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守海
(新鄉(xiāng)市畜產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很多規(guī)模化羊場管理者對場區(qū)類目繁多的生產工作疲于應付,常常感到束手無策,究其原因是生產計劃編制不科學、不合理,沒有統(tǒng)籌兼顧、綜合平衡。因此,生產計劃的編制至關重要,它是保障規(guī)?;驁龀掷m(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前提,所謂規(guī)模羊場的生產計劃就是在總結分析上年度羊場整體計劃完成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羊群結構現狀、繁殖配種計劃、羊群周轉計劃等情況,從實際出發(fā),制定推動養(yǎng)羊生產穩(wěn)步發(fā)展的生產計劃。
羊群結構決定著該羊場生產潛力發(fā)揮的空間,正常合理的結構應該為:該羊群內部、羊群與外部飼草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保持協調與平衡循環(huán),以舍飼為主的規(guī)模場則重點考慮羊群內部之間的配比關系,增加適齡母羊的比重,控制凈增率,加快羊群周轉速度;充分發(fā)揮商品羊及羊產品的優(yōu)勢,提高商品率,使羊群在一個周期內提供的商品畜及畜產品價值最大。提高適齡母羊比例又是調整畜群結構的基礎,一般羊群按性別劃分設有種公羊群、成年母羊群、幼年母羊群、培育公羊群和試情公羊群,正常情況下,青、壯、老年羊相應保持在25%、65%和10%的比例。成年母羊總數要達到羊場總數的60%~70%左右。成年母羊指初產以后的母羊,在成年母羊群中,1~2 胎的母羊占比要達到40%以上,除了生產性能特別優(yōu)良者,盡量減少5 胎以后的母羊,老弱病殘羊應及時淘汰,年淘汰率應在20%以上,以保持羊群母羊整體優(yōu)良。
羊群周轉計劃是制定飼料計劃、勞動用工計劃、資金使用計劃、生產資料及設備利用計劃的依據,羊群周轉計劃的制定應依據不同的飼養(yǎng)方式、生產工藝流程、羊舍的設施設備條件、生產技術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設施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技術水平,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為目標進行編制。編制全年的周轉計劃,要對上個年度羊場的羊(胎次)頭數、本年度各齡羊的升級及轉群羊頭數、懷孕母羊頭數及生產日期、新購買羊的計劃、擬出欄日期及數量等基本情況做出詳實地了解,再根據產量計劃的需要來制定。一般在確定了羊場年初、年終的羊群結構及各月各類羊的飼養(yǎng)只數后,即可計算出全年平均飼養(yǎng)只數和全年飼養(yǎng)日數,同時再按照羊(種)群淘汰、補充的數量,并根據生產指標確定各月淘汰率和數量。具體推算程序為:根據全年肉(種)羊產品產量分月計劃,倒推出相應的肉(種)羊飼養(yǎng)計劃,并以此推算出羔羊生產與飼養(yǎng)計劃、繁殖公母羊飼養(yǎng)計劃,進而完成周轉計劃的編制。
繁殖效率的高低決定著規(guī)模羊場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是聯系羊場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樞紐,繁殖生產實施情況決定著規(guī)模羊場的經濟效益。
規(guī)模羊場要采取適宜的經濟雜交模式及充分利用雜交優(yōu)勢。不同品種或品系的羊雜交所產生的后代,往往在生產力、生長勢和生產性能等方面優(yōu)于其親本純繁群體,表現雜種優(yōu)勢。據已有的研究成果,應用引進的優(yōu)良肉羊品種作為終端父本與國內適應性強、繁殖力高的品種進行經濟雜交,雜交后代表現出適應性強、生長發(fā)育快、肉用性能明顯等特點。
目前,國內羊場多飼養(yǎng)早熟性好和多胎性品種羊,其生產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羊的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在正常飼養(yǎng)條件下,每生產1 kg羊肉,產雙羔母羊比產單羔母羊少消耗飼料35%~50%。即使在品種改良中,一般也引用早熟性好和多胎力高的品種同本地繁殖力低的品種雜交,提高產羔率。
主要是指交配分娩計劃,交配分娩有兩種類型,即陸續(xù)式的交配和季節(jié)式的交配。陸續(xù)式交配分娩時間比較均勻地分布在全年各個時期,所以,它可以充分利用羊舍、設備、勞動力和種公羊,在一年中可以均衡地取得畜產品。季節(jié)性交配分娩要求集中,在全年內某些季節(jié)進行,可以選擇最適宜的季節(jié)進行交配和分娩,避免氣候過冷或過熱對羊只繁殖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母羊受胎率和羔羊成活率,并且對羊舍的質量要求較低。最常見的是產冬羔(即在11 月份至12 月份分娩)和產春羔(即在3月份至4 月份分娩)。產冬羔的優(yōu)點是母羊體質好,受胎率和產羔率高,流產和疾病減少;羔羊斷奶后能夠充分利用青草,到枯草期時已達到肥育標準,可當年屠宰。產春羔的優(yōu)點是,由于氣溫轉暖,母羊可以在羊圈中分娩,在剪毛時已分娩完畢,隨后進入夏季草場,對喂養(yǎng)羔羊有利。但春季氣候變化劇烈,特別是北方時常有風雨和降雪,易使體弱羔羊死亡。母羊的分娩一般應在40~50 d內結束,故配種也應集中在40~50 d 內完成,分娩集中有利于安排育肥計劃。
