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棟洋 趙金華
(1.陜西理工大學文學院,陜西漢中 723001;2.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河南開封 475001)
漢中石門棧道歷史悠久,不僅是秦漢一統(tǒng)天下的重要通道,還為中國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流作出重要的歷史文化貢獻。所以,石門棧道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而以石門隧道為主,在其石壁上鐫刻自漢魏至明清的石刻,形成“石門漢魏十三品”,是不可多得的書法珍品,具體重要的書法價值和社會價值。無論是石門棧道在歷史上所做出實際意義的歷史貢獻,還是它所記載在歷史史冊上的豐功偉績,在現(xiàn)代旅游開發(fā)的有閑時代,它們的旅游文化價值值得開發(fā)。
褒斜道從商朝開始就發(fā)揮作用,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修成了棧道,在秦漢時期,成為秦朝統(tǒng)一六國,匡扶天下的“高速公路”。大漢王朝的建立更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之下成就了一代偉業(yè)。石門棧道在文化史上,使司馬遷、司馬相如、張騫、楊雄等歷史名人由此道為中介,完成他們的豐功偉業(yè)。還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經(jīng)過此道,感嘆人類的智慧留下的詩文,以及摩崖石刻。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而石門棧道所起的作用,在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后漢書》,各種地方志等歷史記載中有詳細的記述,這些歷史文獻又成為后人反觀歷史,研究現(xiàn)狀的重要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褒斜道的開通,相傳與古褒國有關(guān)。古褒國是夏朝的方國,據(jù)《史記·六國年表》記載,褒國人的先祖協(xié)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漢中以北,建立了最早的諸侯國,歷經(jīng)夏、商、周三朝,雄踞漢中盆地。在商朝時,褒國就作為商王朝進入西南的咽喉,促進了西北與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流,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六國,匡扶天下奠定基礎(chǔ)。據(jù)載,漢中城固、洋縣等地出土的日常生活用器、禮器、兵器等青銅鑄器,在褒國的文化與商王朝交流過程中,向南北傳播開來。因為,“漢中的青銅器具有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結(jié)合的特征,在商代古道的開通過程中,褒國的文化才得以傳播開去”[1]。商王朝為了與褒國取得良好的交流,在自然河谷谷道的交通上奠定了褒斜道在后來的開通,而這種交通道路的開通又促進了西南文化與西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匯。即是說褒斜道作為西北與西南通道的門戶,促進了西北西南文化向整個中原地方的流通。
春秋戰(zhàn)國時代,鐵器的使用促使交通道路的修筑進入新的階段,褒斜道也由原來自然河谷谷道被棧道所取代。此時,西周滅亡,褒國也受牽連被滅國,漢中盆地成為秦、巴、蜀三國的爭地?!度A陽國志·巴志》載,漢中分屬秦巴,后為蜀國,是爭地。漢中盆地曾一度被蜀國控制,可能漢水以南隸屬于巴、蜀,漢水以北被秦國控制。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周顯王在世之時,蜀國占據(jù)褒地,并以褒斜為前門?!庇捎谇貒鴮嵙θ諠u增強,漢中與巴蜀之地成為秦王的爭奪的理想之地。秦惠文王使以手段,以石牛糞金的騙局,使蜀王開鑿了金牛道。秦國以此道為中介,滅掉了蜀國,徹底控制了漢中地區(qū),秦國也占據(jù)了秦地與蜀地之間的交通要道。據(jù)《史記·秦本記》載,秦惠文王在位時,秦國攻楚國的漢中地,置漢中郡,從此漢中并入了秦國的領(lǐng)土。秦國開始與大西南的聯(lián)系緊密,并將褒斜道并為秦國的驛官大道,大修褒斜棧道。褒斜道、金牛道從此成為秦國通向大西南的主要通道?!稇?zhàn)國策》卷五《蔡澤見逐于趙》記載了褒斜棧道對于秦國的重要意義:“棧道千里,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边@說明褒斜道在秦國統(tǒng)一六國,尊定匡扶天下一統(tǒng)的格局作了一定的準備,也為中華民族成為大一統(tǒng)的格局奠定了基礎(chǔ)??上У氖?,秦王朝在歷史上只存在了兩代皇帝的歷史,天下又進入了混亂的格局。然而,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天下一統(tǒng)的思想得到了劉邦集團的繼承。
