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有一座城,是由巷子組成。確切的來說,是由巷子編織而成。
作為城市的印記,它不會再被認識,因為已經逐漸被剝離;它會被再認識,因為被剝離的太過清晰。巷子被城市籠罩,被人流沖擊,被街區(qū)隔離。即便如此,它還是被路標標記的密密麻麻,畢竟這里是它的過去。
經過小巷,對比車水馬龍的街道,它顯得有些落魄。偶爾走進小巷,那看不到盡頭的崎嶇,像故事般曲折。承載的秘密散發(fā)著陰郁,也可能是聽到了太多喜怒哀樂,變得少言寡語。
夜晚,巷口的燈光是熾熱的,忽然看到人影倒映在冰冷的磚墻,磚墻砌出了它的模樣。有時,一陣雨過后,磚墻也會泣出聲來,那是很久才會干涸的淚水,總留下一層一層的痕跡。巷子因而變得濕漉漉的,可是炎熱的節(jié)氣阻擋不了潮氣的蔓延。盡管那味道像是重演的故伎,希望能喚回老屋人的記憶,這舉動卻愈發(fā)無力。
不了解每一處巷子就像不熟識每一個人,所以熟悉也只不過是緣于曾經的停留。
一
在江水的入口,有個長期以打漁為生的村莊,當城市東拓,一條寬闊而豐腴的都市大街橫亙在它的面前,它卻不為所動。
這里最具特色的是由海蠣殼羅列或是由海蠣殼的碎渣混著泥土建成的房屋,這就是蚵殼厝。每當黃昏來臨,海蠣殼披上了霞光,感受著一如在灘涂接受陽光的洗禮。自然形成的村莊,總是那么的隨遇而安。因為無拘無束的居住所以在外鄉(xiāng)人看來顯得雜亂無章,要不是循規(guī)蹈矩的門牌號和被精心標注百年樹齡的老榕樹,是根本繞不出這座古厝的。
也是因為它的陳舊錯綜,外來人口也像海水一樣注了進來,顯得不搭調卻是那么的理所應當。我暫住在距離這個村莊很近的巷子附近,沒錯,是巷子附近而不是附近的巷子。因為外來人口的增多,巷子早已被撐破,接在巷子外的是一片并不廣闊的荒地,除了雜草就是看似被遺棄的毛坯房。
就在這個條巷子的盡頭,有一個修舊如新的村廟,被稱作“霞堡古地”,從廟門的楹聯可以讀出,這里是坐北朝南,南面即是交匯的江水與海水,如今只能將這番景象書寫在黑色的大理石上。而神像被鎖在廟宇,無法看見近在眼前的世事滄桑。不過,每當佛誕來臨,村民們還會請神像出來,簇擁著抬著佛像圍著巷子走一遭,張燈結彩、炮聲連連,一陣熱鬧,不知道駐在這里的神佛還能否分辨得出身邊的景象。
每到這時,我便會站在荒地遙望著祠神的面龐。
二
巷子本沒有名字,住的人多了于是有名字。當我搬到了胭脂巷,終于體會到古巷名號的魅力。每當呢喃起這個名字,不時會吟誦“胭脂巷里胭脂紅”,心想這該是多么美好的詩句啊。胭脂巷非常短,盡管短卻依然不是筆直的。巷子中段有一處祠堂,叫“蘇氏祖閭”,一個蘇氏家族長期居住的地方。我就借居在距離祠堂鄰近的樓房,站在窗戶旁可以一覽祠堂的庭院,那么低矮,那么安靜。
清晨,我急匆匆起床,直奔公交站,根本無暇關心沉睡的祠堂,我想它是不會被攪醒的。祠堂大門外是經常是老人家的地盤,夏日炎炎,他們會聚在祠堂前的空地喝茶聊天。每當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總會看到三五個老者躺在靠椅上,拿著蒲扇,靜靜的望著我走上樓梯。日日如此,直到我不再住在這里。
巷子的對面是府文廟,那里有不小的廣場,有足夠顯著的牌坊。排列在巷口和牌坊周圍的是應接不暇的各式餐飲和品牌店面。從巷子走出來,未及巷口,轉角處也被新式的門店占據著,要不是跟巷子連接的馬路上杵著一塊指路牌,即便是路過也很難想到里面有這樣一條小巷。
我從沒有認識過這條小巷,也沒有認真走進過那座祠堂。只是聽過只言片語的故事,看到過寥寥數語記載,也才知道,其實,胭脂巷里沒有胭脂紅。
不久之后我也離開了這條巷子。
三
古巷總會留下它自己的味道,在這里可能就是檀香氣了。因為處處有庇佑一方的神佛需要被庇佑,所以就有了容它居住的廟宇,有了廟宇,檀香氣也就是免不了的。也是因為巷內祀奉二郎神,這里自然就叫做二郎巷,二郎古地就隱藏在巷子一旁的房屋里。我也是無意,來到了它的領地。
巷子由寬及窄,視野開闊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座年代久遠的民居。屋脊的弧度與居住在這里的老者的脊背完美契合,那彎曲的檐梁在我看來卻如此倔強。同樣倔強的還有被宰殺家禽,它的倔強是無助的,在激烈的掙扎過后它也會學著前輩,淡淡的看著砧板上的豬腿,靜靜的死去。越往巷子深處,越是參差的房檐和茂盛的樹木枝葉,雖然日頭被無奈的阻擋,它卻總會巧妙的照進我居住的房屋。
并不是文曲星君的廟宇也沒有古儒故居,二郎巷居然成為了教育場所的聚集地,不足千米的小巷有小學、職業(yè)學院和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所以每到上學的時間段,轎車、電動車、自行車、行人,亂作一團,塞滿整個小巷,我好似感覺得到巷子的生疼。
可以想象,在某個時間,當我被校園的上課鈴聲吵醒,慵懶的感受縫隙里的陽光,踩著古箏培訓班一成不變的拍子,穿過掙扎與倔強,消失在人群。
尋常巷陌,未知誰曾寄住。多年以后,依稀記得的還是那被記憶打磨的青石板,泛著暗啞的光亮。
巷子最終成為了城市的皺紋,溝壑縱橫。依然是阡陌交通,它接納的是不再從容。
巷子不會消失,它只是凋謝。
(文章配圖選自元子《街頭巷尾的武漢人》
李明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