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剛察,美如碧玉

2021-01-11 05:45:45老梅
青海湖 2021年11期
關鍵詞:剛察縣柳河普氏

1

剛察的藍天由來已久,從來沒有被污染過。只要不是彤云密布,這里的天一向都是藍汪汪的,每一朵飄過的云,都伸出手來擦拭天空,它就越發(fā)碧藍如洗,清澈深邃。

作為青海湖邊唯一的縣城,剛察天空的藍和青海湖的藍互為鏡像,那藍就不能輕易為文字所表述了。

一入剛察地界,就有種人在天上行的眩暈感,無論身處草原、街道、湖邊、路上,這種感覺極不真實地存在,叫人恍惚迷離,但雙腳又實實在在踏在堅實的大地上啊。為什么會這樣呢?環(huán)顧四周,極目遠眺,四野茫茫,才慢慢明白,是這里的天空給了人這樣的錯覺。剛察的

天,只有你站的地方才在你的頭頂,需仰起頭來看;而四周的天無論怎樣看都不必仰起頭來,只需平視即可;要看更遠些的天空,眼光甚至要放低些,甚至俯視。倘若將眼光看過的地方連成線,那就是一條弧線了。那些天上的云也一樣的,或在頭頂飄著,或在眼光平行處飄著,或在遠處地面上飄著。原來剛察的天真的——似穹廬,真的——籠蓋四野,廣袤、平闊的這片土地原來是這般神奇。

行走在這片土地上,我似乎就飄在天空中,就想到“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的情景。

2

縣林場場長王威與我們相遇在湟魚家園,他為我們介紹了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經濟魚類——裸鯉的前生今世。

青海湖的湟魚,學名裸鯉,每年六七月份裸鯉要洄游到各入湖河流的上游產卵,在上百公里逆流而上的途中,路遙遠、多艱辛且有危險,許多魚都不能到達理想的產卵地導致半途而斃。

湟魚家園就是專門為方便逆流而上的裸鯉能夠順利到達產卵地而精心設計的,建在流經剛察縣城南面的沙柳河上。沙柳河是青海湖第二大入湖河流,裸鯉產卵景觀也是環(huán)湖幾條河流中最為壯觀的。魚形廣場、過魚通道、防腐木屋、放生臺等組成了湟魚家園。

沙柳河的河床,開辟成寬寬展展的一級級梯階,每一級梯面都很寬,每一級梯高經過科學計算都是能夠讓魚兒躍起的高度。河水泛著浪花,清可見底,靜靜流淌在這人為建造的拓寬的舒展河床上,陽光下粼粼的波光射出耀眼的光點。我們來遲了,每年的春夏之交,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冰雪漸漸消融,雨水增多,各條入湖河流的水量也開始增加。青海湖內的產卵親魚開始在環(huán)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帶集結,成千上萬的裸鯉溯流而上,向著它們世代相傳的產卵地進發(fā),數不清的黑色紡錘形親魚搖動著淡黃色魚鰭塞滿了河道,形成了“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壯觀景象,看過的人無不嘆為觀止。

心下好喜歡湟魚家園的寧靜,若能天天在岸邊,憑欄凝視,伴著水中的裸鯉、天空的鳥,天長日久,被塵世染污的心階和已經不復清澈的眼睛能否被平緩流淌的清清河水蕩滌洗凈,從而心無雜念,讓整個人及心靈還原成最初的模樣呢?

王威場長告訴我們:上世紀60年代大饑荒時期,糧食緊缺,人們將裸鯉作為果腹的資源大規(guī)模開發(fā),裸鯉救了80%青海人的性命,至今好多上了歲數的人都記得裸鯉的恩澤,所以裸鯉又被人稱為“親魚”“救命魚”。上世紀達40年的狂捕濫撈,裸鯉日漸減少,加之青海湖環(huán)湖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流入湖中的108條河流有的斷流干涸、有的被攔河筑壩,裸鯉無法到各入湖河流中產卵,嚴重影響了裸鯉的繁殖,一度到了種群滅絕的最低臨界線。