大漢王朝的建立,高祖受命,興于漢中。劉邦與項羽在結(jié)束秦王朝暴動的局面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項羽的分封制度違背了歷史發(fā)展的軌道,劉邦以秦始皇的大一統(tǒng)思想作為開創(chuàng)漢朝歷史新局面的理想,將秦始皇的思想貫穿到中國的歷史當中,建立了大漢王朝。而漢朝的建立,“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道由子午出,帝位建立,以漢氏。張良讓劉邦得漢中之地的良策,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助劉邦一舉成為一統(tǒng)天下的大漢高祖。大漢王朝一統(tǒng)天下的歷史奠定了漢族、漢文化、漢文字的歷史。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探討歷史時說:“從兩千年來保持統(tǒng)一的歷史經(jīng)驗來看,中國人有資格成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世界的新主軸。漢高祖劉邦對中國的重新統(tǒng)一,作為歷史功績,是應該給以高度評價的?!盵2]湯因比的觀點,是在說明劉邦漢朝的建立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所以湯因比將劉邦放在世界歷史的車輪中,將其與愷撒做比較說:“劉邦卻親手締造了一個昌盛的時期,并以其極富遠見的領(lǐng)導才能,為人類歷史開創(chuàng)了新紀元!”劉邦大漢王朝的建立,不僅影響中國歷史的走向與價值觀,同時劉邦也成為最重要的世界政治人物。但是劉邦的興起與大漢王朝的建立,可以說石門棧道、漢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秦、漢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巨大,而“漢”的影響似乎更為深遠。今天,中華民族稱為漢族,語言為漢語,書寫的字體為漢字,而在世界上將中國人稱為漢人,其文化又稱為漢文化。這一切的形成,與漢水、漢中、漢中的古棧道關(guān)系甚密。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的司馬遷,經(jīng)由古棧道到漢中、巴蜀之地考察,記載了古棧道的大量歷史事件,為后人考察和了解古棧道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材料,也讓今人窺到了歷史的紙言片語。而漢朝的大辭賦家司馬相如,也是由石門棧道到達長安,名氣滿門,成為漢代文學的賦圣。生于漢中城固的張騫,同樣也是經(jīng)由褒斜棧道到達長安,歷經(jīng)千難萬險,出使西域,開辟了著名的北絲綢之路。后來張騫又經(jīng)由褒斜道到達西南地區(qū),開辟了南絲綢之路。張騫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大漢王朝的統(tǒng)治范圍擴大,而且也促進了各地方的交流與往來,也與西方世界打開了交流的通道。在西漢時期,褒斜道交通暢通,“璽書交馳于斜谷之南,王帛戔戔乎梁、益之鄉(xiāng)”[3]。大批人才涌現(xiàn)出來,除司馬相如游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于世。鄉(xiāng)黨慕循其跡。還有王褒、嚴遵,揚雄等,文章冠天下。[4]秦漢時期如此豐厚的文化積淀,對于東漢“石門”的開通,以及摩崖石刻等書法珍品的誕生奠定基礎(chǔ)。后來到唐代以來的詩人經(jīng)此道者,留下許多詩文。如北宋的大學者石介“連云棧外四千里,讀易堂中一帙書?!泵┐蠓降摹叭f山入漢秦關(guān)險,孤棧連云蜀道難?!碧埔詶5馈澳源说仄閸缟?,世上風波更不平?!边@些優(yōu)美的詩句,證明了棧道的艱險和它不平常的存在,以及它的重要價值。
