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相比其他文學類學科綜合性比較強,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反而會削弱其原有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不能讓其在有限的課堂活動中收獲知識,同時這也成為了教師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這樣才能夠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本文就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的幾點嘗試展開深入分析,也總結出幾點可行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工作帶來參考依據,進而讓學生綜合成績得到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用語教學
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化學作為學生必修的一門學科,對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實際教學中受到很多問題的影響,致使學生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提高,新時期對初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本身不同的學生由于性格上、學習能力上存在著差異,倘若仍舊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授課,不僅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才能夠讓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如在學習“金屬和金屬材料”一節(jié)知識點時,針對不同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授課,讓每一個人員都能夠快速掌握金屬材料及金屬化學性質知識點。當然,對于個別學習能力較弱人員也要給予指導,并給予鼓勵和贊美,不斷提高其學習自信心,這樣一來,既能夠推動整個化學教育活動朝著理想化方向有序展開,也能夠確保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所講解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讓其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參與轉變,相比以往教學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本身化學學科綜合性就比較強,更加需要借助相應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在學習“酸和堿”一節(jié)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知識點,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影像資料,本身多媒體設備就是現代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技術軟件,它的增添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能夠減輕自身的授課壓力,進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相應教學任務。同時,教學中也要構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愉快、平等的環(huán)境中展開學習,讓其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這也是優(yōu)秀教師應當具備的職責。最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夠獨立尋找辦法去解決,最后,不斷提高化學知識運用技能,且為其后續(xù)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夯實基礎。
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目前,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舊受到一些問題的影響,致使教學效率不高,其中師生關系不融洽是較為突出的問題,此問題也普遍存在于其他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過多的占用了課堂的時間,致使學生沒有發(fā)言的機會,這樣就會影響其學習效率和質量。新時期教師應給予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要給予他們發(fā)言闡述觀點的機會,進一步讓他們在闡述觀點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本身化學學科相比其他類文學學科難度系數就比較高,這更加需要給予學生發(fā)言機會,這有助于提高其學習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有助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如在學習“化學與生活”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的權利交到學生手中,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展開自由學習,當然,適當的前提下也要給予引導,幫助他們快速的掌握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以及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快速掌握有機合成材料等知識點,從而既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信任和尊重自己,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完成相應化學教學任務,且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
四、給予學生展示機會
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再加上自尊心比較強,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往往收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所以,新時期初中化學教師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的展現自我,這也有助于提高其學習積極性。當然,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和贊美,鼓勵他們勇敢的走上講臺并大膽的闡述自身觀念,待其觀點闡述結束之后,也要給予其表揚,這樣可以提高其學習自信心。其中表揚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可以是言語上的,也可以是肢體上的,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有助于給予學生學習自信心。如在學習“物質構成的奧秘”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激烈的探討,如今,小組合作學習是現代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策略,它有助于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進而滿足其個性化需求。此外,也要給予學生闡述觀點的機會,讓其在課堂活動中能夠充分的展現自我,從而快速的掌握分子和原子的結構以及相關元素,最后,大幅度提高學生綜合化學學習成績,也能夠拉近他們與化學學科之間的距離。
五、豐富教學活動形式
化學教學本身綜合性就比較強,單一教學活動形式已不能滿足現在學生學習需求,反而會影響其學習質量,所以,優(yōu)秀教師應豐富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夠在充滿趣味性的環(huán)境下收獲知識,且享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由于此教育階段的學生年紀比較小,他們對于枯燥乏味的化學知識并不能夠主動去學習,這就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應結合實際狀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進一步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學教堂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不斷的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成績。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知識點結束之后,引導他們進行實踐動手操作,進一步掌握空氣、氧氣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也能夠掌握制取氧氣的方式和方法。除此之外,對于個別學生也要給予新的學習思路,幫助他們快速尋找到解答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也要引導他們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十分有助于橫向發(fā)展其思維,如此一來,全面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致使教育活動水平難以得到提升,所以,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習興趣,也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并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要豐富教學活動形式,只有從這幾方面展開做起,才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收獲良好教學效果,且改變學生以往恐懼化學學習的不良現狀,讓其更加熱愛化學學科。
參考文獻
[1]李鴻忠.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的幾點嘗試[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94.
[2]杜寧. 基于化學學科能力的初中化學用語測評框架建構及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董濤(1984.5- ),男,漢族,山東淄博人,本科,山東省沂源縣河湖中學教師,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