裸鯉是青海湖的精靈。在青海湖的生物鏈中,裸鯉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而那些聞名遐邇的鳥類又以裸鯉為食。如果裸鯉沒了,鳥就會飛走,藻類就會增多,以魚凈水、以魚抑藻、以魚控草便無從談起,湖水也會隨之富氧而變臭,最終成為一湖死水。所幸,人們的保護意識覺醒,青海省政府于1982年開始分階段封湖,至今39年過去了,今年元旦第六次又下令對青海湖實施為期十年(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的封湖育魚。

水溫極低的青海湖,可供裸鯉果腹的浮游生物少,裸鯉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十年才生長一斤,它的繁殖能力較低,種群更新時間較長。好在,39年來,封湖育魚、環(huán)湖生態(tài)治理、退耕還林還草、人工培育裸鯉、建立人工放流、修建溯流通道等一系列措施,使青海湖的“黑美人魚”“白唇墨魚”“金龍魚”“青海青”和“黑脊彩斑魚”等種群“魚”丁興旺,裸鯉蘊藏量較保護初期增長了近四十倍,湖中再現(xiàn)開發(fā)初期的景象。

3

從湟魚家園沿著曲徑回環(huán)的觀魚長廊漫步,都是木質棧道,連草地上也是,王威場長說這是為了不破壞草皮,保持草原原生態(tài)才不惜資金鋪設木質棧道。棧道旁的草地上有婦女低頭撿拾著什么,我跑過去,一看,她原來在拾草地上的地軟兒。我也曾撿過,還從沒見過那么大片的,我睜大眼睛仔細看草間,嗬,真多呀,一撮一撮的,地上的地軟兒新鮮潤澤,顏色暗綠,我隨手撿了撿,就一大把,裝進了她的袋子,一看她已經撿拾了半袋子,她說回去包包子。據說地軟兒蛋白質含量高于雞蛋、木耳、銀耳等,總氨基酸含量與香菇相近。這些地軟兒的出現(xiàn)似乎印證了王威站長所說不虛。

不知不覺王威場長將我們引到了祥和生態(tài)園,話題也從湟魚轉到了以沙柳河為核心區(qū)的剛察縣濕地公園的生態(tài)建設,才知道身為林場場長的他原來還兼著剛察縣沙柳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的職責。

沙柳河是青海湖第二大入湖河流,因河邊生長沙柳而得名。王威場長從頭到尾都參與了沙柳河濕地建設項目實施,花費的心血他似乎不能說出個一二三,但是說起沙柳河濕地公園,他卻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他抬起手臂畫著圈兒:“臨近城鎮(zhèn)人口聚集區(qū)內的這一片沙柳河兩岸,曾是個天然垃圾場,一度垃圾遍地、河道受阻,是剛察縣臟亂差的重災區(qū)。以前,當地群眾缺乏濕地保護意識。河內的垃圾在阻塞河道的同時也對湟魚洄游產卵造成了很大影響?!迸?,這么美的地方,竟然有這么不堪的“前身”。

生態(tài)治理在提倡生態(tài)旅游的大環(huán)境下已經刻不容緩了,依據剛察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生物多樣性,環(huán)青海湖流域生態(tài)治理、沙柳河濕地公園建設、青海祁連山綜合治理在十年間相繼交叉落地實施。河道清淤、水質優(yōu)化、堤岸修葺等,改善了湟魚洄游和繁殖環(huán)境,使青海湖流域沙柳河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觀,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穩(wěn)定,十四年連續(xù)向青海湖放生魚苗,湟魚資源的恢復進程一年好過一年。

治理后的沙柳河兩岸如今被劃為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北起沙柳河剛察大寺附近,沿沙柳河濕地兩側各擴百米,總面積近三千公頃。沿著木質觀景棧道一路走去,五彩經幡飄動,河流清澈流淌,湟魚水中嬉戲,水鳥空中啼鳴,景觀門、祥和塔、嘛呢石堆、藏式涼亭、藏式白塔等人文景觀掩映在各類花灌木中,這些灌木有烏柳、榆葉梅、丁香、金露梅等,聽名字就能想象得到初夏時花樹相繼開放時的盛景,而此時八寶景天、荷蘭菊等宿根花卉正在秋日的暖陽下盛開成別樣的風景。

