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麗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第二十中學 130300)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教育的核心目標從知識獲取轉變?yōu)楹诵乃仞B(yǎng)的培養(yǎng),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科學精神以及態(tài)度需要通過實驗教學得以加強,因此,實驗教學成為了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科學探究作為重要教學內容,進一步促進物理教學的開展,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首先,有些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不重視,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物理教師在課堂中比較側重于理論教學,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并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習效果的唯一指標,這種做法導致較多物理實驗并未進行全面講解,只需要學生自行消化,嚴重影響著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且也難以滿足物理學習規(guī)律要求,長篇理論的物理課堂更加的枯燥,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物理實驗投入力度還有待提高,在初中階段物理知識相對比較廣泛,教材中所涉及的物理實驗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物理創(chuàng)造力,但由于受到學校條件的限制或者學校對實驗教學的不重視,使得物理實驗室不達標或者器材陳舊、不齊全,設備難以滿足實驗教學需求,學生也無法通過實驗增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失去了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最后,物理實驗教學的相關評價機制不完善,模式比較單一,學校只重視結果評價,缺乏對實驗過程的關注,很多必要的實驗過程被省略,難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制約著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1.更新教學觀念,融入核心素養(yǎng)
教育的最大價值在于立德樹人,但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側重于結果忽視過程,難以滿足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核心素養(yǎng)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要積極改變教學觀念,將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質作為教學目標,意識到自己不但是知識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其情感體驗,為社會培養(yǎng)出綜合型人才.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受到學生只需要做好試題,會不會做實驗不重要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實驗課變成了演示課,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對物理實驗過程的享受,制約著學生實驗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思維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優(yōu)質的實驗教學密切相關,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方案與實驗教學相融合,隨著初中物理試題中實驗操作題型的增加,對學生的實驗實踐有了一定考查要求,教師更要重視實驗教學.例如:在學習“內能與內能的利用”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怎樣改變物體內能”“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等隨堂實驗,在學習“歐姆定律”時,安排“探究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兩端電壓關系”“探究電阻串聯(lián)、并聯(lián)問題”等隨堂實驗,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核心素養(yǎng)教育體現于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認真鉆研與梳理,尋找切入點將知識與素養(yǎng)完美融合,因此,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體現出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教學模式,例如:利用實際案例和情景創(chuàng)設等方法豐富物理實驗課堂,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另外,還要積極開發(fā)更多有效性實驗教學,教師采取各種實驗辦法增強學生參與的意識,例如:從簡單的物理實驗入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新實驗器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要求將學科進行統(tǒng)整,所以教師要拓展研究領域,將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融合,形成綜合實驗課堂.
2.重視實驗過程,強化考核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避免走過場,要落實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宗旨,強化實驗訓練,使學生掌握各個實驗環(huán)節(jié),包括提出問題、邏輯猜想、實驗設計、器材選擇、操作熟練度、數據準確性、實驗結論總結與歸納等,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成為組織者與引導者,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思考方向進行,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放手,在明確科學要求以及強調實驗的科學性之后,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進行自行設計,允許學生犯低級錯誤,更好的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也使實驗課充滿動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與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電與磁”相關內容時,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電磁鐵磁性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師為學生提供鐵釘、導線、電池、開關、滑動變阻器、漆線包以及大頭針等實驗所需器材,學生結合所制定的實驗方案選擇器材進行探究.在學習“電功率與生活用電”時,讓學生設計實驗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教師為學生提供電源、導線、小燈泡、開關、電壓表、電流表以及滑動變阻器等.核心素養(yǎng)強調較多非顯性素質,包括價值觀以及合作交流等等,而這些素質測試難度比較大,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從技術層面來講,是比較容易采取測試措施的,因此,學??梢钥紤]將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作為升學考試或者平時考核標準之一.例如:以課程標準規(guī)范作為實驗基礎,設置實驗方案,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探究問題,并形成結論,將學生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論等納入到考核范圍中,提升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另外,學校要做好物理實驗順利開展的條件保障,提供質量較好的實驗設備,增強實驗的可信度,教師也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驗或者學生先自學教師再歸納的方法緩解課時不足帶來的壓力,也可以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一些實驗活動,綜合利用實踐課,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3.實驗素材生活化,實驗手段信息化
教育需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教育價值,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就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與途徑,初中物理實驗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特點,挖掘生活中與初中物理知識相關的東西,并將其轉化為實驗素材與資源,使學生接觸生活,結合生活思考物理原理,將物理概念與原理生活化,建立立體式課堂教學模式,使物理實驗更加靈活,實驗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學習“信息傳遞”時,以“探究電話的工作原理”為實驗主題,進行策劃與總結,在學習“電功率及生活用電時”,結合生活實際探究“保險絲”的作用,在學習“電與磁”時自制發(fā)電機等.一項物理實驗學生越熟悉越能透徹的驗證結果,這些生活化實驗貼近生活,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并不是想象中的深奧難懂,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觀念和核心素養(yǎng).另外,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為了更好的優(yōu)化實驗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學生能夠自覺獲取、評估、使用信息,也是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基本點,因此,要將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有效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數據信息、處理數據信息.例如:在學習“電流與電路”“電壓與電阻”時,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決定電阻大小因素”等,可以利用“物理實驗課”“萬能機器”等APP模擬真實實驗情境,讓學生可以隨時做實驗,也可以在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教師用手機拍攝學生的實驗過程并上傳至班級交流平臺,對該小組的實驗過程、組員的分工協(xié)作等進行綜合評價,通過信息技術與實驗資源的整合,能夠使實驗教學中的教與學緊密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學生初步接觸物理學科,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更新教育觀念,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限制,優(yōu)化物理實驗課堂,采取多種措施調動學生探究熱情,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提高實驗的探究性與實踐性,將物理實驗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