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二桃殺三士故事的文本演變及文化意蘊

2021-01-07 13:34:09
天中學(xué)刊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晏子春秋齊景公晏子

曲 晶

(南開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天津 300071)

二桃殺三士故事出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第二十四》,后演化為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該故事雖最早載于《晏子春秋》,但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演變,產(chǎn)生了詩歌、小說、話本等多種文學(xué)形式。譚正璧在《三言二拍源流考》中對此故事的源流演變有簡單的介紹[1],陳洪、鄒宏偉在《中國早期故事的圖像傳播——以〈晏子春秋〉“二桃殺三士”故事為例》中也詳述了此故事的傳播[2]。本文擬運用中國敘事文化學(xué)的方法,通過對二桃殺三士故事演變的梳理,考察該故事基本框架之下具體情節(jié)以及人物形象、矛盾沖突方面的變化,并分析故事在不同時期的文化意蘊。

一、二桃殺三士故事的文本演變

二桃殺三士故事是《晏子春秋》中著名的故事之一,出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第二十四》,名為“景公養(yǎng)勇士三人無君臣之義晏子諫”,故事敘述了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齊景公之時,皆勇而無禮,晏子為齊景公設(shè)計,饋之以二桃,使他們各自計功而食。三人因爭奪不均,又不肯相讓,遂各自殺。故事中晏子以二桃輕而易舉分化了公孫接等三人,他們相繼自殺,免除了齊景公的后患。不過根據(jù)《晏子春秋》中的記載,齊景公開始并未表現(xiàn)出想要除去公孫接等三人的明顯動機:

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nèi)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nèi)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盵3]153

由此可見,故事起因是三士無禮于晏子,而非不敬于齊景公,當(dāng)時的齊相晏子將三士對他的無禮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令齊景公擔(dān)憂自身安危,“二桃”的殺計才浮出水面。跟其他故事從一個簡單的雛形慢慢發(fā)展到相對完整不同,二桃殺三士故事在出現(xiàn)之時就已經(jīng)是個比較完整的故事。雖然沒有太復(fù)雜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但它有著完整的敘事結(jié)構(gòu):起因、經(jīng)過、高潮、結(jié)局。之后的詩歌、話本小說、歷史小說等對于二桃殺三士故事的評論和改寫皆不離《晏子春秋》中的基本框架。

春秋之后關(guān)于二桃殺三士故事鮮有資料記載,及至漢代,出現(xiàn)了很多二桃殺三士故事相關(guān)的石刻畫像:漢陽出土西漢壁畫,繪春秋故事,有二桃殺三士場面;漢末武梁祠石刻也有《晏嬰二桃殺三士圖》,出土于河南洛陽西漢空心磚墓中的二桃殺三士壁畫;山東嘉祥縣宋山村出土的畫像石[4];等等。從石刻畫像出現(xiàn)的地域來看,足以證明二桃殺三士故事在當(dāng)時已廣泛流傳;從發(fā)展出石刻畫像這一新載體來看,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不僅為當(dāng)時人們所廣泛接受,且在格式上還能推陳出新,發(fā)展出圖像的新形式。因時代久遠(yuǎn),石刻畫像又缺少必要的文字說明,因此對于漢代石刻畫像二桃殺三士的人物形象和內(nèi)容,也許不能進行完全客觀的說明,對于其故事情節(jié)也不能給出完全正確的解讀。盡管如此,要探究二桃殺三士故事的演變過程,我們還不能忽略石刻畫像這一傳播方式,因為石刻畫像是本故事流傳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時期的詩歌中,同樣也有對二桃殺三士故事的引用: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jì)。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5]。

此詩為《梁甫吟》,或被稱作《梁父吟》,是齊魯民歌,一般認(rèn)為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作品,郭茂倩所編撰《樂府詩集》曾引用此詩,直接署名為諸葛亮①?!傲焊σ鳌痹诠糯怯米髟岣璧囊恢耖g曲調(diào),音調(diào)悲切凄苦,曲調(diào)已不傳,此詩寫春秋時齊相晏子二桃殺三士之事,通過對死者的傷悼,譴責(zé)讒言害死賢臣的陰謀。足證當(dāng)時二桃殺三士故事已經(jīng)作為典故被寫進詩中。