昔日的臟亂差變身生態(tài)良好、景觀優(yōu)美、文化豐厚的國家濕地公園,縣城及附近居民茶余飯后休閑游玩有了好去處,也成為了一處旅游景點。自己的家鄉(xiāng)因為生態(tài)治理變得更加美麗和舒適,看得見摸得到,剛察人民除了自豪和興奮,也點燃了他們心中熱愛美好環(huán)境熱愛青山綠水的光芒,幾乎人人都自覺自愿加入到生態(tài)保護的行列之中。

生態(tài)工程、節(jié)能減排、環(huán)境整治、美麗城鎮(zhèn)建設……剛察縣城越來越像個新嫁娘,獨特的藏式風格,獨具魅力,剛察生態(tài)旅游的發(fā)展空間拓展再拓展,也為環(huán)青海湖旅行加入了重要文化元素。沙柳河濕地公園已經是著名的旅游景區(qū),聲名外播,八方游客絡繹不絕,觀魚、賞鳥、放生,充分演繹了人魚共棲、人鳥共樂、人湖共存的美麗和諧景象。

4

來剛察,其實就是沖著青海湖來的。當我們的車行駛在路上遠遠見到青海湖的衣袂如黛飄在天邊時,我的心開始悸動又滿是渴望,就想著快快與湖零距離地接觸。

縣草原站站長趙殿智、技術員羅海翔和已經多次見過的藏族姑娘德吉措毛帶領我們來到湖邊。猝不及防,青海湖就那么博大地展現(xiàn)在眼前,一雙眼睛里裝了滿滿的湖水和萬頃的碧波,人一下子被歡喜和感動裹挾。邁上伸入湖中的棧道,碧波緩緩細細地涌來,不斷充盈視野、蕩滌心胸,腳下棧道隨浪晃悠,人就有些眩暈。望得更遼遠,依然是茫茫的海水,面積達四千多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浩渺壯闊,一雙肉眼怎么能夠看盡,陡生敬畏,心歸于平靜。

青海湖的水不同于大海遼闊的碧藍,而是一種獨特的青藍。湖面微微蕩漾,午間的陽光潑灑在湖面,銀光閃閃。遠處天和湖連成了一線,于是,天碧藍碧藍的、湖也碧藍碧藍的,水天一色完美重合。

趙殿智站長告訴我們,湖中的棧道本來有999米,棧道盡頭還有祭海臺,因為過去十六年的維護,青海湖水位慢慢提升,到今年已提升快四米了。尤其近四年,水位上升的速度飛快,去年的水位就已經恢復到上世紀60年代的水位了。水位增高了,湖泊面積隨之增加,長長的祭海臺已完全被淹沒,棧道也只留下了五十多米,衛(wèi)星監(jiān)測顯示,近十年來青海湖的面積增幅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28平方公里,青海湖的整體面積達到了4543平方公里。持續(xù)上漲的水位,使周邊氣候向濕向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地野生動植物和鳥類棲息環(huán)境以及整個環(huán)湖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許多美麗的傳說,讓青海湖顯得神秘又神性。來到湖邊,不僅僅是欣賞她的美麗,心中還對她充滿崇敬、景仰和虔誠。站在湖邊,才發(fā)現(xiàn)青海湖美得那樣寧靜,那樣讓人向往。我相信,來到湖邊,湖水的潔凈,能消除我們的災難和霉氣,使自己能夠葆有一生的吉祥安康!不僅如此,我還對青海湖懷著深深的感謝,感謝她日日蒸騰起的水汽正好能夠飄移到離此兩百多公里的家鄉(xiāng)上空,使家鄉(xiāng)門源有充沛的降雨量,形成比臨縣較為濕潤的小氣候,因而年年草木茂盛,稼禾豐收。

在湖邊盤桓良久,意猶未盡。

5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仙女灣景區(qū),是青海湖最大的濕地之一。它是剛察縣開發(fā)的旅游地,之后歸青海湖管理局管理。

仙女灣是青海湖與草原相接的大陸架。這里碧草茂盛,草下可見一汪汪的水。記得多年前來過這里,記憶最深刻的是草地上搭立的代表著藍天、白云、草地、太陽、黃土的藍、白、綠、紅、黃五色巨傘狀的五處經幡,宛如一幅自然寫意畫,置身其間,似入仙境。如今因為封湖,這里靜悄悄的,除了我們,沒有人影。

