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芳,盧文清,陳麗萍,晏長紅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早產(chǎn)兒病房,江西 南昌 333006)
新生兒重癥肺炎是新生兒科收治的重癥疾病之一,易合并呼吸衰竭;患兒的病情越重,病死率也越高[1]。機械通氣可有效糾正缺氧[2、3]。但機械通氣也可導致新生兒肺損傷,影響新生兒的存活率和生存質(zhì)量[4]。Clara細胞分泌蛋白(CC16)是由位于終末細支氣管和呼吸性細支氣管的Clara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zhì),具有抗炎、抗纖維化、抗腫瘤等作用,在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階段起重要作用[5]。有研究顯示,血清CC16可作為反映肺泡毛細血管膜完整性早期改變的敏感性指標,且血清CC16的濃度變化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guān),可作為檢測機械通氣造成的肺損傷的參考指標[6]。本研究擬對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患兒進行回顧性研究,旨在監(jiān)測重癥肺炎的新生兒機械通氣前后血清CC16的濃度,分析機械通氣對重癥肺炎新生兒血清CC16濃度的影響。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重癥肺炎新生兒入院時即有呼吸衰竭,需要機械通氣治療的納入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選擇容量控制通氣模式,采用小潮氣量肺保護策略[7],統(tǒng)一使用Servo-i型號的呼吸機,機械通氣時間>3天,均順利撤機,痊愈出院;而不需機械通氣,住院時間>3天的新生兒納入重癥肺炎組;對照組為無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新生兒。②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喉軟骨發(fā)育不良、先天發(fā)育畸形及先天愚型等有基礎(chǔ)疾病的新生兒。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告知家屬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標本采集: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分別于上機時、上機后1天,上機后第3天及撤機前共4個時間點分別采集血標本2 mL;重癥肺炎非機械通氣組于入院時、第1天、第3天分別采取血標本2 mL;健康對照組于入院后即抽取血標本2 mL。標本室溫下靜置20 min后,以2000 r/min,離心10 min后存于-80℃冰箱待測。采用ELISA方法測定血清中的CC16含量。試劑由武漢博士德生物公司生產(chǎn)。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2)機械通氣組患兒在采血同時記錄呼吸機Cdyn、Raw、PIP的數(shù)值。
(3)兩組患兒均依據(jù)病情給予相應的對癥支持治療,同時收集患兒的一般臨床資料。
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2.0軟件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各個時間點的變化采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有21例患兒納入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男15例、女6例,重癥肺炎非機械通氣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健康對照組20例,男10例、女10例。各組年齡、性別、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與重癥肺炎非機械通氣組入院前發(fā)病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組間一般情況比較(±s)
表1 不同組間一般情況比較(±s)
臨床情況 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 重癥肺炎非機械通氣組 健康對照組 x2/t P性別(男/女) 15/6 21/14 10/10 0.069 0.374體重(g) 3315±549 3277±382 3344±587 1.493 0.222胎齡(周) 38.7±1.7 39.5±0.98 39.8±0.78 1.002 0.496已發(fā)病時間(天) 3.39±0.89 3.11±1.39 0.711 0.410
重癥肺炎組不同時間點血清CC16濃度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機械通氣組與非機械通氣組血清CC16的濃度在入院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機械通氣組上機后1天CC16濃度較上機前明顯的下降,上機第3天濃度低于上機第1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組間CC16血清濃度的變化(ng/mL)
b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0.05
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在三個時間點間比較各呼吸力學參數(shù)(Cdyn、Raw、PIP),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Cdyn通氣第1天時最低,Raw、PIP在第7天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CC16濃度與呼吸力學指標比較(±s)
表3 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CC16濃度與呼吸力學指標比較(±s)
組別 0d 1d 3d 撤機前 F P CC16 41.71±10.82 29.38±14.87 26.04±10.11 30.34±11.21 17.89 <0.001 Cdyn/ml.cmH2O-1 3.55±0.81 4.46±0.61 5.02±0.79 5.47±0.82 16.65 <0.001 Raw/cmH2O.(L.S)-1 85.76±4.57 58.69±4.63 51.57±4.18 49.56±4.21 33.26 <0.001 PIP/cmH2O 27.54±1.81 24.69±2.57 22.31±2.25 20.74±2.13 19.92 <0.001
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組患兒血清CC16濃度與Cdyn呈負相關(guān)(r=-0.77,p=0.001),與Raw(r=0.84,p=0.001)和PIP(r=0.71,p=0.001)呈正相關(guān)。
在機械通氣時監(jiān)測Cdyn、Raw可對通氣治療效果進行評估[8]。在本研究中,機械通氣組患兒經(jīng)治療后Cdyn值持續(xù)增加,撤機前最大;Raw、PIP值進行性下降,撤機前最小,提示經(jīng)過有效的綜合治療后患兒肺部病變好轉(zhuǎn),肺功能逐漸恢復。而分析CC16的濃度變化與呼吸機參數(shù)指標變化的相關(guān)性可見,CC16與Cdyn 呈負相關(guān),與PIP、Raw呈正相關(guān)。由此可推論當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兒肺通氣功能改善時,可考慮盡早撤機。
綜上所述,機械通氣是治療重癥肺炎新生兒的有效的手段,但機械通氣可導致肺損傷,通氣時間越長,血清CC16濃度越低。當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兒肺通氣功能時,依據(jù)病情盡早撤機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