李白同樣有詩言及此事,如《懼讒》:“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眾女妒蛾眉,雙花競春芳。魏姝信鄭袖,掩袂對懷王。一惑巧言子,朱顏成死傷。行將泣團扇,戚戚愁人腸。”[6]1192-1193又如李白《梁甫吟》:“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6]203-207使用二桃殺三士的典故,是來表達自己不被重用和才遭人妒的憤懣。作為壯士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雖然一身本領(lǐng),卻為人所害,李白不免物傷其類。此外,在其他人的詩歌作品中也有二桃殺三士典故。從該故事頻繁入詩可以看出其不僅在民間流傳甚廣,同時故事中的人物遭遇也引起后世詩人的共情與理解。

對二桃殺三士故事有更為詳細(xì)的描述,增加一系列情節(jié)使故事更為豐滿,則是在明代的擬話本中。馮夢龍《喻世明言》中的《晏平仲二桃殺三士》,即根據(jù)《晏子春秋》中的二桃殺三士故事改編而來,在正文的開端就用一句話點出了故事的主題:“今日說三個好漢,被一個身不滿三尺之人,聊用微物,都斷送了性命。”[7]184不同于《晏子春秋》中的簡潔,擬話本中詳細(xì)敘述了三士因何被齊景公重用賞賜,以及三士因不通文墨、不知禮讓,在朝廷橫行霸道,視君臣如同草木,齊景公每次在殿上看到他們,都如芒在背。這便與《晏子春秋》的版本有了差異。首先,若深究故事起因,《晏子春秋》中,公孫接等三士因無禮于晏子,故而晏子向齊景公進言:“不若去之”,之后晏子以二桃設(shè)計,三士自刎而死,政治的波譎云詭,政治斗爭的危險可見一斑;而在擬話本《喻世明言》中卻是三人橫行霸道、不尊君臣,使齊景公感到自己的君主權(quán)威被挑釁。其次,擬話本增加了一些故事情節(jié)。楚國使者靳尚前往齊國求和,三人大怒,叱靳尚曰:“量汝楚國,何足道哉!吾三人親提雄兵,將楚國踐為平地,人人皆死,個個不留?!倍R相晏嬰認(rèn)為“兩國戰(zhàn)爭,不斬來使”,主張以和為貴,遭到三人的訓(xùn)斥:“汝乃黃口侏儒小兒,國人無眼,命汝為相,擅敢亂開大口!吾三人有誅龍斬虎之威,力敵萬夫之勇,親提精兵,平吞楚國,要汝何用?”景公曰:“丞相既出大言,必有廣學(xué)。且待入楚之后,若果獲利,勝似典兵?!比吭唬骸扒铱促逍哼@回為使,若折了我國家氣概,回來時砍為肉泥!”[7]184通過一系列對話刻畫了三士仕君不敬、對鄰國國君無禮、與同僚不和的驕逸形象。之后增加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情節(jié),晏子請楚王親往齊國和親,結(jié)為“唇齒之邦,歃血為盟”。楚王擔(dān)心公孫接等三人皆為無仁義之人,不敢前去。晏子承諾楚王:“臣愿保駕,聊施小計,教三士死于大王之前,以絕兩國之患?!盵7]186楚王則曰:“若三士俱亡,吾寧為小邦,年朝歲供而無怨?!盵7]186晏子回齊之后,三士依舊無禮于君臣,帶劍上殿,三士對齊景公蠻橫無理,對齊相晏子更是侮辱至極,景公對三士不滿已久,加之楚王“三士俱亡,寧為小邦,年朝歲供”的承諾,重重矛盾沖突之下,晏子想好計策,在迎接楚王的宴會上,以二桃殺之。《喻世明言》中三士與齊景公、晏子之間有著更多的情理沖突,矛盾沖突更為激烈,敘事更加跌宕。