傳說這里曾是西王母設宴邀穆天子幽會的地方。每年在蟠桃宴開設之際,海浪舔岸,祥云漫卷,青鳥飛旋,仙女們載歌載舞,迎接穆天子駕到,與王母演繹那段曠世之戀。又傳說六世達賴喇嘛途經青海湖邊,被這里秀麗的湖光草色吸引,仿佛聽到神在呼喚,于是踏浪而行,青海湖仙女琴樂齊鳴,仙鶴飛舞,大師隨仙女而去……仙女灣由此而出名。

巍峨的三牲拉則,如一種精神象征符號,聳立在仙女灣,默默護佑著草原人畜興旺、繁榮昌盛,溝通著人與神靈、人與自然、人與萬物之間的和諧關系。曾經當過導游的德吉措毛給我們講起了三牲拉則的來歷。三百年前五世達賴途經剛察,看到這里水草豐美、牲畜興旺,分別在不同的地方立下了馬、牛、羊三牲拉則。拉則以自然死亡的馬頭、羊頭、牛頭堆起,三處拉則之間相互的距離是馬行一日的路程。據說立馬拉則的泉吉鄉(xiāng)有良駒好馬,青海驄就是產自這里;立羊拉則的哈爾蓋,牧民放牧的羊群肉質肥瘦適宜,鮮嫩味美,不膩不膻,蛋白質高;立牛拉則的沙柳河鎮(zhèn),牧民收獲的奶、肉、皮、毛當然比別處更多更好?,F(xiàn)在為了群眾祭祀的方便,把這三處拉則都集中到馬拉則這里,成為仙女灣景區(qū)內的標志性建筑,為浪漫的仙女灣增添了一分莊嚴。

從仙女灣遠眺,陽光灑在寬闊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望無際,四周水系、灘涂、水生植物等生態(tài)景觀樣樣俱全,一派典型的濕地風貌。德吉措毛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剛察人,從小就知道仙女灣最美,老人們常說這里每個時節(jié)有每個時節(jié)獨有的色彩,營造了美麗的景象,“五月白花六月紅,七月顯紫八月黃”,5月開的是白色的饅頭花,6月開的是紅色的水晶晶花,7月開的是紫色的風毛菊,8月草色就黃了。

現(xiàn)在是9月中旬,青海湖邊的草已染上秋色,也浸染了湖水的潤澤,逶迤遠去,遼闊無垠,一邊是藍色的湖水一邊是金黃的草原,再無雜色。同來的草原站技術員羅海翔告訴我們這里也是大天鵝冬季棲息地,是黑頸鶴、斑頭雁、鸕鶿等多種鳥類的樂園。隨著他的手勢遠望,稍遠些的草甸里依稀看見排著隊的鳥兒在水汽迷蒙里昂首而立,像是衛(wèi)士,守護著這片高海拔的神秘大湖。

6

哈爾蓋鎮(zhèn)位于剛察縣境東部,因為詩人西川的一首詩——《在哈爾蓋仰望星空》而出名。

我要說的其實不是這首詩,是哈爾蓋境內察拉灘的“剛察青海湖普氏原羚(中華對角羚)特護區(qū)”。

剛察縣是中國普氏原羚之鄉(xiāng)。

普氏原羚是目前世界上最瀕危的有蹄類動物,它有一對極為對稱的彎角、矯健發(fā)達的四肢,早在1988年時國家就將其作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據了解,這一珍稀野生動物曾分布于內蒙古、青海等少數地區(q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棲息地的縮小和破碎化、家畜沖突、種群隔離、偷獵等原因,種群數量下降至不足150只,一度比大熊貓還稀少?,F(xiàn)在僅存于青海省境內環(huán)青海湖東北部及其西部的鳥島、察拉灘和小北湖一帶,是湖濱沙化草原地帶的代表性物種。

