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祎函
相信大家都看過二人轉吧,但我想說,我看過的“二人轉”一定是最精彩的。我不但不用付費,而且還能坐在貴賓的位置,不信,你看——
“你剁完餃子餡兒把菜刀洗干凈,擦干了再放回去,要不然會生銹的?!崩蠇尫愿赖馈?/p>
“什么?柚子?你吃柚子了?我怎么沒吃到呢?”老爸失望地一攤手。
“我說的是銹!生銹!”老媽很無奈地說。
“哦,原來如此。”老爸陪著笑說。
我也不知老爸是故意的,還是真聽錯了。反正我在一旁早已笑得東倒西歪,哪有時間去揣摩老爸的心理呀。
餃子餡兒調好了,老爸搟皮,我們開始包餃子了。
“這個餃子皮兒太厚啦!”老媽說,“下次搟薄點兒!”
“遵命!”老爸點頭哈腰地說,“我一定搟薄點兒!”
“這個太薄啦!”老媽又說,“都該破了!”
“知道了!”老爸一邊朝我遞眼神,一邊笑著對老媽說,“這回一定搟得十分合適,保證不薄也不厚!”我在一邊偷偷地笑。
老爸把餃子皮搟完了,開始包餃子。老媽提醒老爸:“捏緊點兒,否則煮時會露餡兒的。”
“我全都捏緊了,不信你看!”老爸十分自信地說。
話音剛落,老媽就指著一個露著餡兒的餃子說:“你不是說都捏緊了嗎?那這個怎么解釋呢?”
“失誤,純屬失誤!”老爸朝老媽做了個鬼臉,不好意思地說。我笑得前仰后合。很快,我們就把餃子包好了。
我剛轉身走到客廳,就發(fā)現(xiàn)魚缸里有一只小蝌蚪不動了,連忙告訴老爸:“老爸!老爸!小蝌蚪好像死了!”老爸聳了聳肩,走過去一看:“真的,小蝌蚪都翻白了!”
“不對!不對!小蝌蚪渾身都是黑色的,翻過來肚皮也是黑色的,那叫翻……翻……翻黑!”老媽忍著笑說,“反正我是沒見過白肚皮的蝌蚪?!?/p>
“哈哈哈!”我和老爸頓時笑得喘不過氣來,小蝌蚪的肚皮還真是黑色的呢!老媽也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
開飯了,我們剛坐下,老媽就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對老爸說:“你看這個破了皮的餃子,一定是你包的吧!”
“可是……可是這上面也沒寫著是我包的呀!”老爸一臉無辜地說。
“一定是你!還狡辯!”老媽一本正經地說。
“算啦!算啦!就算是我包的吧,我吃!”說完,老爸夾起那個餃子塞進了嘴里,那滑稽的樣子可笑極了!
怎么樣?在我家里,像這樣搞笑的“二人轉”幾乎天天上演,是不是比你看過的二人轉要精彩得多呢?
習作開篇透露此“二人轉”非彼“二人轉”,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一來一往的對話,“銹”與“柚”的諧音,老爸的“失望”,老媽的“無奈”,“我笑得東倒西歪”,一家三口各自的表現(xiàn),抖出“二人轉”的第一個包袱。
透過“點頭哈腰”,我們看到老爸的搞笑模樣。
關于“厚”與“薄”的話題,再次強化老爸的逗趣。
面對老媽的“找茬”,爸爸剛開始“十分自信”,緊接著就心虛地說“純屬失誤”,對比表現(xiàn)中,抖出“二人轉”的第二個包袱。
媽媽的一句話,給出了小蝌蚪肚皮“翻黑”的理由,“二人轉”的第三個包袱自然抖出。
老爸“一臉無辜”與老媽“一本正經”的碰撞,引出了飯桌上的歡笑聲。
習作首尾呼應,再次強調家庭“二人轉”的精彩。
總評
提到“二人轉”,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幽默、熱鬧,而題目中的“二人轉”加了引號,既告訴我們下文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二人轉”,也透過“精彩”二字營造出歡樂的氛圍。正文中,精彩的對話描寫是最為出彩之處?!颁P”與“柚”的搞笑對話,餃子皮“厚”與“薄”的狡辯,小蝌蚪“翻白”與“翻黑”的巧妙解釋,圍繞“破餃子”的對話,小作者精選幾個場面,透過老爸與老媽的“正面交鋒”,搭配人物在具體場景中的神態(tài)、動作,呈現(xiàn)出家庭“二人轉”的精彩,也讓我們看到了幸福、快樂的一家三口。
【作者系遼寧凌源市鐵北逸夫小學五·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叢日貴】
寫作妙招
要把人物對話寫得生動,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注意提示語在句中的位置變化
對話一般由語言(交代人物說了什么)和提示語(交代誰說的,怎么說的)兩部分組成。
1.敘述語在語言的前面。
如,老媽提醒老爸:“捏緊點兒,否則煮時會露餡兒的。”
2.提示語在語言的后面。
如,“我全都捏緊了,不信你看!”老爸十分自信地說。
3.提示語插在語言的中間。
如,“這個太薄啦!”老媽又說,“都該破了!”
為了使習作顯得更簡潔,有時在人物對話中還可以省略提示語??傊覀儗懭宋飳υ挄r,這幾種形式交替使用,才能讓讀者咀嚼有味。
二、要在提示語中對人物進行描摹
1.描摹人物動作。
如,“遵命!”老爸點頭哈腰地說,“我一定搟薄點兒!”
2.描摹人物表情。
如,“可是……可是這上面也沒寫著是我包的呀!”老爸一臉無辜地說。
3.描摹人物眼神。
如,“知道了!”老爸一邊朝我遞眼神,一邊笑著對老媽說,“這回一定搟得十分合適,保證不薄也不厚!”
4.描摹人物內心。
如,“什么?柚子?你吃柚子了?我怎么沒吃到呢?”老爸失望地一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