在《喻世明言·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故事之后,清人蔡元放改編馮夢龍的《新列國志》為《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晏平仲二桃殺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中的第一部分即是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稏|周列國志》較之前《喻世明言》中的敘事又有著很大不同,故事情節(jié)較為簡單,不似《喻世明言》中矛盾沖突比較復(fù)雜。在《東周列國志》中,三士因勇功獲得齊景公的賞識,雖粗疏無禮,但齊景公仍十分惜才,不以為意。齊景公為嘉獎三士的英勇,封三士為“五乘之賓”,即三士享受各自統(tǒng)領(lǐng)一輛總共有78人兵車的榮譽。這在當(dāng)時可以說是很高的待遇了,可見齊景公對他們?nèi)说闹赜门c賞識。在這個文本故事中,齊景公并未表現(xiàn)出對三士的不滿,反而對三士寵信有加,是齊相晏子認(rèn)為“況其時陳無宇厚施得眾,已伏移國之兆,那田開疆與陳氏是一族,異日聲勢相倚,為國家之患,晏嬰深以為憂,每欲除之,但恐其君不聽,反結(jié)了三人之怨”[8]682。之后在魯昭公來齊的宴會上設(shè)計,以二金桃為計,使得三士自刎而亡。所以,齊景公是被動參與到殺三士的計謀之中的,他一直對三士寵信有加,從未想過要殺死他們,是齊相晏子覺得三士會危害社稷,設(shè)計殺之。在三士自刎之時,“景公急使人止之,已無及矣”[8]683,只能厚葬三士。要注意的是,以上三個主要故事版本中,故事情節(jié)雖有差異,但因三士都曾身立大功,最后都被以士禮安葬。

二桃殺三士故事,一反晏子以往的正面形象,塑造的是一個偏負(fù)面形象的齊相晏子,很多版本都未收入這個故事,雖然在漢代出現(xiàn)了關(guān)于二桃殺三士故事的畫像石,之后也作為典故寫進詩中,但受眾并不是很廣。在馮夢龍和蔡元放改編之后,該故事才廣泛流傳開來。

二、二桃殺三士故事演變的文化意蘊

二桃殺三士故事自出現(xiàn)以來,以不同的文體在不同的時代被不斷演繹,文人在故事的書寫中受所處時代、文體體例、個人經(jīng)歷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同一個故事在不同的時代呈現(xiàn)不同的風(fēng)貌,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二桃殺三士故事中,三士和晏子作為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主要人物,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在故事演變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變化。

(一)二桃殺三士故事演變的時代特征

通過上文對二桃殺三士故事文本演變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三個主要故事文本內(nèi)容各異,從時代來看,三個文本分別處于春秋時期、明代和清代(詩詞典故類、石刻畫像暫不考慮),不同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造成了同一故事有著不同的文本內(nèi)容。

《晏子春秋》中“景公養(yǎng)勇士三人無君臣之義晏子諫”,所記之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而春秋時期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反映歷史內(nèi)容,諸子散文主要為哲理議論?!蛾套哟呵铩返亩ㄎ恢两耠m尚未有明確結(jié)論,但從風(fēng)格觀之,與《國語》類似,以記言為主,在記言的前后有少量的記事語相照應(yīng),補充說明與言辭相關(guān)事件的因果關(guān)系,“表現(xiàn)出敘事技巧和情節(jié)構(gòu)思上的特點”[9]。比《國語》更進一步的是,《晏子春秋》已經(jīng)開始注意故事塑造的完整性和曲折性,二桃殺三士故事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在簡短的故事篇幅中可以看出事件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是個完整的故事文本。此外,《晏子春秋》充分運用夸張和虛構(gòu),使環(huán)境氛圍更加緊張,人物言行更加個性化,情節(jié)更加離奇,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人物性格特征得到突出顯示。二桃殺三士中三士爭功,之后讓桃,又因羞慚而一一自盡,前后變化異常迅速,未嘗沒有虛構(gòu)和文學(xué)加工的成分。三士的慷慨陳詞,也極度夸張,如其中的古冶子說:“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dāng)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冶視之,則大黿之首。”[3]154古冶子的這段描述在夸張之中有合理的想象,一個奮力擒黿、勇猛無匹的勇士如在眼前。該故事在虛構(gòu)性、形象性、完整性等方面所蘊含的小說化傾向,可以看出先秦敘事散文對于我國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結(jié)構(gòu)方面的影響。二桃殺三士故事有著一定的夸張和虛構(gòu),故事在形成文本之前,經(jīng)過了民間的口頭流傳,之后才被作者潤色編入《晏子春秋》,二桃殺三士的文本內(nèi)容由此在歷史事件之外增添了文學(xué)性色彩。但由于時代限制,當(dāng)時文學(xué)性體裁并未有太大的發(fā)展,小說也是在《晏子春秋》出現(xiàn)之后才出現(xiàn)雛形,所以二桃殺三士故事雖然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但跟后世的故事文本相比,還是略顯單薄。

