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潔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應根植于“大語文”的教育理念,強化讓學生在文本學習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在生活導入的真實體驗中主動參與,在優(yōu)秀文本的學習和借鑒中捕捉和挖掘寫作精華,在學以致用的基礎上寫出真性情、抒發(fā)真情感,在由點及面、由段到篇的精巧構思中做到言之有序,在寫出亮點、突出主旨中做到言之有物,在不做“無病之呻吟”、不學“瘋狂之吶喊”中做到言之有理,在科學的素材呈現(xiàn)和有效的表達中做到言之有據(jù)。
一、固本培元,立足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材是例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立足文本,在固本培元中讓學生在積累素材,在加工素材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藝術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
例如,以“我的樂園”為題寫作,教師要指導學生立足文本,從本單元的文本閱讀中體會其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和運用寫作技巧;在分析寫作題目的基礎上,找準情感迸發(fā)點,如寫作練習中“我”的定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寫樂園,寫出喜歡的地方以及其中蘊含的樂趣,要突出這個地方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快樂;在整體構思的過程中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從快樂“提供者”的角度出發(fā),學習文本描寫“鄉(xiāng)下人家”自然、和諧之美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和生活情境的方法,品味“三月桃花水”中以細膩的筆觸寫大自然流淌出的聲音美和色彩美的語言表達技巧,借鑒“天窗”中在一扇小小的天窗的明確定位中展現(xiàn)出“無中看有”“虛中看實”的神奇想象之美,然后思考在寫作中應突出“樂園”好在哪里、妙在哪里以及帶給自己怎樣的快樂。第二步,從快樂“參與者”的角度出發(fā),選擇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地方,在特寫鏡頭的定格中迸發(fā)出強烈的情感。第三步,從快樂“感受者”的角度出發(fā),通過語言、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突出我在樂園中的無限快樂。
二、借題發(fā)揮,巧用想象創(chuàng)設情境
愛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推動著知識的進步。對于小學作文教學而言,教師更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巧用想象創(chuàng)設情境,在學習借鑒文本思路的基礎上借題發(fā)揮,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實現(xiàn)創(chuàng)造的夢想。
例如,以“我的奇思妙想”為題寫作,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從文本中的例子出發(fā),展現(xiàn)科學技術的奧妙,然后借用多媒體技術再現(xiàn)學生關注的事物,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從影像資料中了解這些事物在科技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喚醒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熱情。如有的學生喜歡探索外太空的秘密,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出對外太空的探索情況,并從我國的太空研究出發(fā),從“中國天眼”到“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著陸”,在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懷中進一步揭示外太空還存在哪些未解之謎,借助科幻電影中對于外太空世界的特效展示,讓學生立足于當前的科技發(fā)展大膽地發(fā)揮想象力。還有的學生關注當前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升,可以在關于未來生活的電影畫面中激發(fā)他們寫作和創(chuàng)新的靈感,最后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和最有話可說的材料,在巧妙構思中展現(xiàn)奇思妙想中的美好世界。
三、隨機應變,生活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學生的根本任務是學習人生之道,要“學做真人”。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以生活為基礎,通過生活情境的適時導入展示與作文主題相關的場景,讓學生在生活是寫作的“水之源”“木之本”認知中,在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中表達情感。
例如,以“我的動物朋友”為題寫作,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并捕捉與小動物在一起的美好瞬間,借助生活經驗,在回憶導入中創(chuàng)設情境。然后,借助多媒體播放比較熱門的“抖音”短視頻,以夸張的娛樂手法呈現(xiàn)出 “動物朋友”在生活中的別樣精彩。接著,在文本閱讀、生活經驗、影像資料的融合中,喚醒學生的寫作靈感,讓學生回憶自己與動物朋友在一起的情形,并在凸顯動物朋友的特點中表達喜愛之情,尤其要說清楚它為什么是自己的朋友,自己最喜歡它的哪些地方,它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幫助。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改變學生“流水賬”般的表達方式,在寫動物的特點時融入真實的生活體驗。然后,在描寫與它互動時的快樂情形中展示動物的特點,以平實、自然的情感表達方式呈現(xiàn)出一幅純樸、溫馨的生活場景圖,在生活情境提示下的隨機應變中,真實地再現(xiàn)回憶,用真性情、真思想寫出“我”和動物朋友的“真生活”。
四、換位思考,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希望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寫作指導、寫作練習、寫作評價中,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教學情境中換位思考,在角色扮演的代入式體會中捕捉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故事編寫和藝術創(chuàng)新。
例如,教學“故事新編”,針對文本中的一些經典故事,指導學生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換位思考,將自己代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用探索和創(chuàng)新改變故事發(fā)展的方向,創(chuàng)編出嶄新的、有積極意義的結尾。對于《海的女兒》故事新編,很多學生不希望小美人魚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化為泡沫,結束其短暫的、無私奉獻的一生,想借助各種神奇的力量讓小美人魚“復活”。有的學生借助上帝的力量,有的請?zhí)焓箮兔Γ€有的向海神婆婆求助……學生在角色扮演的換位思考中迸發(fā)出強烈的“活下去”的愿望,他們渴望美好的結局,希望小美人魚在歷經艱險后能獲得幸福的生活;希望王子能及時知道真相,并在感激小美人魚的同時愛上她并娶她,編造出美好的結局。
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要以生活為基礎,在生活經驗的支撐下“作文”,在思想“寫真”中創(chuàng)新。教師在寫作指導中要摒棄脫離文本、脫離生活的漫無邊際的想象,指導學生根植于生活經驗和文本語言、表達方式進行藝術寫作,在學以致用中科學安排寫作結構和內容,在巧用“活思路”“活方法”中抒發(fā)真情感、真性情,讓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能綻放出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