石門棧道在歷史上所起的政治、軍事、交通、文化交流等的作用,除了在石刻中留下的痕跡之外,更多的是記載在各種歷史著作中,如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后漢書》,各種地方志、地理志等中。這些有價值的記載,不僅揭開了歷史真實的一面,同時也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一條道路,鑿開了一條通往華夏民族的陽光大道,也成為漢文化的發(fā)祥地,漢人的老家。
石門摩崖石刻,具有跨越時間長、刊刻地點集中、碑刻風格統(tǒng)一、地域特色明顯等特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謂“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從最早的《開通褒斜道刻石》到民國時期的摩崖石刻,從書法文化發(fā)展角度,反映了當?shù)貎汕Ф嗄甑纳鐣v史變遷和書法文化發(fā)生、發(fā)展脈絡。筆者主要以被搶救并安放在漢中博物館的“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為依據(jù),對石門摩崖石刻的產(chǎn)生和意義、“十三品”的特點及文化價值進行研究。
石門石刻以古代石門隧道為中心,主要在摩崖壁上刻字,故稱摩崖石刻。石門摩崖石刻是被雕刻在石門隧道內(nèi)壁的摩崖和隧道外南北山壁上的石刻。由于石門摩崖石刻具有十分重要的書法價值,被稱為是我國著名的書法摩崖石刻群,其中“石門十三品”被譽為書法珍品。石門隧道在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成型之際,文人墨客面對這項浩大的自然工程感觸甚多,從漢魏至明清歷代書法家歷經(jīng)此地,留下近百余種石刻,形成一個壯觀的石刻摩崖群。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漢魏石刻為主體兼及南宋的“石門十三品”。石門摩崖石刻記載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象與發(fā)展,具有社會文化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書法價值,同時還是文學、歷史的文化體現(xiàn)者。
石門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隧道。晉人常璩在《華陽國志·蜀志》中記載秦蜀守李冰用燒崖之法來破除巖石。東漢石門隧道開鑿時,火藥還沒有誕生,當時可能就是利用李冰這種“積薪燒巖”方法來爆破巖石,開鑿出隧道。人們面對石門隧道如此浩大的工程感觸頗多,就勒石以記載或歌詠之,便形成了石門石刻摩崖群。
《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是漢中太守鄐君承修褒斜道的紀事,詳細記載了此次開通褒斜道,以及開鑿石門隧道這一工程的耗資、人力、所用時間。在漢高祖劉邦時就有開鑿石門的打算,由于當時條件不允許,兩百余年后,劉邦的愿望才得以實現(xiàn)。這次大規(guī)模的整修,褒斜道交通功能得以完善,還加強了中央政權(quán)與西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聯(lián)系。石門隧道的完成,實在是當時的壯舉,世人為之贊嘆,于是勒石作文紀其事,便有了《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被視為中國書法史上最早的摩崖文字。[5]后來由于各種原因,《鄐君開通褒斜道》湮沒無聞。南宋紹熙五年,南鄭縣令晏袤發(fā)現(xiàn)并錄其全文,撰寫《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釋文》,將此鐫于《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下方壁上。晏袤覺得《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字法奇勁,古意有余,與光武中元二年《蜀郡太守何君閣道碑》體勢相若……字畫簡古嚴正,觀之使人起敬不暇”[5]??涤袨檎J《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為“隸中之篆也”,與《裴岑紀功碑》《閣頌》一路。總之,《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體現(xiàn)出篆隸之變的中間形態(tài),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石門頌》被看作是隸中草書。石門隧道修成之后,由于中央政權(quán)與西部少數(shù)民族發(fā)生沖突,褒斜棧道嚴重破壞。后來在順帝年初,司隸校尉楊渙多次奏請重開褒斜道,終以恢復。漢中太守王升為了紀念楊渙重開棧道的功勞,寫下《石門頌》摩崖?!妒T頌》被稱作是書法史上的隸中草書。該摩崖石刻點畫精瘦,以折鋒起首,以回鋒煞尾,多用特長垂筆,天然舒暢,極具彈性和張力。清人楊守敬指出《石門頌》:“其行文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p>
