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玲,周海英,曾美英
江西省廣豐區(qū)中醫(yī)院 (江西上饒 334600)
臨床上,剖宮產切口屬Ⅱ類切口,感染的風險較高,若發(fā)生切口感染,不僅會加劇產婦的生理痛苦,還會延遲切口愈合,引發(fā)產后大出血、宮腔破裂等并發(fā)癥,影響產后恢復[1]。術后做好切口護理,加強預防感染的措施,對促進切口愈合,加快產婦的康復進程尤為重要。紅外線治療儀是促進外科切口愈合的常用方式。該療法屬物理療法,可通過照射局部,促使局部溫度升高,進而改善組織代謝及微循環(huán),加快切口愈合。大黃芒硝包外敷即將大黃、芒硝研磨后調勻敷于局部,具有消腫止痛、去瘀生新的作用[2-3]?;诖?,本研究探討紅外線治療儀聯(lián)合大黃芒硝包外敷對剖宮產術后產婦切口愈合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宮產的10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51例)與觀察組(53例)。對照組年齡20~39歲,平均(27.12±2.13)歲;孕周37~42周;平均(39.64±1.11)周;初產婦36例,經產婦15例。觀察組年齡21~38歲,平均(26.89±2.04)歲;孕周37~41周,平均(39.62±1.10)周;初產婦39例,經產婦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符合剖宮產指征;均為足月單胎妊娠;產婦及家屬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重度貧血的產婦;妊娠合并心臟病、肝炎、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產婦;因切口縫合技術導致的切口不愈合的產婦。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切口護理:術后加強切口觀察,定期更換敷料;若出現(xiàn)黃色分泌物,立即使用聚維碘酮或甲硝唑配合0.9%氯化鈉注射液清洗切口周圍皮膚,并使用蝶形膠布緊拉切口;注意切口的滲出情況,若滲出液較多,可拆開縫線實施清創(chuàng)換藥,持續(xù)干預7 d。
觀察組給予紅外線治療儀聯(lián)合大黃芒硝包外敷護理:術后使用聚維碘酮消毒切口,并及時更換敷料;使用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生產的HP3631紅外線治療儀進行干預,將其置于距離切口40 cm 處,頻率調整為30~50 kHz,啟動開關,持續(xù)照射20 min,1次 /d,持續(xù)照射7 d;將100 g 大黃、300 g 芒硝研磨成粉狀,然后混合裝入10 cm×20 cm 的無菌紗布袋中,于切口處放置雙層紗布,藥包放于紗布上方,使用腹帶固定,24 h 更換1次,持續(xù)外敷7 d。
(1)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7 d 后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兩組的疼痛程度:使用長度為10 cm 的標尺,讓產婦用筆于標尺上標出可反映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0端表示無痛,10 cm 端表示劇烈疼痛,1 cm 代表1分,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2)干預7 d 后,比較兩組切口腫脹程度:較正常皮膚腫脹,存在皮紋為輕度腫脹;腫脹伴皮紋消失,皮膚溫度稍微升高,無水泡為中度腫脹;皮膚明顯腫脹發(fā)亮,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出現(xiàn)水泡為重度腫脹。(3)比較兩組術后切口愈合情況:無感染表現(xiàn)及炎癥反應,切口完全愈合,組織修復完好為完全愈合;切口處存在血腫、積液、硬結等表現(xiàn),切口愈合大于50%為部分愈合;切口化膿,需切開引流為未愈合;切口愈合率=(完全愈合例數(shù)+部分愈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比較兩組切口愈合時間。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7 d 后,觀察組切口疼痛、腫脹程度均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切口疼痛、腫脹程度比較(例)
觀察組切口愈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切口愈合率比較
觀察組切口愈合時間為(4.85±1.36)d,短于對照組的(5.67±1.22)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232,P=0.002)。
剖宮產在產科中的應用率較高,術后并發(fā)癥亦較為多見,如切口感染等。切口感染多與術中出血量較大、手術時間較長、陰查次數(shù)較多等因素相關,嚴重時可導致子宮破裂,引發(fā)敗血癥,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4]。臨床針對剖宮產術后的切口感染多采用聚維碘酮濕敷及抗菌藥物進行防治,但創(chuàng)口結痂時間長,愈合慢,效果欠佳[5]。
紅外線治療儀聯(lián)合大黃芒硝包外敷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術后防感染的干預方式,對促進切口愈合,保障母嬰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切口疼痛、腫脹程度均輕于對照組,愈合率高于對照組,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紅外線治療儀聯(lián)合大黃芒硝包外敷能夠減輕剖宮產產婦的切口腫脹、疼痛程度,促進切口愈合,提升切口愈合率,利于恢復。紅外線治療儀照射至切口時,可使局部吸收輻射,且紅外線可穿透機體皮膚及皮下組織,使組織內部結構產生不規(guī)則運動,從而能夠產生熱能,改善微循環(huán),加快局部新陳代謝,促進切口愈合,縮短愈合時間;紅外線產生的熱效應還可對毛細血管起到擴張作用,加快局部血流速度,提高酶活性、細胞活力及細胞吞噬功能,緩解由肌肉痙攣導致的疼痛,為加快組織修復提供良好的條件,從而可促進切口愈合,提升切口愈合率。中醫(yī)理論認為,外科術后切口感染是由局部氣血瘀滯,外邪入侵而導致邪毒淤阻,繼發(fā)感染,因而行氣消滯、清熱解毒尤為關鍵。此外,組織損傷后易出現(xiàn)局部疼痛、腫脹,需依靠淋巴系統(tǒng)排出積聚液體,以恢復液體循環(huán)。大黃、芒硝具有行氣消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大黃中含有大黃苷等成分,可殺菌、利尿、退熱;芒硝中含有硫酸鈉,具有清熱止痛、通血化瘀的作用,利于消炎、抗菌,去水腫。大黃芒硝包外敷至切口部位,可將藥物作用于皮膚,通過清熱解毒、祛濕消痂、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去腐生肌以加快淋巴代謝,從而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紅外線治療儀聯(lián)合大黃芒硝包外敷用于剖宮產產婦術后切口愈合,利于減輕切口疼痛程度,緩解腫脹,促進切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