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偉
沒有思維的語言是空洞的,缺少思維的思想同樣也是凌亂的。在教學中,我們?nèi)裟芙o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便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假期讀了房超平所著《思維第一全面提升學習力》頗有收益。走出傳統(tǒng)教學陰影的出路在于對知識和思維要有一個合理的態(tài)度,只有善于思維的人,才能將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實現(xiàn)知識向智慧的轉(zhuǎn)化。一個成功的教者,不在于他教會了學生多少知識,更在于他教會了學生思維,“為思維而教”。
1.“為思維而教”,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改變教師的思維。
“為思維而教”,首先改變教師的思維,改變教師的習慣性思維,改變教師的“心智模式”。我們可以不斷地反問自己:我是否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我是否愿意寬容學生的錯誤,我是否打算過多地限制學生的思維,我是否害怕學生個性的思考。
2.“為思維而教”,如何教給學生思維?
布魯納曾經(jīng)指出:“教一門學科,不是建立一個小型的圖書館,而是要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到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去?!钡拇_,我們的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需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往往被忽視,長此以往,何談教育智慧呢?毋庸置疑,思維教學對于大部分時間用于在校學習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高品質(zhì)課堂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辨力和創(chuàng)新力,為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學生的思維以何種方式外顯?思維是否可教?哪些教學內(nèi)容有益于思維發(fā)展?
總之,我們的教育教學應當是“喚醒智慧潛質(zhì),實現(xiàn)頭腦價值”的過程。茨威格說,勇氣如同逆境當中綻放的光芒一樣,它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勇氣,就擁有了改變的機會。勇氣是在你看不清前路是荊棘還是坦途時,依然堅定前行。所以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也要有勇氣改變,當教師的“心智模式”變了,當教師的思維模式變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的“心智模式”也一定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一定會得到更好發(fā)展,教育一定會成為一種充滿智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