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柯,北京大學研究生,曾參與國家圖書館、中華書局系列圖書審校工作,在各出版物及媒體平臺發(fā)表文章十萬余字。
拒絕是門藝術。如何既不尷尬別人、又不委屈自己地拒絕他人呢?不妨看看這些歷史上的“回拒達人”,向他們?nèi)∪〗?jīng)吧!
回拒方法一:推辭法
推薦指數(shù):★★★★★
以巧妙設喻、引用典故的方式婉拒他人的邀請或要求,是古人最常用的拒絕方式之一。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推辭拒絕法”的實踐者就是莊子。
人怕出名豬怕壯,推崇“無用之用”的道家學派領頭人莊子深知這個道理。怎奈莊子學問太高,名聲太大,實在是過于耀眼。這天,他又收到了楚王的“出山”邀請。
莊子一邊聽著楚王使者的話,一邊悠然自得地釣魚,還不忘開口問道:“我聽說楚國有只神龜,已經(jīng)死了三千年,楚王恭恭敬敬地把它珍藏在廟堂之上。您說,這只龜是愿意死去留下骨頭享受尊貴,還是愿意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呢?”
使者脫口而出:“當然是在爛泥里搖尾巴啦!”
莊子借機說道:“那您請回吧!我的想法也像它一樣?!?/p>
這段對話,莊子巧妙地以神龜為喻,既表達了自己拒絕“出山”的立場,也傳達出自己的志趣。幽默禮貌,效果極佳,值得作為范文供大家揣摩學習。
回拒方法二:解釋法
推薦指數(shù):★★★★
機智詼諧的推辭之語不是誰都能想得到的,如果能夠坦誠地解釋自己的難處,也不失為一個可取的辦法。
蜀漢滅亡后,李密淪為亡國之臣,但晉武帝司馬炎十分看重李密,數(shù)次征召他。
可愁就愁在李密不想做官。前朝臣子另事新政是“不忠”,政局不明貿(mào)然站隊是“不智”,離開年事已高、需人侍奉的祖母更是“不孝”,李密可不想成為這“不忠”“不智”“不孝”之人。
前兩種顧慮不好直說,還好晉武帝推崇“以孝治天下”,正好給了李密機會。于是,他從“孝”入手,向晉武帝呈上《陳情表》。
在《陳情表》中,李密首先回顧自己幼年的艱辛,“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怎一個慘字了得。
接著,李密又寫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幼年時,“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成年后,“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币虼死蠲苷f:“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一邊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祖母,一邊是晉武帝火急火燎的征召,李密進退兩難,只得懇請武帝“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讓其留在祖母身邊盡孝。
讀了《陳情表》,晉武帝大受感動,不僅答應了李密的請求,還賜李密奴婢二人,贍養(yǎng)祖母,可見李密的拒絕十分奏效。
回拒方法三:拖延法
推薦指數(shù):★★★
世事無常,實在開不了口的拒絕也不是沒有,這時候該怎么辦呢?“拒絕大師”阮籍的秘訣就一個字——拖。
阮籍作為名士群體“竹林七賢”的核心成員,是魏晉文壇的領袖人物,也是魏晉時尚的超級弄潮兒。他的一舉一動,無不被粉絲們瘋狂模仿。晉文帝司馬昭看中了這一點,十分想拉攏阮籍。
阮籍不愛財不愛名,尋常的辦法怕是不行,但司馬昭的算盤打得很好:讓兒子司馬炎娶阮籍的女兒,雙方成了親家,自然好說話。想到這里,他急忙派人去阮籍家提親。
一向厭惡官場的阮籍不想答應,又怕得罪司馬昭,不敢直接拒絕。于是,他每天拼命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借以拖延此事。
奉命提親的使者耐心地等待著時機,但阮籍愣是堅持了60天。最后,使者只能無奈回稟司馬昭。司馬昭聽罷,也只得嘆口氣,說:“算了,這個醉鬼,就由他去吧!”
回拒方法四:拉黑法
推薦指數(shù):★★
發(fā)送信息時出現(xiàn)的紅色感嘆號是再明確不過的拒絕,但使用這種激烈的方法之前,請務必仔細思考,慎重行動。
名士嵇康和山濤(山巨源)是一對好朋友。不過,兩人的政治立場有些不同:嵇康更親近曹魏,山濤則投靠了篡奪曹魏政權的司馬氏。
山濤在司馬氏政權步步高升,很快由選曹郎調(diào)任大將軍,從事中郎。在聽到升職的消息后,他首先想到了老朋友嵇康,打算薦舉他出任自己原來的職位。
嵇康一貫對司馬氏秉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消極態(tài)度,山濤此舉,可謂是捅了馬蜂窩、摸了龍逆鱗。嵇康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表明態(tài)度,抨擊時局,正式把山濤“拉黑”。
在絕交書中,嵇康表示:自己天性疏懶,不善于做官,也不想做官。山濤不顧自己的志向強行舉薦,明顯不是自己的真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從今日起,我嵇康就與你山濤“拜拜”,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這篇絕交書文辭精練,體現(xiàn)了嵇康嫉惡如仇、放曠不羈的性格,但過于直白激烈,也讓本就對嵇康心存不滿的司馬氏抓住了把柄,成為嵇康的“罪過”之一,將嵇康處死。
拒絕他人有多種方式,如果不能幽默與禮貌兼具,至少可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再不濟還可以秉承“拖”字心經(jīng),將事情一拖到底。若是因為拒絕他人大動干戈、丟了性命,未免也太不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