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二十年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熱點的聚類分析——學術與政策的文本考查

2021-01-07 05:51張?zhí)煅?/span>朱一琳

張?zhí)煅?,朱一?/p>

近二十年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熱點的聚類分析——學術與政策的文本考查

張?zhí)煅?,朱一?/p>

(浙江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為把握基礎教育改革方向,明晰基礎教育的未來議題,夯實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的奠基工程,以2000年至2020年間的學術和政策兩類文本為樣本,探尋該領域的改革熱點。學術文本以CSSCI中基礎教育類的四本期刊中782篇論文為代表,政策文本以教育部以上部門出臺的173份政策為代表,以SATI3.2和SPSS22.0為工具,進行關鍵詞詞頻統(tǒng)計、聚類分析和趨勢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近二十年基礎教育呈現(xiàn)出幾個特點:課程改革影響廣泛深遠;教育公平轉向優(yōu)質均衡;教師問題持續(xù)成為話題;教育體制問題漸進性成為熱點。在學術研究與政策決策逐步合流的趨勢下,未來在“十四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的實踐和發(fā)展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生態(tài)將日益受到關注;教育質量將成為基礎教育明確的追求;教育公益問題將引導教育公平;農(nóng)村教育問題將進一步聚焦;主體將轉向新一輪生本研究;招生考試將成為改革的支點。

基礎教育改革;基礎教育熱點;聚類分析;教育改革與發(fā)展

基礎教育在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基礎教育發(fā)展經(jīng)歷了兩個二十年:1980-2000年基礎教育改革的主題是“教學”,解決的是“怎么教”的問題,是教育改革鏈的神經(jīng)束;2000-2020年的主題轉化為“課程”,解決的是“教什么”的問題,是以新課程改革為主線的神經(jīng)元的強化。每個階段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其中很多改革是交叉、嵌套的,既有實踐的先行,也有理論的引導,還有政策的指引,三者之間的聯(lián)結點是基于實踐、面向現(xiàn)場、始于問題的學術與政策之間的張力關系。未來20年,基礎教育同樣應超越各級各類教育,率先總體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由基教大國邁入基教強國。知往鑒來,本文擬對近20年基礎教育領域學術爭鳴與政策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聚類分析,勾勒曾經(jīng)的主題,展望“十四五”期間基礎教育的改革議題。

一、研究方案

(一)研究樣本

學術和政策是源于實踐且反哺實踐的改革工具,二者之間既矛盾對立,又發(fā)展統(tǒng)一。探索二者之間關系向來是教育改革方法論中的前提命題,袁振國教授就曾呼吁“做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決策者”。[1]對二者關系向來有不缺少形而上的分析和相互矛盾的佐證,但缺乏實證數(shù)據(jù)的支持。本文基于學界和政界兩套話語體系,分析近20年基礎教育中政策與學術的語料,對其進行聚類分析,探求基教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問題,既可從宏觀上把握實踐歷程,又可在理性層面審視改革績效。故,本研究從學術論文和政策文本兩個維度進行取樣。

學術方面,本研究選取了CSSCI期刊中與基礎教育最為相關的三本學術期刊《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國教育學刊》《教育科學》和公認權威綜合期刊《教育研究》中的基礎教育類文獻為研究對象。以CNKI為檢索數(shù)據(jù)庫進行高級檢索,以主題為“基礎教育”或含“基礎教育改革”,檢索時間為“2000-2020年”進行精確檢索,經(jīng)手工刪選,剔除無關及相關性弱的文獻,共獲得有效文獻782篇。

政策方面,由于基礎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面,所以政策不必聚焦于各司局的局部規(guī)章、通知、辦法,只需對教育部及相關部委、國務院、中共中央層面的文件進行爬梳即可。故本研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wǎng)站為檢索數(shù)據(jù)庫,以“教育部公報”和“教育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兩處公開文獻為數(shù)據(jù)來源,收集2000-2020年間發(fā)布的“基礎教育”相關文件,共獲得有效政策文本173個。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技術中的關鍵詞分析法、共詞聚類分析法和趨勢預測技術。研究工具以浙江大學劉啟元等人開發(fā)的SATI文獻題錄信息統(tǒng)計分析工具[1]和SPSS22.0軟件為主。

