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輝,汪志紅*,汪安寧,羅李平,俞元洪
(1.衡陽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湖南衡陽421008;2.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北京100190)
考慮具無界中立系數(shù)的三階非線性微分方程
其中,z(t)=x(t)+p(t)x(τ(t)),f(x)∈C(R,R),
下文總假設下列條件成立:
(H1)α和β是 2個正奇數(shù)之比,
(H2)r(t) ∈C1(I,R+),r"(t) ≥ 0,q(t) ∈C1(I,R+),p(t)∈C(I,[1,∞ ))且p(t)不恒等于 1;
(H3) τ(t),δ(t)∈C(I,(0,∞ )),τ(t)≤t,δ(t)≤t,τ(t)在 I上 是 嚴 格 遞 增 的 函 數(shù) ,且
考慮以下2種情況:
和
式(1)的解指函數(shù) x(t)∈ C1[Tx,∞ ),Tx≥t0使得r(t)[z″(t)]α∈C1[Tx,∞ )且在 [Tx,∞ )上滿足 式(1) 。 本 文 僅 考 慮 式 (1) 中 滿 足sup{|x(t)|:t≥T}>0對一切T≥Tx成立的解。如果式(1)在[Tx,∞)上有任意大于零的點,則稱其是振動的,否則,稱其是非振動的。
中立型方程解的振動性和漸近性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例如,中立型微分方程可應用于核物理中原子核內(nèi)部的電動勢及高速計算機無損傳輸電路的網(wǎng)絡設計等。對式(1)的振動性和漸近性研究越來越受關注[3-17],以下為特例和更一般形式的方程:
其中,λ,α> 0,n≥ 3,且n為正奇數(shù)。
近年來,文獻[3-9,12,14-17]用不同方法研究了三階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振動性,得到了一些很好的結(jié)果,但其中大部分是式(1)的特例或與-1<p0≤ p(t)≤ 0,0≤ p(t)≤ p0< 1 或 0≤ p(t)≤ p0<∞的情況有關,而在p(t)>1時關于三階中立型微分方程的振動結(jié)果尚不多見。例如,文獻[11-13]分別研究了式(8)、式(9)和式(6)的振動性,給出了一些振動結(jié)果,而這些結(jié)果是在條件τ?δ=δ?τ或τ?δ=δ?τ和 τ?σ=σ?τ下得到的,限制性較強,條件不易滿足。最近,文獻[14-15]取消了限制條件τ?δ=δ?τ,分別給出了式(4)和式(5)在正則條件下解的振動準則,但均未考慮非正則的情況,因此,研究式(1)在條件τ?δ≠δ?τ和非正則條件下的振動性問題是有意義的。
注 意 到 當 r(t)=1,α=β>0,f(x(δ(t)))=xα(δ(t))時,式(1)變?yōu)槭剑?)。當 r(t)=1,α=1,β = λ,f(x(δ(t)))=xλ(δ(t))時,式(1)變?yōu)槭剑?)。因此,式(1)更具一般性,研究式(1)很有意義。
受文獻[14]的啟發(fā),在條件τ?δ≠δ?τ和α≠β下,對式(1)展開研究,分別建立在正則條件
和非正則條件
下,式(1)的解x(t)或振動或漸近收斂于零的若干新的振動準則,所得結(jié)果推廣、改進和統(tǒng)一了最近文獻中若干熟知的結(jié)果。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均假設下文中出現(xiàn)的函數(shù)不等式最終成立,即對一切充分大的t成立。
為書寫方便,引入記號:
其中,τ-1是 τ的反函數(shù),m(t)和a(t)是本文設定的函數(shù)。
引理1 設(H1)~(H3)成立,x(t)是式(1)的正解,則當t≥t1,t1充分大時,z(t)具有下列3種性質(zhì):
(I)z(t)> 0,z"(t)> 0,z″(t)> 0,z?(t)≤ 0,{r(t)[z″(t)]α}"≤ 0;
(II)z(t)> 0,z"(t)< 0,z″(t)> 0,z?(t)≤ 0,{r(t)[z″(t)]α}"≤ 0;
(III)z(t)> 0,z"(t)> 0,z″(t)< 0,{r(t)[z″(t)]α}"≤ 0。
特別地,當式(10)成立時,z(t)滿足性質(zhì)(I)和(II)。
證明 引理1的證明類似于文獻[17]中引理1的證明。此證略。
引理2 設(H1)~(H3)及p*(t)>0成立,x(t)是方程(1)的正解,且z(t)滿足性質(zhì)(II)。若
證明 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且z(t)滿足性質(zhì)(II),即存在 t1∈[t0,∞),當 t∈[t1,∞)時,有 x(t)> 0,x(τ(t))> 0,x(δ(t))>0。 由 z(t)的定義,有