明代《喻世明言》中的《晏平仲二桃殺三士》,相比之前《晏子春秋》中的故事文本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不同。故事情節(jié)較之前有了擴展,中間穿插了“晏子使楚”的情節(jié),故事情節(jié)更豐富,人物形象也更復(fù)雜立體。究其原因,與明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關(guān)系。明代處于中國文學(xué)的轉(zhuǎn)型時期,“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市民階層的迅速擴大,以普通市民思想觀念為主體的作品主題和為市民階層喜聞樂見的文學(xué)形式得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發(fā)展”[10]3。到了明代后期,隨著社會上長篇通俗小說的繁榮,人們對小說的閱讀興趣也在不斷增強。尤其隨著小說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印刷手段等方面的進步,話本小說由過去供藝人講述的底本變?yōu)樯鐣掀胀ㄗx者的案頭閱讀物,出現(xiàn)了大批“擬話本小說”,“三言二拍”即是其中的代表。明代擬話本小說主要“從歷史舊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市民氣息開始慢慢淡化,文人的典雅情調(diào)開始注入其中,說教的成分增加,情節(jié)趨于復(fù)雜”[10]117?!蛾唐街俣覛⑷俊纷鳛椤队魇烂餮浴分械囊黄髌?,跟之前相比確實情節(jié)要更復(fù)雜、更曲折,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晏子以二桃為計使三士自殺的故事,其中增添了很多故事情節(jié),“晏子使楚”“楚王朝齊”等情節(jié),使得故事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為鮮明豐滿,這些都與明代的文學(xué)特征和時代特色有著重要的關(guān)系。

相較于《喻世明言》中的故事文本,《東周列國志》中的二桃殺三士故事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人物形象和矛盾沖突方面,如三士的人物背景更為詳細(xì),三士與齊景公之間也不再是矛盾沖突關(guān)系等。在清代,權(quán)力高度集中帶來的高壓政治使文人備受壓抑,統(tǒng)治者大興文字獄,思想文化方面的專制統(tǒng)治帶給文化界的是“無一字無來歷”的“乾嘉考據(jù)學(xué)”[10]191。統(tǒng)治者對于文人的高壓政策,必然會導(dǎo)致文人思想的變化,他們渴望開明的統(tǒng)治者和開放的思想環(huán)境,《東周列國志》中的二桃殺三士故事,雖然三士粗疏無禮,但齊景公卻一直對他們賞識有加,從未想過要處死他們,在晏子以二桃之計使三士自殺之后,齊景公十分難過,卻已無力挽救,只能厚葬三士。在這個故事文本中,君王對臣子的賞識重用、開明大度,大概是看到或者經(jīng)歷過清代高壓統(tǒng)治、思想專制的作者或者當(dāng)時社會的文人十分渴望的吧。齊景公的哀痛和三士死后仍可以以禮下葬的情節(jié)實則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期待和仁君理想。

(二)二桃殺三士故事的矛盾沖突

在二桃殺三士故事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晏子是其中的重要人物,是他締結(jié)了二桃殺三士的計謀,三士與晏子之間的矛盾沖突因此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

在《晏子春秋》中,晏子身為齊國的丞相,身居高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三士無禮于他,他就拔高此事的政治意義,想方設(shè)法去鏟除自己潛在的政治威脅,向景公剖析此事的負(fù)面影響。齊景公認(rèn)為三士勇猛過人,未有良法驅(qū)之。晏子則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盵3]153言語之中透露了晏子對三士的輕蔑,除去無智謀的三士輕而易舉,且不會給國家?guī)硎裁簇?fù)面影響。晏子終以二桃為計,迫使三士最終自刎。不過,三士的自刎恰恰證明了其并無政治野心,如此一來,不免讓讀者以為“晏子為報一己私仇,利用景公對他的信任和自己的‘奸詐’將他們置于死地”[11]15。三士成了可歌可泣的人物,尤其是公孫接面臨晏子的陰謀時,仰天大嘆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3]154這表明公孫接看破了晏子設(shè)的局,但迫于當(dāng)時處境,他無從化解晏子的殺招,不得不以功爭桃。這也說明了三士其實具有相當(dāng)?shù)恼嗡仞B(yǎng),并不僅僅是晏子所說的“力攻勍敵之人”,因而襯托出晏子的陰暗和齊景公的昏庸。