1. 高頻關鍵詞的詞頻統(tǒng)計

詞頻分析法是指利用能夠揭示或表達文獻核心內容的關鍵詞或主題詞在某一研究領域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次高低來確定該領域研究熱點和發(fā)展動向的文獻計量方法。[1]本文將收集到的782篇學術文獻和173篇政策文本的關鍵詞作為文獻研究對象,采用普萊斯公式、二八定律以及自定義頻次的混合選取法,提取頻次適恰的高頻關鍵詞。[4]

首先,將兩個樣本數(shù)據(jù)導入SATI軟件完成詞頻統(tǒng)計。

其次,為避免因泛義命名等因素影響分析結果,在剔除低頻關鍵詞后,進行“同義近義詞合并”和“本體關鍵詞剔除”的處理,如,刪除“基礎教育”“新基礎教育”;將“課程改革”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合并為“課程改革”等。最終得到有效高頻關鍵詞共34個,其中學術來源21個,政策來源13個。

2. 高頻關鍵詞的聚類分析

共詞聚類分析是共詞分析方法的一種,其實質是尋找一種能客觀反映元素之間親疏關系的統(tǒng)計量,然后根據(jù)這種統(tǒng)計量把元素分成若干類,其結果體現(xiàn)主題發(fā)文量與研究熱點、研究內容與類團、主題間距離和主題內距離,樹狀圖能直觀地反映出聚類結果。[1]因此,本研究將學術源和政策源的關鍵詞數(shù)據(jù)分別導入SATI軟件構建共詞矩陣,再利用SPSS生成聚類圖。本研究采用系統(tǒng)聚類法的“組間平均鏈鎖距離(Between-groups linkage)”的聚類方法,以克服極端值造成的影響。[2]

3. 高頻關鍵詞的趨勢分析

采用SPSS軟件統(tǒng)計聚類后的高頻關鍵詞詞頻及每年出現(xiàn)的詞頻比率,得到2000-2020年學術和政策兩處來源的高頻關鍵詞趨勢圖;將學術與政策共有的關鍵詞進行合并統(tǒng)計,得到共有關鍵詞的趨勢圖,趨勢圖能直觀反映高頻關鍵詞在近20年的發(fā)展狀況,判斷該關鍵詞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二、研究結果

(一)關鍵詞的詞頻分析

總體來看,關鍵詞集中在“課程改革”“農(nóng)村教育”“教學教材”等,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如表1,學術文本的21個高頻關鍵詞中,“課程改革”“學校 ”“教育改革”“農(nóng)村教育”“均衡發(fā)展”“教育公平”這六個關鍵詞出現(xiàn)了34次以上,①頻次極高。說明近20年基礎教育發(fā)展過程中,這六個方面是大多數(shù)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與前文所述的基礎教育發(fā)展階段的特征相一致,微觀上的課程改革毫無疑問是近20年內基礎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伴隨著學校改革及中觀上的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和宏觀上的教育公平價值導向而在實踐中演繹的。

表1 學術源高頻關鍵詞統(tǒng)計表

表2 政策源高頻關鍵詞統(tǒng)計表

如表2,政策研究的13個高頻關鍵詞中,“管理工作”“德育 ”“課程改革”“校園安全”“教材建設”“農(nóng)村教育”“辦學條件”“社會實踐”“教育督導”“兩基”這十個關鍵詞出現(xiàn)的頻次達到了7次以上。②可以發(fā)現(xiàn),近20年基礎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政策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于教育體制改革(管理工作、教育督導)、教育載體規(guī)范(校園安全、辦學條件)、教育內容發(fā)展(德育、課程改革、教材建設、社會實踐)以及教育短板解決(農(nóng)村教育、兩基)。

對比兩組高頻詞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雙方的高頻詞存在很大交集,說明在熱點問題的聚焦上,學術研究與政策頒行具有一定同構性,即中國教育學術和教育政策總體上是基于問題、面向實踐、互動互助的。從兩者獨有的高頻詞來看,學術研究所涉及的維度更為廣泛,更多地聚焦于中微觀領域,而政策則試圖從宏觀上發(fā)揮鮮明的導向作用,這里不排除政策樣本來源部門位級比較高的原因。

(二)高頻關鍵詞的共詞聚類分析

1. 學術源高頻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

如圖1,借助軟件對學術源高頻詞進行聚類的結果為以下七類:(1)農(nóng)村教育、財政管理;(2)教育公平、教育質量、教育政策;(3)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教育信息化;(4)教育工作者、校長;(5)中小學教育、民辦教育、公辦教育;(6)學校、教育行政組織;(7)素質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改革、人才培養(yǎng)、教育改革、教師教育。