由于z(t)為減函數(shù)且τ(t)≤t,所以有
將式(14)代入式(13),有
從而有
由式(1)和式(15),有
與 式(12)矛 盾 ,因 此 L=0。 又 由 于 0<x(t)≤z(t),因此
引理2得證。
引理3[2]設A> 0,B> 0,X ≥ 0,則
引理 4[1]設 f(t)∈ Cn([t0,∞ ),R+),若 f(n)(t)對一切充分大的t最終定號,且存在t1≥t0,使得f(n-1)(t)f(n)(t)≤0對一切 t≥t1成立。如果則對任意 λ∈(0,1),存在 tλ∈[t1,∞ ),使得在[tλ,∞ )上,有
引 理 5[3]設 函 數(shù) y(t)滿 足 y(i)(t)> 0,i=0,1,…,k,且 y(k+1)(t)≤ 0,則有
引理6 設(H1)~(H3)和p*(t)>0成立,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且z(t)滿足性質(zhì)(I),若存在函數(shù) m(t)∈ C1(I,R+),滿足
則z(t)滿足
證明 設x(t)是方程(1)的最終正解,即存在充 分 大 的 t1,使 得 當 t≥ t1≥ t0時 ,有 x(t)> 0,x(τ(t))>0,x(δ(t))>0。 則式(18)和 τ-1(δ(t))>t1成立(當x(t)最終為負時,可類似證明)。由引理2的證明,得到式(13)。又因為z(t)滿足性質(zhì)(I),由引理5可得
故
由式(1)和式(20),可得式(19)。
引理6得證。
引理6" 設(H1)~(H3)和Q(t)>0成立,x(t)是式(1)的最終正解,且z(t)滿足性質(zhì)(III),若存在函數(shù) a(t)∈ C1(I,R+),滿足
則z(t)滿足
證明 與引理6的證明類似。此證略。
下面介紹本文的主要結(jié)果。
定理1 設(H1)~(H3)和式(12)成立。若式(10)和
均成立,則式(1)的解x(t)都是振動的,或當t→∞時,x(t)→ 0。
證明 設式(1)存在非振動解x(t)。不失一般性,設 x(t)最終為正,由引理 1和式(10),z(t)只可能滿足性質(zhì)(I)和(II)。若z(t)滿足性質(zhì)(I),則由引理6,得式(19)成立,對式(19)從t1到t積分,有
因 z(t)> 0,z"(t)> 0,故存在常數(shù) M > 0,使得當z(t)≥ M 時,有
進一步考慮,如果式(10)和式(23)其中之一不滿足,將如何彌補?為此,首先考慮式(23)不成立的情況。
定理 2 設(H1)~(H3)、式(2)和式(12)成立。若式(10)成立且存在函數(shù) m(t)∈C1(I,R+),則滿足式(18)。對于充分大的 t,有 p*(t)> 0和 p*(t)> 0。如果存在函數(shù) η(t)∈C1(I,R+)、常數(shù) λ∈(0,1)和L0> 0,滿足
則式(1)的解x(t)都是振動的,或者當t→∞時,x(t)→ 0。
證明 設式(1)存在非振動解x(t)。不失一般性,設 x(t)最終為正,即存在t1∈[t0,∞ ),當 t≥ t1時,使得 x(t)> 0,x(τ(t))> 0,x(δ(t))> 0, p*(t)> 0,p*(t)>0,τ-1(δ(t))>t0及式(18)成立(當 x(t)最終為負時,可類似證明)。因式(10)成立,故z(t)只可能滿足性質(zhì)(I)和(II)。首先,設z(t)滿足性質(zhì)(I),由引理 5,可得
m(t)∈C1(I,R+)滿足式(18)。對于充分大的 t,滿足 p*(t)>0 和 p*(t)>0,如 果 存 在 函 數(shù)η(t)∈C1(I,R+)、常 數(shù) λ∈(0,1)、L0> 0 和 m0> 0,滿足
則式(1)的解x(t)都是振動的,或當t→∞時,x(t)→ 0。
證明 設x(t)是方程(1)的非振動解。不失一般性,設 x(t)最終為正,故存在 t1∈[t0,∞ ),當 t> t1時,使得 x(t)>0,x(τ(t))>0,x(δ(t))> 0,p*(t)>0,p*(t)> 0,τ-1(δ(t))> t0及 式(18)成 立 。 因 式(10)成立,故 z(t)只可能滿足性質(zhì) (I)和(II)。首先,設 z(t)滿足性質(zhì)(I),注意到式(3)和(H3),類似于定理6的證明,可得式(67)。
同定理2,定義函數(shù)w(t),由式(19)、式(27)~式(29)和式(67),可得
后續(xù)證明與定理3的證明類似,此證略。
例1 考慮具有無界中立系數(shù)的三階非線性微分方程
故式(25)成立。因此,由定理2知,式(71)的解x(t)都是振動的或者漸近收斂于零。由于α≠β,因此文獻[3-16]及其引文中的振動結(jié)果均不適用于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