,‘晉榛2 號’適應性較強,對氣候及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可在海拔1 500 m 以下、年最低氣溫-26 ℃、年平均氣溫6.5 ℃以上、年降水量350 mm 以上、土壤pH 值8.5 以下的區(qū)域正常生長。
(2)抗寒性。‘晉榛2 號’在越冬期間抗低溫干旱,從未出現(xiàn)抽條現(xiàn)象。
(3)抗病蟲性?!畷x榛2 號’抗病性較強,多年試驗未發(fā)現(xiàn)明顯病害。蟲害主要有黑絨鰓金龜和大青葉蟬。在太谷地區(qū),黑絨鰓金龜危害期在5 月中旬至7 月中旬,采用綜合措施防治。大青葉蟬危害期為10 月上旬,3 年生以下幼樹1 年生枝受害后,易在越冬期失水抽條,防治措施:一是10 月清理榛園內(nèi)及周邊雜草,二是10 月上旬樹上噴菊酯類農(nóng)藥2 500 倍液,效果較好。
‘晉榛2 號’喜光,選擇光照較好的平地或半坡地(小于25°)建園。土壤以沙壤土、壤土為宜,土地較黏,需先改良土壤。榛樹水平根較多,根系較淺,土層厚度不小于30 cm 的地塊均可栽培[7]。
定植密度要合理,灌溉條件良好、土壤較肥沃的平地果園,行株距應為3.5 m×3.0 m;水源條件較差、土壤較貧瘠的半坡地,行株距應為3 m×2 m。合理選擇授粉樹,授粉品種可選‘達維’‘遼榛7號’‘玉墜’等,配置2 個以上授粉品種坐果率較高,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應為4~5∶1。
春栽秋栽均可。山西省大部分地區(qū)降水集中在秋季,土壤濕度較好,秋季起苗,秋季栽植,灌1次透水,土壤封凍前埋土保護,來年解凍后,去土,扶正苗木,成活率可在97%以上,而且,苗木萌發(fā)早,生長期長。如秋栽準備工作不足,也可春栽,春季栽植時,苗木根系要蘸泥漿,栽植后及時灌水。選壯苗,長度超過25 cm 的根要修剪,有利于發(fā)新根。定植穴深60 cm,直徑50 cm,穴底20 cm 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 kg,與土拌勻,中間20 cm 填入熟土,上面20 cm 栽苗,栽植深度為根頸處埋土3~5 cm,過深地溫低,過淺不耐旱,均影響生長[8]。
秋季采果后至土壤封凍前施基肥,2~3 年生樹株施腐熟農(nóng)家肥5~8 kg,4~5 生株施10~15 kg,6 年生以后株施50 kg。5 月下旬和7 月上旬各追肥1 次,初果期榛樹(3~5 年生),667 m2施純氮5 kg、純磷10 kg、純鉀10 kg;初盛果期榛樹(6~7 年生),667 m2施純氮7.5 kg、純磷15 kg、純鉀15 kg;盛果期榛樹(8 年生以上),667 m2施純氮10 kg、純磷20 kg、純鉀20 kg。環(huán)狀溝施、放射狀溝施、撒施旋翻等輪換進行。
澆灌便利的榛園,每年及時澆灌萌芽水、越冬水,生長期視土壤墑情澆灌。沒有澆水條件的榛園,修集雨坑并覆地膜、覆園藝地布等。
榛樹豐產(chǎn)樹形主要有2 種:主干叢狀形和單干形。主干叢狀形適宜澆水條件差、土壤較貧瘠的坡地榛樹,樹形開心狀,樹高2.8~3.0 m,冠幅2.3 m×2.5 m。主干叢狀形定干高度較低,為20~30 cm,剪口下有3~4 個飽滿芽。從主干基部選3~4 個均勻分布的枝為主枝,短截各主枝延長頭,擴大樹冠,培養(yǎng)中小型結(jié)果枝組。
單干形(圖版1)適宜灌溉條件較好、土壤較肥沃的平地榛樹。樹高3.0~3.5 m,冠幅2.5 m×3.0 m[9]。定干高度50~60 cm,有2 層主枝,第1 層3~4 個,每個主枝培養(yǎng)2~3 個側(cè)枝,側(cè)枝上著生結(jié)果枝組;第2 層主枝2~3 個,每個主枝培養(yǎng)2 個側(cè)枝,側(cè)枝上著生結(jié)果枝組。層間距30~40 cm。
休眠期修剪應在榛樹萌芽前進行,不可過早,過早修剪易使樹體失水,影響萌芽坐果。主要是短截主側(cè)枝延長枝,疏除并生枝、下垂枝、病蟲枝等。夏季修剪即生長期修剪,疏除背上徒長枝、基部萌蘗枝,1 年3~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