普氏原羚全身黃褐色,臀斑白色,當地群眾稱其為黃灘羊。它生性機警、行動敏捷,在灘地和沙丘間棲息,喜歡集群活動。

剛察的普氏原羚大都棲息繁衍在哈爾蓋地區(qū),國道315線正好橫穿而過,以前沒有警示標示和限速設施,時有車輛過快而撞死普氏原羚,造成了普氏原羚群的損失。保護普氏原羚一直都在宣傳和提倡,可是,到底誰來牽頭和落實呢?為此,海北州檢察院聯(lián)合剛察縣檢察院提議,同剛察縣自然資源局、剛察縣森林公安局、剛察縣交通警察大隊、剛察縣路政執(zhí)法大隊等單位以圓桌會議達成合力保護普氏原羚的共識,相關行政機關向上級主管部門提交保護規(guī)劃,爭取項目資金。如今,車輛經過315國道,行至185公里至188公里處南北側可見設置的兩處寬兩米長三米五的反光警示標牌,哈爾蓋火車站公路、哈熱公路及察拉村等三條農村公路起止處共設置標有“普氏原羚通道減速慢行注意避讓”藍底白字的警示牌六塊,加之附近原有限速檢測設施,為普氏原羚設置了生命安全通道。這是青海省第一個單一物種野生動物生命保護通道,也是我國國內首個普氏原羚保護通道。

之后,哈爾蓋察拉灘又設立了東至哈爾蓋河、西至沙柳河鎮(zhèn)、北到青藏鐵路、南至青海湖的“剛察青海湖普氏原羚(中華對角羚)特護區(qū)”,包括了哈爾蓋鎮(zhèn)、沙柳河鎮(zhèn)、三角城種羊場、青海湖農場的部分地段,區(qū)內有草場、退耕地、沙丘、人工造林、天保林地,是一片160余平方公里廣袤的湖濱草原。并不是一劃了事,剛察縣不遺余力在特護區(qū)內又投入項目巨資,建保護站、飲水池、飲水機井、簡易通道、瞭望塔、監(jiān)控臺,豎立警示牌……能想到的設施基本得到落實。

保護區(qū)內的保護工作由森林公安兼任,順理成章地也就成了哈爾蓋鎮(zhèn)派出所的一項日常工作。高瘦的哈爾蓋派出所所長李士楨,自來到派出所從一名普通民警干到所長的八年間,對普氏原羚特護區(qū)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周邊牧民把特護區(qū)內的普氏原羚都稱作李所長的羊。

李所長領著我們走進了特護區(qū),叫我們仔細看,稍遠些的草灘上,我們看見不止一兩只普氏原羚,這兒,那邊,看見了多群,可清晰地看到普氏原羚黃褐色的身軀和它白色的臀斑,它們也遠遠見到了我們,它們已經見人不驚,或嬉戲追逐,或低頭吃草,或悠閑遠望,有十多只小羊在那里跳躍奔跑。

李所長說話極快,他說,在這片特護區(qū)內,草場和退耕還林地之間的圍欄處還試建了一條普氏原羚通道。同時,為改善普氏原羚生存條件,拆除了網圍欄刺絲,降低了網圍欄高度,這樣就不致使普氏羚羊被鐵絲網卡住致死,也方便了普氏原羚遷移和交流。

李所長的介紹言簡意賅:保護工作主要是加強宣傳、專項打擊、項目建設、巡邏巡查、飼料投放、疫病監(jiān)測。特護區(qū)內五個種群,2009年開始保護,剛開始兩百只,現(xiàn)共有一千八百只以上,一群大的四五百只。十余年來,這里沒有發(fā)生過一起非法獵殺捕食普氏原羚的案件。保護難度就是賠償!普氏原羚經常會采食周邊牧民的莊稼和草場,但政府對群眾的補償現(xiàn)在處于空白,所以正在申請補償金,如果批準就可適當給予牧民青飼料補償。

“每年牧民夏草場經常被普氏原羚吃了,導致牧民牲畜的草不夠,就經常來上訪,有的牧民火氣大,進了派出所就揪住我的衣襟,大喊大叫:‘李所長,你的羊吃了我的草場,怎么辦?’怎么辦呢?只能安撫他,給他講保護國家瀕危動物的重要意義。”李所長的詼諧里藏著無奈。

特護區(qū)產羔區(qū)草原屬于哈爾蓋貢公麻村秋窩子,為了普氏原羚安全產羔和越冬度春,緩解與家畜爭食,林草局連續(xù)四年購來飼草,在退耕林地投放。每十天投放一次,去冬今春投放草料累計120余噸,解決了特護區(qū)普氏原羚枯草期的覓食難問題。

