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露尹
老家的園子里長著一棵枇杷樹,它的年齡比我父親都大。粗糙的色澤黯淡的樹干并不粗壯,卻撐起了一樹青綠。
這棵樹好像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秋冬季節(jié),地面上雖有很多枯黃的長條形的枇杷葉,樹上的葉子還是頑強(qiáng)地保留著一抹綠色。枇杷葉比其他的樹葉紋理更清晰分明,像是用刀雕刻上去的。枇杷葉很有韌性,不能輕松地將其折疊。每年的三四月份,枇杷樹的枝頭便會長出青色的小果子,一團(tuán)團(tuán)、一簇簇,玻璃珠大小。到了五月份,青色的小果子逐漸長大,褪去青衣,穿上雍容華貴的黃大衣,綴上棕色的斑紋。也許枇杷樹承受不住如此多的果實,所以它們都是小個子,楊梅般大小,藏在綠葉后,被陽光照射著,這是枇杷樹最美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提著籃子,拿著剪刀去摘果子。小小的枇杷,把畢生的甜美聚集起來,都融進(jìn)了金燦燦的果肉里。
盡管枇杷樹沒有竹子的風(fēng)姿、玉蘭的亭亭玉立、松樹的君子風(fēng)范,但它在我心中一直都是好看的。它古樸、厚實、沉穩(wěn),就像一位長者,給你無言的告誡。
許多次,當(dāng)我凝望著枇杷樹,都會被它的與世無爭感動。它靜靜地站立著,碧綠的枇杷葉透露出無限的生機(jī)。從它身上,我看到了韌性,看到了它良好的心態(tài),看到了生命的價值。它很平凡,卻又不平凡。(指導(dǎo)教師:范玉玲)
【簡評】文章層次清晰,先寫枇杷樹的樹干、葉子、果子,展現(xiàn)了其雖外形普通卻生機(jī)勃勃、無私奉獻(xiàn)的特點(diǎn);接著發(fā)掘枇杷樹的個性特質(zhì),予以贊美。前者為后者張本,后者又升華了前者。作者關(guān)注身邊普通的事物,生發(fā)自己獨(dú)特的感想,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