飼草飼料是規(guī)模化羊場最大的支出,約占羊場成本的65%,是保障羊場運行的基礎,決定著羊場的生存,必須對飼草飼料的計劃采購、保管等予以高度重視。為了保證飼料的生產量和采購量符合羊生產的需要,飼料計劃應按平均只數和每天羊群飼料消耗定額來編制。由于全年各個時期羊只經常變動,因此,不能僅以年初、年末只數為依據計算飼料需要量,而應以計劃內的平均只數為依據。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通常要求實際供應的數量比需要多一部分,一般精料多5%,粗飼料多10%,青飼料多15%。
羊屬食草性反芻動物,應以青粗飼料為主,并按飼養(yǎng)標準在不同階段補充精飼料。對農作物秸稈通過青貯、氨化、微貯、粉碎、鍘短等可使秸稈消化率提高10%~20%。在對羊配制日糧時,以當地青綠飼料和粗飼料為主,盡量利用本地價格低、數量多、來源廣的各種飼料。正常情況下,每只成年羊每天吃3 kg 左右飼料,每年粗飼料約需456 kg,每年精飼料237 kg(包括玉米、麩皮等)。在育肥期間,每只羊每天要準備干草2~2.5 kg 或青貯料3~5 kg 等,精料則按每只羊每天0.3~0.4 kg準備。各個羊場畜種體型有差異,飼用量多少不一,要根據不同情況合理準備。其中,在確定羊的飼草需要量時,不同類型、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羊要分別考慮。
羊場的疫病防治是保證其生產效益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生產計劃的基本保證,規(guī)?;驁鰬獔猿诸A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一套綜合性的防疫措施和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
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羊傳染病的重要措施,羊常見的流行病癥如口蹄疫、布氏桿菌病、炭疽病、鏈球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羔羊痢疾等。羊的免疫接種可分為預防接種和緊急接種兩類,應根據當地的疫情特征,積極與當地獸醫(yī)主管部門溝通,擬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并按照程序及時有效免疫接種。預防接種前,應對被接種的羊群進行詳細地檢查和了解,特別注意其健康狀況、年齡、懷孕、泌乳,以及飼養(yǎng)管理條件的好壞情況。體質健壯、飼養(yǎng)管理條件好的成年羊群接種后會產生較強的免疫力,反之,可能引起較明顯的接種反應。例如,懷孕母羊因為驅趕驚嚇等引起疫苗反應,導致流產,體質弱或者患慢性病、幼年羊最好暫時不要接種。緊急接種是在發(fā)生傳染病時,為了控制和撲滅疫情而對羊群緊急接種,接種前要對羊群逐只詳細觀察和檢查,僅能對正常無病的羊只進行緊急接種,對病畜不能接種。
要盡量擴大消毒面積,羊群活動的棚圈地上、墻面、圍欄等都要經常消毒,可將熱草木灰、生石灰撒在圈舍內。飲水槽或飲水盆要每天清洗,定期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羊舍及運動場應每周消毒1 次,整個羊舍用2%~4%氫氧化鈉消毒。羊場應設有消毒室,室內兩頭、頂壁設紫外線燈,地上設消毒池,出場人員要更換鞋,穿專用工作服。為了控制羊體外寄生蟲對羊只健康的危害,健康羊只在每年3月份至4月份和10月份至11月份進行兩次藥浴,常用的藥浴藥物有辛硫磷(0.25%~0.5%)、林丹乳油(0.025%)、殺蟲脒(0.2%)等。
羊群易發(fā)寄生蟲病,預防性驅蟲一般在春季4月份至5月份和秋末10月份至11月份各驅蟲1次,當年羔羊應在7 月份至8 月份驅蟲1 次。體內驅蟲首選伊維菌素、丙硫咪唑等,驅蟲后1~3 d 將糞便發(fā)酵或消毒,以殺滅寄生蟲卵。使用驅蟲藥時,注意劑量應準確,最好是先做小群驅蟲試驗,取得療效后再進行全群驅蟲。
羊群驅蟲不能不分大小、老少一起驅蟲,而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生理特性進行分類別驅蟲。
5.2.1 羔羊驅蟲第1次給羔羊驅蟲選在50日齡時為宜,第2次在90日齡,以后每隔3個月進行1次驅蟲。
5.2.2 種羊驅蟲種羊在每年春、秋分2次驅蟲為宜;為加強驅蟲效果,每次驅蟲10 d后再進行1次補驅。
5.2.3 育肥羊驅蟲
羊育肥有2個時期,分別是每年3月份至4月份、9月份至10月份,因此驅蟲在育肥前進行為好;在寄生蟲蟲害嚴重地區(qū),可在6月份至7月份增加1次驅蟲。
5.2.4 母羊驅蟲
母羊驅蟲需在配種前25 d 進行1 次,間隔7 d 后再進行1 次;需注意不可對已懷孕的母羊進行驅蟲,需要在分娩后20 d 左右進行。如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在懷孕期間驅蟲,要避開兩個時間段,懷孕剛開始的45 d 以及產前4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