圖1 學術源高頻詞聚類樹狀圖

共詞聚類分析雖然能夠基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反映聚類結果,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的優(yōu)點,但也具有排斥性和敏感性的缺點,例如一個關鍵詞只能被歸入一類。[6]而在教育問題中,領域間主題交叉是常態(tài),因此聚類結果還需要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理論進行主觀上的定性分析,綜合考量二者結果。最終將以上聚類結果歸納為教育主體(4.6)、教育理念(2)、教育均衡(1.3)、教育體制(5)、教育活動(7)五個方面的熱點問題。

在教育主體層面,學校、教師、校長及相關人員歷來是學術研究的著力點。近20年的教育理念確實也從“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轉向了“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2010年前)和“優(yōu)質公平”(2010年至今)。這既需要政策的制度規(guī)約,也需要學術的理論探索。同一時段內,我國基礎教育的宏觀重點是農(nóng)村教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問題,微觀重點是以素質教育為主軸的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人才培養(yǎng)、教師教育等教育活動,而日漸關注教育主體的參與感、獲得感、滿意度則是巨大的時代進步。

2. 政策源高頻詞聚類分析

重復以上操作,政策高頻關鍵詞的聚類結果集中為以下四類:(1)管理工作、校園安全、教育督導;(2)德育、社會實踐;(3)農(nóng)村教育、辦學條件、特殊教育、兩基;(4)教材建設、考試評價、招生入學、課程改革。綜合主客觀結果,最終將政策源聚類結果歸納為:日常管理、課程改革、教育均衡和德育實踐四個方面。

圖2 學術源關鍵詞綜合趨勢圖

政策關注的議題具有三重作用:政治宣誓、綱要規(guī)劃和行為指南。前兩項政策時間域一般較長,從改革開放至今,具有政治宣誓作用的政策也就三部,③其中還有相應的路線圖和實施方案,綱要規(guī)劃類則包括“兩部綱要”④和每五年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還有若干“行動計劃”。上述兩類政策具有宏觀性、綜合性,未必全部指向基礎教育;而具體的行為指南則非常明確,在本文的政策樣本中占比較大。分析結果與學術源歸類結果具有較強的擬合度,說明我國基礎教育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相當突顯。

(三)高頻關鍵詞的趨勢分析

如圖2,從高頻關鍵詞的熱度來看,學術界關注的問題依次為:以“課程改革”為代表的教育活動、以“民辦/公辦、綜合改革”為焦點的教育體制、以“教育資源配置”為著力點的教育均衡、以“公平和質量”為價值導向的教育理念、以“教師和校長”為中心的教育主體。

其中,2000-2010年期間,針對教育主體領域的研究相對熱門,近十年該領域的研究熱潮則有所減退,呈現(xiàn)穩(wěn)步下降的趨勢。教育活動、教育理念和教育均衡領域的研究相對穩(wěn)定,并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教育均衡和2019年教育活動的相關研究大幅增加。相較于教育理念的持續(xù)熱潮,教育活動和教育均衡領域的內容與政策的關系更為密切,因此受政策影響,兩個領域的關注占比得到大幅提升。

對比學術語境,近十年政策話語下關注的問題領域熱度占比從大到小排列為:以“安全和督導管理”為主題的日常管理、以“全面發(fā)展”為導向的德育實踐、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課程改革、以“資源分配”為要旨的教育均衡。

其中,如圖3,日常管理領域的熱度持續(xù)上升,說明基層學校治理能力偏弱,重大危機處理能力不強,政府規(guī)制存在邊界模糊、越位和錯位現(xiàn)象等問題日益突出并未得到解決。相對于教育均衡問題,課程改革和德育實踐在近十年的熱度相對平穩(wěn),且呈現(xiàn)循環(huán)上升的趨勢。教育均衡領域具有階段性,但總體來看,前十年的關注度明顯大于近十年的關注度,說明教育均衡方面的改革在《教育規(guī)劃綱要》前取得了一定成效,進入“優(yōu)質均衡”階段,改革重心向質量轉向。

三、學術與政策語系下的共有話題

綜合學術與政策兩個不同話語體系下的關鍵詞頻次分析和聚類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近20年我國基礎教育發(fā)展的熱點問題集中體現(xiàn)為四個范疇:課程改革、教育均衡、主體發(fā)展和教育評價。

