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
摘 要:本研究運用會話分析方法,探究三節(jié)初中英語優(yōu)質(zhì)課課堂教師反饋語的類型和對學生二語習得的影響。研究表明:三位教師的評價性反饋語多于話語性反饋;優(yōu)秀英語教師的反饋語在學生外語學習的過程中起支架作用?;诖?,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師,特別是新手教師提出以下建議:靈活運用多種反饋方式為學生搭建語言習得的支架,逐步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交際能力。
關(guān) 鍵 詞:教師反饋語、話語輸出、二語習得
引言
初中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場所。教師反饋語作為師生互動的一環(huán),對學生語言輸出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三節(jié)S省初中英語教師獲得省級優(yōu)秀的優(yōu)質(zhì)課中的教師反饋語為對象,探究出初中英語教師反饋語的類型和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旨在分析優(yōu)秀教師如何利用課堂反饋語,促成有意義的課堂互動。
一、理論基礎(chǔ)
1.教師反饋語的定義
關(guān)于課堂會話結(jié)構(gòu)的研究發(fā)現(xiàn),IRF模式是經(jīng)典的課堂會話三段式交際模式,主要由誘發(fā)(initiation)-應(yīng)答(response)-反饋(feedback)三個話步實現(xiàn)。教師反饋語是學生了解自己目標語能力或其他語言行為表現(xiàn)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修補話語,提高目標語的有效資源。
2.話語分析理論
有效的輸入是學習者習得語言的必要條件。Krashen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認為,二語習得者通過輸入可理解的信息才能最終習得語言。Long認為協(xié)商在語言習得中是非常重要的,意義協(xié)商是互動假設(sh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與Long相同,Swain認為可理解性輸入對于二語習得是必要的,但它不足以確保學習者最終能輸出正確的語言。如果沒有或少有機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有意義的輸出,語言的習得就不算成功。
二、結(jié)果分析
(一)反饋語類型分布
根據(jù)Cullen(2002)對反饋語的分類,本研究以評價性和話語性反饋語對轉(zhuǎn)寫語料中教師反饋語類型進行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三位教師的評價性反饋共168次,占反饋語總數(shù)的65.9%;話語性反饋共87次,占34.1%。
(二)反饋語的功能
評價性反饋主要是針對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及形式的正誤進行的反饋以及糾錯。教師主要通過降低任務(wù)難度、標記關(guān)鍵特征和示范起到認知支架的功能。話語性反饋關(guān)注的是學生回答圍繞的觀點和話題,通過吸引學習者的興趣、控制消極情緒,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例:
T:What can elephants do for humans? (I)
L1:They can take tired people to other places. (R)
T:Yeah. They can take people to other places. And they can carry people to other places as transportation. But what do human do to them? (F1)
L1:People kill them for ivory. (R1)
T:Yes. So 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m?(F2)
L1:We can talk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maybe can help us.(R2)
T:Yes, so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we should do it together. Great. (F3)
在這個例子中,教師首先通過積極的重復策略對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進行評價性反饋(F1),起到了“標注關(guān)鍵特征”的作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以及內(nèi)容的理解,起到認知支架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靈活運用本課的詞匯及句型進行話語輸出。然后,教師通過追問的方式進行話語性反饋(F1)(F2),通過提問,不斷進行語言輸入,引起學生對保護動物這個話題的興趣,增加其話語的輸出,并讓學生思考如何保護動物,引發(fā)有意義的話語輸出和互動。
縱觀師生互動的這整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圍繞文本內(nèi)容,詢問學生大象會做的事情,完成其對課本信息的理解;同時,通過增加對大象話題的討論,比如教師追問人類與大象的關(guān)系和如何保護它,持續(x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互動,實現(xiàn)真正有意義的交流。
結(jié)語
本文探究了三位初中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類型特點和對學生二語習得的影響,發(fā)現(xiàn)優(yōu)秀教師的評價性反饋多于話語性反饋。教師的評價性反饋在學生二語習得過程中起到認知支架功能,使學生從實際認知水平不斷向潛在認知水平靠近;話語性反饋主要起到情感支架的功能,學生與教師的話論交換和觀點碰撞中,獲得更多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持續(xù)進行話語輸出。反饋語的這兩種支架功能互為補充,進一步提升了外語課堂師生互動的質(zhì)量,是優(yōu)秀教師促成有意義的課堂互動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師,特別是新手教師提出以下建議:靈活使用反饋語為學生搭建語言習得的認知支架和情感支架功能,逐步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交際能力,最終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胥國紅,2006,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反饋的功能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4):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