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然
何承煌雙腿殘疾,但從未向命運低頭。他利用縫紉手藝開小店,通過一分一厘的積攢支撐貧弱的家庭。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把縫衣鋪當(dāng)作了宣傳陣地,用樸實的語言宣傳著黨的扶貧政策。他相信人的價值并不因殘疾而貶值,插上夢想的翅膀就能到達幸福的遠方。
甘霖不常有,但江西省萬安縣芙蓉鎮(zhèn)光明村何承煌的人生卻逢遇三場甘霖。
何承煌年近七旬,雙腿殘疾。這是16 歲那年他替父親去水庫工地做事落下的。此后他的命運發(fā)生改變,人生落入低谷,村里人叫他認命。
但何承煌不這么想,他不認命,而是自學(xué)畫畫和裁縫。1975 年,公社書記張浩祥走進了他的人生。從此,張書記成了他感念一輩子的人。
張書記聽說何承煌學(xué)會了裁縫但是沒有錢買縫紉機,于是想辦法給他買了一臺?!澳菚r縫紉機150 元一臺,好貴,有錢也好難買到。公社出50 元,另外100 元是張書記自己出的。”說到這里,何承煌有些激動,他感慨地說,“張書記是我的第一位恩人,這也是我第一次逢遇甘霖。”
如今的何承煌還開著裁縫店,他過得很開心。
“那是一臺蝴蝶牌縫紉機,現(xiàn)在店里的這臺是我的第四臺了?!焙纬谢驼f,“我一直記得人家的好。張書記在世時我一直想感謝他,但他拒絕了,說:‘不要不要,你家里好可憐,我怎么要你感謝呢?’張書記50 多歲就過世了,但我一直很感激他。”說著說著,何承煌的眼睛紅了。
何承煌是村里最早享受農(nóng)村低保的人,這是何承煌逢遇的第二場甘霖。
由于何承煌的妻子水秀從就患有小兒麻痹癥,腿腳不便,喪失勞動能力,于是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只能靠何承煌開縫衣鋪勉強維持生活。
“從小孩上初中開始我們就享受低保了。我就覺得自己命真好,我這一輩子要感謝黨的政策好,生了小孩有點困難就有了低保。從開始每月20 元,到現(xiàn)在每月227 元。水秀也享受了?!?/p>
有了低保的保障,加上自己的勤勞和精打細算,何承煌生活得體面而有尊嚴,他很感謝黨和政府。
何家起屋置業(yè)得到政府資助,這是命運灑向何承煌的第三場甘霖。
何承煌是移民進入芙蓉鎮(zhèn)金塘村的,戶口也在金塘村。然而,因為何承煌的身體無法上坡,政府從人道主義出發(fā),安排他在光明村安居。2017 年,老房子舊了,有裂縫,急需拆舊建新,于是政府補助2 萬元,老何也拿出自己的積蓄,再找親友借點,如今房子建起來了,非常結(jié)實漂亮。
“現(xiàn)在我們真的很幸福、很滿足!”何承煌說。
何承煌的語速很快,頻頻點頭。水秀也把何承煌的話重復(fù)了一遍,她的語速很慢,她把“很幸福、很滿足”咬得重重的,仿佛每一個字都閃爍著光芒。
編后語:
2020 年是脫貧攻堅戰(zhàn)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biāo)實現(xiàn)之年。小康不小康,關(guān)鍵看老鄉(xiāng)。脫貧攻堅,史詩如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沒有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們一個也不會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