(一)課程改革影響廣泛深遠

如前所述,經(jīng)歷了近20年以“教學”為主題的教育改革后,新課程改革以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和2010年《關于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意見》為標志,分為前后兩階段,成為近20年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它不僅涉及到課程制度變革,還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方式、教學方法等技術層面的變化,后期還引入諸如學分制、選課走班、STEAM課程等。課改到最深層,就是考試招生與教育評價這兩塊最難啃的骨頭。在政策源與學術源的雙重文本檢視下,課改問題主要圍繞德育、社會實踐、課程內容、教學改革、人才培養(yǎng)、考試評價等主題詞。

圖3 政策源關鍵詞領域聚類趨勢圖

結合表1和圖1,在學術研究中,關鍵詞“課程改革”出現(xiàn)的頻次最高(100次),聚類結果顯示課程改革還與中小學教育、素質教育、人才培養(yǎng)和教學改革等活動密切相關。在課改問題上,學術與政策在語義上高度同一,從表2可知,在政策語料中,關鍵詞“課程改革”出現(xiàn)的頻次居第三位(24次),排在第二位的“德育”(35次)之后,但在實踐層面,立德樹人就是作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二者是同一的。20年櫛風沐雨的課改,課程教材體系基本建立、課程教材管理逐步完善、教學改革深入推進、評價改革取得積極成果、學生發(fā)展得到落實”。[1]

(二)教育公平轉向優(yōu)質均衡

教育公平作為學術話語開始形成勢頭是在2000年前后(特別是在2005年前),當時的教育公平主要是一種學術上價值判斷,在具體的政策實踐和工作實踐中并沒有成為主體,2000年后從“兩基”全覆蓋到基本均衡再到2005年公平有質量、教育脫貧,教育公平的學理意蘊和政策聚焦愈發(fā)明確和深入,持續(xù)向優(yōu)質均衡邁進。如圖1,在學術語系中,均衡發(fā)展與農(nóng)村教育、財政管理、教育信息化簇成一類,即學術理解上的均衡主要是城鄉(xiāng)不均,解決的手段集中于財政支持和信息化手段方面。具體分析,農(nóng)村教育(55次)與均衡發(fā)展(43次)分別居于學術源高頻關鍵詞的第四和第五位。解決農(nóng)村教育是學者們討論的爆發(fā)點距,主要舉措是教育經(jīng)費投入、辦學條件改善、師資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等。[1]而圖2則揭示了政策語料中農(nóng)村教育和辦學條件是政策關注的均衡問題。在兩套話語中,留守兒童、隨遷兒童(前期學術上稱之為農(nóng)民工子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等)、特殊教育、困境兒童存在語料上的交集,2013年后,這套話語則被提升為“扶貧攻堅”國家戰(zhàn)略下的“教育扶貧”問題,隨之,教育扶貧的學術語言也日漸豐滿。從學術源詞頻上看,“公平與質量”顯著居于高位,其中教育公平出現(xiàn)了36次,整體居第六位,而教育質量主要通過“教育質量、質量監(jiān)督、質量感知”等詞匯表征出來。在政策源分析上,其指導原則都脫離不開優(yōu)質公平,從2000年前的效率,到2010年前的公平,到2020年前的優(yōu)質公平、輕負高質已經(jīng)形成了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體兩面和三位一體(公平、質量、效益)的發(fā)展態(tài)勢。

(三)教師問題持續(xù)成為主體關注

教育主體無疑是教師和學生,但不同階段,政策與學術話語的風向不同。2000年前,人們對學生問題的探討多于對教師問題的研究,此階段探討教師問題主要是數(shù)量和學歷的達標問題。此后,教師本位話語占據(jù)上風,其中2010年前更注重教師的城鄉(xiāng)配置、流動等問題,2010年后更注重教師素質的提升,特別是教師的培訓及新師范教育等話題。如表1,關鍵詞“教師教育”(包含關鍵詞“教師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專業(yè)化”“教師”)在學術關鍵詞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了33次,排在高頻關鍵詞的第7位。政界立場上,教師隊伍建設的深化仍然是近十年來的核心議題之一,如何落實好“中央4號文件”,大力為教師“賦能”“賦權”“減負”,著力強師德、提素質、優(yōu)管理,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強支撐是政策話語體系下關注的重點。[1]