石門隧道在北魏宣武帝時,褒斜道梗塞已逾200年,刺史羊祉率刑徒1萬多人,歷時15個月才將棧道打通,形成“達二百余里”“連辀駢轡而進”“閣廣四丈,路廣六丈”的新棧道。[5]在當時,這的確是交通工程界的奇跡。羊祉手下處理文書的小吏王遠,用大量筆墨去頌揚修復工程的總設計師忠公忘私、巧思機發(fā)的品行與才干,便形成了《石門銘》。《石門銘》歌頌了羊祉的品德與智慧,在書法上顯示其飄逸悠揚、自然灑脫的風格?!稐罨幢碛洝房淌谑T洞的西壁,主要記述楊孟文的孫輩楊淮、楊弻生前的事跡和建樹,石刻蒼博雄古。《右扶風丞李君通閣道表》摩崖,刻于石門洞西壁,是對右扶風丞李君修復褒斜道的紀事?!渡胶友呗涑捎洝纺ρ率怯浭?194年修復山河堰水利灌溉工程的歷史。
以上石刻主要是以記述當時工程的情況,以及其對修復棧道有功勞之人的智慧與品德的記載,對當時社會的狀況及其生產(chǎn)方式都有所涉及,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價值。但是作為石刻也反映了當時書法藝術(shù)的特點,體現(xiàn)出了漢字在中國歷史發(fā)展過程的變化。
其他的石刻作品或者是作者刻字于摩崖上以抒懷情感,如《石虎》摩崖;或面對大自然的壯舉而觸景生情,如相傳曹操至褒谷口寫下《袞雪》摩崖石刻。還有如相傳張良在褒谷口所書大字所刻的《玉盆》石刻等。
“石門十三品”等石門摩崖石刻不僅記載了當時修復棧道時的一些感人的事跡,當時修復工程的一些實際生產(chǎn)情況,以及社會的生產(chǎn)方式,同時摩崖石刻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藝術(shù)成就。綜觀其成就,在于書法家將時代的脈搏注入了審美的精神,體現(xiàn)出當時文化發(fā)展的前進方向。這就是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文化價值融入石刻中,體現(xiàn)出了書法藝術(shù)的文化發(fā)展方向,以及以人為本的主要實踐者的智慧與品德。所以,日本國書道藝術(shù)院理事長種谷扇舟先生言,“漢中石門,日本之師”[6]。
石門棧道在中國歷史上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秦漢時期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與此相關(guān)。“石門十三品”的書法價值,更是得到世人的公認。可惜的是,石門及摩崖石刻在20世紀60年代,由于修建水庫而被淹沒,古棧道也未能幸免。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經(jīng)濟的日漸發(fā)達,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的閑暇時間日漸增多,旅游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文化實踐活動。旅游不僅增進人們的社會文化活動,也增長了人們的交往活動。同時,旅游也增進了人們的視覺愉悅及其體驗。所以,在旅游日漸成為人們一種消費生活的方式時,石門棧道的旅游開發(fā)價值就值得重視。
漢中石門棧道不僅在歷史上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所留下來的書法珍品也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同時,與石門棧道相關(guān)的歷史典故,歷史文獻等資料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將石門棧道的各種歷史文化的作用再一次地發(fā)揮出來,就需要挖掘石門棧道的旅游文化價值。
首先是對石門棧道遺址的價值利用。
漢中石門棧道圍繞著褒河水筑堤而行,青山綠水,風景如畫。這里不只有一年如春的美景,同時氣候濕潤,適合人們居住。古棧道在現(xiàn)代交通日益發(fā)達的情況下,基本上已經(jīng)成為一種歷史的遺留物。但是古棧道,青苔綠蔭,蒼勁悠遠。在現(xiàn)代社會壓抑的生活環(huán)境中,人們?nèi)绻苡萌硇膿肀Т笞匀?,回歸到古棧道悠長小路上前行,不僅自然環(huán)境陶醉人們的心靈,忘乎所以的歷史故事會歷歷在目,也會讓人頓感身心輕松,悠然自得。所以,在旅游業(yè)盛行的今天,古棧道的開發(fā)與開放,不僅能讓人們重溫當年中國人的智慧與力量,更能讓人們重溫曾經(jīng)所發(fā)生的各種歷史故事,緬懷我們偉大的祖先,傳承傳統(tǒng)文化精神。