李所長說湖濱草原沙狐多,狼也有,專吃小羊。因此,派出所經常對野生動物棲息繁衍地、遷徙停歇地、遷徙通道等集散地區(qū)全方位巡邏巡查,盡力保護普氏原羚的安全。

保護普氏原羚,縣上相關部門利用一切機會和媒介做了大量的宣傳,懸掛標語,發(fā)放倡議書、告知書、宣傳圖冊,張貼通告、宣傳畫,接待群眾咨詢等,因此,毫不夸張地說,保護普氏原羚等野生動物在剛察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普氏原羚種群慢慢擴大,剛察縣正在申報普氏原羚生態(tài)旅游項目,多年后,普氏原羚悠然漫步,與人和諧共處的愿景將在保護區(qū)內成為尋常。

7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初來到剛察縣,正值剛察到處新綠,一片生機。在美麗的青海湖仙女灣,總書記沿木棧道步行察看了青海湖環(huán)境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遠山如黛,碧水無垠,草原上牛羊成群,天空中飛鳥翱翔映入總書記的眼中。

此次剛察之行,總書記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國之大者”。

剛察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成體系,近年來一直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的原則,踐行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動作實施了一系列建設項目——哈爾蓋河、沙柳河、泉吉河實施過魚通道建設,草原生態(tài)補獎政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tài)保護修復項目,祁連山綜合整治剛察縣濕地保護項目,環(huán)湖北岸環(huán)境衛(wèi)生綜合整治,湟魚、普氏原羚、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以及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wèi)戰(zhàn),三級河長制……保護生態(tài)、植綠造林、保護青山綠水,深入人心,并成為全縣人民的共識和自覺的行動。如今的剛察華麗變身,天空蔚藍,山巒疊翠,水波瀲滟,濕地載綠,水草豐美,景色萬千。

如果說青海湖是青海高原大地上的一塊藍寶石,毋庸置疑,依偎在湖旁擁有廣袤草原的剛察就是一塊碧玉,在青海湖碧波的映射下,閃爍著溫潤的光芒。

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剛察。

湟魚家園清澈的河水,沙柳河茂密蓊郁的沙柳,濕地公園的風情,普氏原羚奔跳的倩影,青海湖浩渺的碧波,草原上金黃的牧草,五彩的經幡……都將是心中永久牽掛的壯麗畫卷。

作者簡介:老梅,原名張志梅,女,漢族。青海省作協(xié)會員,擔任《金門源》散文欄目編輯。作品發(fā)表于《青海日報》《青海作家》《大觀》《金銀灘》《金門源》等報刊,部分作品被省州縣多種文集收錄;多次獲州縣各類征文比賽獎項;參與地方志及文史撰寫、編審工作;出版散文集《簡單生活》。

猜你喜歡
剛察縣柳河普氏
文安縣大柳河鎮(zhèn)人大主席團開展縣鄉(xiāng)人大代表評議基層所站活動
時風集團再向剛察縣捐贈一批農業(yè)機械
剛察縣 數字化賦能基層黨建
剛察縣文化館近年來的工作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
中文信息(2019年1期)2019-02-20 09:13:48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余匹
綠色中國(2017年11期)2017-12-25 05:19:33
柳河沈彰新城段綜合治理工程對河流水文情勢的影響分析
柳河農商行喜獲 “納稅標兵”稱號
施耐德電氣榮獲2014普氏全球能源管理大獎
剛察縣藏族牧民人均收入近萬
不育的秘密通道在哪里
幸福(2005年2期)2005-04-29 00:44:03
利津县| 民勤县| 改则县| 蓝田县| 文成县| 汕尾市| 青龙| 盖州市| 厦门市| 绥阳县| 大英县| 南丹县| 临武县| 榆中县| 夏津县| 襄樊市| 宽城| 班玛县| 泗水县| 礼泉县| 蓝山县| 西吉县| 政和县| 布拖县| 凉城县| 长海县| 临海市| 岳池县| 石棉县| 三穗县| 施甸县| 高台县| 敦煌市| 阿图什市| 班玛县| 峨山| 礼泉县| 庆元县| 安塞县| 大庆市|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