(四)教育體制問題漸進性成為熱點

從管理走向治理,是一種價值的轉向,即由各管理方“各奔前程”向“同舟共濟”的轉化,由單向行政向多元共治轉化,由物本投入向人本關心轉化。我國歷次改革都是以體制改革為突破的,無論是1985年的啟動,還是1999年的深化,亦或是當下提出的“教育治理現(xiàn)代化”問題,每當這樣的話語在學術和政策上高頻出現(xiàn)時,就意味著教育改革進行了轉折點。從學術源上看,如表1,教育體制領域中,三個關鍵詞(中小學教育、公辦教育、民辦教育)的頻次都位于前15位。從政策源上看,教育管理工作的頻次則排在了政策源關鍵詞排名的第一位,結合圖3可得,日常管理領域仍是政府不放心的地方,“放管服”和“簡政放權”仍然是糾結不已的難題。

四、政學雙向視角下的問題展望

(一)學術研究與政策決策的合流

通過對近20年來熱點問題的聚類分析、相關分析和趨勢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學術與政策的同一性愈來愈強,學術的應然性和政策的主觀性都在向問題導向轉化,基于實踐、面向現(xiàn)場的研究型決策和政策型研究是我們未來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形態(tài)之一。近五年,中央教育改革領導小組和教育部密集出臺的政策已經(jīng)深刻影響了學術研究和日常實踐,教育研究在宏觀上走向教育政策研究的態(tài)勢正在形成。

(二)政策與學術將關注哪些問題

隨著教育改革進入了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公平教育日益增長的期盼和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已經(jīng)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根本矛盾,增加教育主體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感,增加教育對社會發(fā)展的平衡度、支撐力和貢獻度應成為政策和學術共同關注的議題。

1. 教育生態(tài)將日益受到關注

近幾年,教育部一再強調“破五唯”,與基礎教育相關的就是“唯升學”和“唯分數(shù)”。長期以來,GDP導向的教育評價惡化了教育生態(tài),成為了地方政府的政績工程。各級中小學校長不按業(yè)務部門的指示辦學,只按地方政府的意志辦事,導致從學生學習生態(tài)、家庭教育生態(tài)、社會培訓生態(tài)、公民辦教育生態(tài)、升學競賽生態(tài)的全盤惡化。所以教育部門從制止學校排名、減負條例、杜絕有償家教、減少考試加分、強化考試招生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不僅將引起實踐的變革,也會帶動學術上的反思。

2. 教育質量將成為基礎教育明確的追求

經(jīng)過“兩基”的攻關,加上兩階段的新課程改革,基礎教育已經(jīng)由規(guī)模的發(fā)展明確過渡到質的提升階段,這在2010年《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就已凸顯。從2015年后,中央歷次黨代會報告和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將“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重大價值追求,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更是把這個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教育公益問題將引導教育公平

從2010年起,學前教育的私益屬性就快速下降,普惠性則日漸提升;義務教育公平也從起點公平到過程公平過渡;高中的選擇性教育則凸顯教育公平的高位追求——學有所成、學有優(yōu)教、普職融通。但社會階層在改革中日益固化,加上前期對學前教育普惠性的無暇照顧,導致基礎教育盡管沒有高等教育那樣有明顯的產(chǎn)業(yè)化傾向,但“公益性缺失”也是傷害教育公平的主要表征。所以從學前教育的普惠、特殊教育的全程免費、公民辦教育協(xié)同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的全方位資助再到困境兒童和弱勢群體的教育保護,基礎教育的公益性將成為新公平的基本標簽。

4. 農(nóng)村教育問題將進一步聚焦

隨著我國進入“后小康”和“后脫貧攻堅”社會,隨著脫貧攻堅的完成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發(fā)達地區(qū)的城鄉(xiāng)融合中的鄉(xiāng)村教育問題、欠發(fā)達地區(qū)城鄉(xiāng)結合部的教育問題及“三區(qū)三洲”教育脫貧后深度開發(fā)等,將成為更為細化的問題,而“后疫情時代”造成的城鄉(xiāng)阻隔及新增和返貧人口的教育問題、農(nóng)村線上教育(雙師課堂)問題將成為研究的新切入點。

5. 主體將轉向新一輪生本研究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yǎng)人,即教育主體全面發(fā)展問題??梢灶A見,未來新技術形態(tài)下,對教師和學生的研究將更為密集。其中“以孩子為核心的教育現(xiàn)代化”已成為包括浙江省在內諸多省份的政策導向,所以關于學生的話題將再度成為熱點,包括育人內容(諸如關鍵能力、勞動教育、健康教育、教材建設等)和育人方式(特別是德育一體化、綜合知識、核心素養(yǎng)、混合學習、小班教學、個性化指導、普職融合等)的轉變,這將在后續(xù)學術研究和政策頒布中日漸凸顯。