古棧道悠長的歷史連接著褒姒這個美女的身世。離褒河不遠處就是褒姒的故里。歷史上的褒姒由于與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兒戲相連接,所以褒姒一直掛以一個不齒的惡名。但是如何看待褒姒以及褒姒的故事,不只是兒戲就能說明問題。褒姒在褒國,也就是現(xiàn)在的褒河一代,而周幽王在周王朝的周室,兩個地方在古代從行程上存在一段不短的距離,褒姒以美女的身份來到周幽王的身邊。由此可以看出來當時周王朝與褒國來往頻繁,而褒國以被統(tǒng)治的地區(qū)而屈服于周王朝。但是褒姒這個美女一貫又被紅顏禍水的觀念所侵蝕,褒姒由于美而出名,同時她也由于烽火戲諸侯而背上了歷史的罵名??傊?,無論是美還是罵,褒姒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個形象——褒姒形象。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紅顏禍水的觀念早已被人們棄之門外,所以與褒姒所連接的褒姒故里就成為一個旅游重溫褒姒舊夢的看點。褒姒故里不只是得以產(chǎn)生如此美麗女子的地方,還有讓人一睹其風光的愿望。同時,由于環(huán)境的舒適,這里是橘子生產(chǎn)之鄉(xiāng)。美麗的容顏與天下的美食并舉,那褒姒故里就有現(xiàn)代旅游開發(fā)的現(xiàn)代價值。
其次是對石門摩崖石刻的展覽與宣傳。
石門摩崖石刻群不只擁有最早的摩崖石刻,尤其是“石門十三品”在書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在書法學作為一個交叉學科的分支出現(xiàn)的時代,石門摩崖石刻的意義更為重要。現(xiàn)在“石門十三品”基本都在漢中博物館里收藏,而這個地方又是劉邦在漢中時的寢宮——古漢臺。古漢臺作為歷代帝王的宮殿,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當年的堂皇與威儀,但是這個地方的確是漢中市中心不可多得的一片凈土。在嘈雜的現(xiàn)代社會中,邁步進入古漢臺,所有的雜亂聲音都被擱置身外。古漢臺也是一個不錯的旅游佳地。
曹操的《袞雪》摩崖,不只是反映書法的歷史發(fā)展,同時也與三國時代的歷史,將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與書法家的胸懷聯(lián)系起來。更有意思的是這個“袞”字沒有三點水,這似乎是一個錯別字。但是若結(jié)合多方面的歷史資料研究發(fā)現(xiàn),曹操寫的這個石刻中的三點水是以漢江水為頭。漢江是漢中的母親河,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它的存在對于中國的“漢”文化符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漢江的開發(fā),不僅對漢中人是一個優(yōu)美環(huán)境的存在,也是吸引外來人到漢中旅游的一個好地方。
再次是典故意義的現(xiàn)代旅游景區(qū)打造。
典故基本指典制和掌故,而這里主要指掌故。旅游文化景區(qū)的打造,如果能將典故融匯其中,旅游景觀格調(diào)高雅,意義豐富。石門棧道旅游景區(qū)的打造,也有許多典故可以利用。直接關(guān)乎棧道的典故就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蕭何月下追韓信。另外“烽火戲諸侯”或“一笑千金”也是著名的典故。前兩個典故都與韓信相關(guān)?!懊餍迼5溃刀汝悅}”的典故是指韓信以出奇制勝的謀略,為劉邦集團建立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蕭何月下追韓信,指的是韓信來到漢王集團,得不到漢王的重任,準備由褒谷出關(guān)中,但是當他走到留壩的一條溪水邊時,蕭何趁月將韓信追回的故事。“烽火戲諸侯”或“一笑千金”與周幽王的昏暈和褒姒的美麗有關(guān)。這些典故基本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若將此作為景區(qū)旅游景點設置的意蘊,景區(qū)將會別開生面,生動活潑。
石門棧道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開發(fā)價值,它的存在不只是歷史的存在,也是現(xiàn)代社會旅游勝地的合理打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