在《喻世明言》中,三士蠻橫無理,齊景公每每看到三士,便如芒刺在背,晏子身為齊國丞相,對齊景公的顧慮和忌憚心知肚明,義無反顧站在景公一側(cè),締結(jié)了二桃殺三士的計謀。在這個故事文本中,三士與晏子之間的矛盾沖突可謂十分激烈。對于齊相晏子,三士毫不放在眼中,并且每每口出侮辱之言,對于楚國來使也是口出狂言。三士對于楚國來使的輕蔑,對于晏子的侮辱可謂是令人氣憤,也可看出三士的目中無人、蠻橫無理,之后晏子出使楚國,以自己的智謀使得楚王拜服,順理成章提出了三士是兩國和平交往的阻礙,成功把楚王拉攏到了去除三士的隊伍中。在晏子使楚歸國之后,面見齊景公,說了三士的無禮之處,景公便也道出了自己想要除去三士的想法,如此,晏子獻上了自己的計劃。三士自刎之后,楚王拜服:“丞相神機妙策,安敢不伏耶?自今以后,永尊上國,誓無侵犯?!盵7]186在二桃殺三士計謀中,表現(xiàn)出晏子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城府韜略,塑造了一個為國家安危提前解決朝廷禍患的賢相形象。

在《東周列國志》中,齊景公對三士賞識有加,三士在朝中橫行霸道,“挾功恃勇,口出大言,凌鑠閭里,簡慢公卿。在景公面前,嘗以爾我相稱,全無禮體……異日聲勢相倚,為國家之患,晏嬰深以為憂。每欲除之,但恐其君不聽,反結(jié)了三人之怨”[8]681。此為晏子想要去除三士的原因,而魯公訪齊一事則是二桃殺三士的契機。在魯公訪齊的宴會上,晏子奏請以鮮桃為兩國君主助興,并且親自去園中采摘,因故只呈上六枚,分桃之際即是二桃殺三士計謀成型之時,在摘桃、分桃、三士計功吃桃這一系列過程中,晏子一直謹(jǐn)小慎微、步步謹(jǐn)慎,直到三士因分桃而激化矛盾,自刎而亡。在三士自刎之后,景公變色不悅,晏嬰從容進曰:“此皆吾國一勇之夫,雖有微勞,何足掛齒?”“籌策廟堂,威加萬里,負(fù)將相之才者數(shù)十人;若血氣之勇,不過備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為齊輕重哉!”[8]684晏子進觴于兩君,歡飲而散。在這個故事文本中,晏子是站在政治和道德的雙重制高點的,他對三士下手是為了國家,為了君王,為了維護政權(quán)。

綜上所述,二桃殺三士故事在流傳演變中出現(xiàn)了不同的故事文本,雖然故事大致輪廓一致,但是故事文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矛盾沖突和人物形象有著巨大差異。這一差異是由各自的時代特征及文化背景決定的。

注釋:

① 關(guān)于《梁父吟》的作者是不是諸葛亮,文中暫不對此問題進行討論。

猜你喜歡
晏子春秋齊景公晏子
國學(xué)周周讀
國學(xué)周周讀
晏子勸戒
快樂語文(2021年26期)2021-11-07 08:41:44
晏子不辱使命
童話世界(2020年34期)2021-01-14 00:32:46
被嫌棄的齊景公
趣味(語文)(2020年6期)2020-11-16 01:45:08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辨?zhèn)畏椒ㄊ鲈u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勸齊景公
晏子使楚
晏子辭退高繚
文史月刊(2014年3期)2014-06-24 11:23:05
中宁县| 威海市| 峨边| 镶黄旗| 瑞安市| 喀什市| 兴文县| 辉县市| 江油市| 新源县| 崇礼县| 射阳县| 梓潼县| 丹凤县| 五原县| 沁阳市| 福安市| 万州区| 松桃| 景东| 阿拉尔市| 石河子市| 广南县| 礼泉县| 洛扎县| 六枝特区| 华容县| 溧水县| 罗江县| 武川县| 健康| 平原县| 泗阳县| 鄯善县| 高邮市| 茶陵县| 南川市| 察哈| 神木县| 琼结县|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