6. 考試招生將成為改革的支點

以中央教育改革領導小組2014年頒布的“新高考”方案為起點,我國考試招生改革正式把課程改革推向了縱深。隨著2020年時間節(jié)點的到來,安徽等省還沒有如期出臺高考改革方案,更加說明了這個問題解決的阻滯性和復雜性,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回顧及深化研究,將成為一種持續(xù)性的關注趨勢。尤其隨著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終結和“強基”計劃的推出,考試內容和形式的完善,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考試招生的新變化等都將是政策和學術關注的熱點。另外,“減負”和“公民同招”意義上的小升初、中考、職業(yè)教育分流等也將納入決策者和研究者的視野。

注釋

①根據(jù)普萊斯公式,高頻關鍵詞頻次=0.749*√N關鍵詞總個數(shù),學術關鍵詞共有2013個,因此頻次大于等于34的關鍵詞可視為高頻關鍵詞。

②政策關鍵詞共有78個,因此頻次大于等于7的關鍵詞可視為高頻關鍵詞。

③三部政策為: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19年《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

④兩部綱要文件為: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2010-2020》。

[1] 袁振國. 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決策者[J]. 教育研究, 2002(11): 3-7.

[2] 劉啟元, 葉鷹. 文獻題錄信息挖掘技術方法及其軟件SATI的實現(xiàn)——以中外圖書情報學為例[J]. 信息資源管理學報, 2012, 2(1): 50-58.

[3] 馬費成, 張勤. 國內外知識管理研究熱點——基于詞頻的統(tǒng)計分析[J]. 情報學報, 2006,25(2): 163-171.

[4] 劉奕杉, 王玉琳, 李明鑫. 詞頻分析法中高頻詞閾值界定方法適用性的實證分析[J]. 數(shù)字圖書館論壇, 2017(9): 42-49.

[5] 鐘偉金, 李佳, 楊興菊. 共詞分析法研究(三)——共詞聚類分析法的原理與特點[J]. 情報雜志, 2008(7): 118-120.

[6] 馮曉蒲, 張鐵峰. 四種聚類方法之比較[J]. 微型機與應用, 2010,29(16): 1-3.

[7] 李文輝. 面向未來的課程:機遇與挑戰(zhàn)——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國際研討會綜述[J]. 基礎教育課程, 2020(1): 6-15.

[8] 李志慧. “基礎教育資源均衡化問題”專題研討會會議綜述[J]. 現(xiàn)代基礎教育研究, 2017,28(4): 236-239

[9] 余慧娟, 董筱婷, 賴配根, 等. 2019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分析[J]. 人民教育, 2020(2): 13-24.

Cluster Analysis of Hot Spots in China’s Two Decades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Textual Examination of Academics and Policies

ZHANG Tian-xue, ZHU Yi-lin

( Dept. of Teachers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0, China )

In order to grasp the direct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reform, clarify the potential issues of basic educa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academic and policy-related texts from 2000 to 2020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hot spots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cluding 782 papers in the four journals of basic education in CSSCI and 173 policies issued by departments abov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ATI3.2 and SPSS22.0 were applied for key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cluster and trend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sic educa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far-r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 equity to quality balance, main faculty concern and heatedly-discussed educational system. It, thus, proposed that, with the trend of gradual convergence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policy decisions,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ill focus on the aspects of th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ecology of education, the quality basic education, public welfare issues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equity, rural education, research-based subjects, and fulcrum of reform in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hot issues in basic education; cluster analysis;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G420

A

1008-0627(2021)01-0082-09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勢學科重大資助課題“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教育現(xiàn)代化的實踐模式與發(fā)展理路——以 Z 省為例”(19YSXK05ZD)

張?zhí)煅?969-),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政策分析。E-mail: 395975804@qq.com

(責任編輯 周 密)

新疆| 梧州市| 嵊州市| 莲花县| 明星| 炉霍县| 余干县| 化德县| 兴宁市| 额敏县| 曲靖市| 武强县| 沂源县| 务川| 额济纳旗| 尤溪县| 泗洪县| 闵行区| 固阳县| 河津市| 汉寿县| 临颍县| 林西县| 九龙县| 泰和县| 古交市| 长宁县| 诸暨市| 宁蒗| 黎川县| 祁连县| 诏安县| 柳州市| 商都县| 内江市| 疏附县| 安义县| 浦城县| 扬州市| 仙居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