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芳,馬建波,聶書海,樊 帥
(1.沽源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河北 沽源076550;2.河北省經濟林與花卉中心,河北 石家莊050081;3.河北省洪崖山國有林場,河北 易縣074200;4.圍場縣張家灣鄉(xiāng)林業(yè)站,河北 圍場068450)
金蓮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為毛茛科,別名旱荷、陸地蓮、金梅草、金疙瘩等,是集觀賞、藥用、保健、生態(tài)價值于一身的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植物,主要藥用成分為黃酮類及生物堿類,有顯著的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主治扁桃體炎、中耳炎、急性結膜炎、急性淋巴管炎等。
金蓮花植株全體無毛,須根長達7cm,莖高30~70cm,野生種不分枝;疏生3~4 葉,基生葉1~4 個,有長柄,葉片五角形,長3.8~6.8cm、寬6.8~12.5cm,基部心形,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頂端急尖,三裂達中部或稍超過中部,側全裂片斜扇形;葉柄長12~30cm,基部具狹鞘。莖生葉似基生葉,下部的具長柄,上部的較小。花單獨頂生或2~3 朵組成稀疏的聚傘花序,直徑3.8~5.5cm,多在4.5cm 左右;花梗長5~9cm;苞片三裂;萼片金黃色,干時不變綠色;花瓣18~21 個,稍長于萼片或與萼片近等長;種子近倒卵球形,長約1.5mm,黑色,光滑,具4~5 個棱角;6~7 月開花,8~9 月結籽。
金蓮花在河北、山西、河南北部、內蒙古東部、遼寧和吉林的西部分布較廣。以海拔1000~2200m 山地草坡或疏林下生長最為適宜。金蓮花喜冷涼濕潤環(huán)境,多生長在海拔1500m 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疏林地帶。習性耐寒喜冷涼,氣溫30℃以上即基本停止生長。
隨著河北壩上旅游的興起和金蓮花批量藥用、茶用,野生的金蓮花被大量無序采集,使野生金蓮花越來越少見。因此,人工種植金蓮花成為必然趨勢。近年河北壩上地區(qū)的沽源、圍場等地開展了金蓮花人工栽培。經過多年的實踐,并借鑒一些其他同行的經驗,筆者探索總結出一套壩上地區(qū)金蓮花人工種植的技術方法,供各地金蓮花生產栽培者參考。
金蓮花野生于海拔1000~2200m 的山地或壩區(qū)的草坡、疏林下或沼澤地的草叢中,喜冷涼陰濕氣候,耐寒、耐陰,對酷熱高溫適應性差,要求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金蓮花根系較淺,怕干旱,忌水澇,怕過濕或受澇,在營養(yǎng)較差的土壤也能生長,但最適宜含有機質較高的沙壤土,土壤pH 值5~6 為宜。金蓮花生長適宜溫度為15~27℃,超過30℃便生長遲緩。在海拔1560m 的沽源縣興隆堡村栽植,冬季極端氣溫-38℃仍存活。因此,應選擇海拔1000~2200m、具備灌排水條件、偏酸性沙壤土的地塊栽種。如果在低海拔地區(qū)(海拔低于1000m)引種,氣溫高時(最高氣溫≥31℃)則需要遮蔭。
金蓮花“中華1 號”是目前為止人工栽培最好的品種。該品種具有花朵碩大、多層、分枝多、開花多,花朵有效成分含量高,以及色澤艷麗、抗病蟲、抗旱、豐產等優(yōu)良特性。
目前金蓮花栽培品種還比較單一,各地栽培者及科研人員應注重新品種的選育,以豐富金蓮花適栽優(yōu)良品種。
金蓮花一般用播種繁殖。金蓮花種子很小,千粒重只有0.8~1.3g。新采下的種子尚處于休眠狀態(tài),須經低溫沙藏或赤霉素處理打破休眠后方可發(fā)芽。成熟的種子呈黑色,有光澤。采下的種子同5~10 倍的濕沙拌勻,裝于木箱或大花盆內,埋于陰涼處。貯藏期間沙子干燥了應及時補水增濕,入冬前要蓋草壓土防凍,翌年早春解凍后取出播種。少量種子可藏于-5~-15℃冰箱內。
金蓮花作為花卉進行栽培,可根據(jù)觀賞期選擇栽種時間。3 月栽植,7~8 月開花;6 月栽植,國慶節(jié)開花。作為藥茶兼用栽培,一般春季播種,翌春或第3 年春季移栽至大田。播種前2~3d 先把地澆濕,待稍干時耙平整細后再播種。用經低溫沙藏處理的種子與沙一起,于畦面按10cm 行距開淺溝條播或撒播,播后蓋0.2cm 厚的土,并搭蔭棚或蓋薄膜保濕。保持表土濕潤,播后10d 左右即可出苗。新采收的種子也可用500×10-6的赤霉素浸24h 后播種,同樣可以出苗。出苗后勤松土除草和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無雜草。苗期可追施尿素1 次,用量75kg/hm2。翌春化凍后即可移栽至大田。
扦插育苗在春季溫室溫度13~16℃時進行。剪取有3~4 片葉的莖蔓,長約10cm,留頂端葉片,插入沙中,保持濕潤,10d 即可生根,20d 便可移載至圃地。
采用寬窄行設計,一寬兩窄,一般寬行60cm、窄行30cm,平均行距40cm,墩距33cm,每公頃栽植種苗75000 墩,每墩3~4 株,每公頃栽植超過24 萬株。提倡栽植2~3a 生壯苗。
滴管鋪設后,用50%精甲惡霉靈通過滴灌施入土壤,用量7.5kg/hm2,緩苗后再滴施1 次。
整地前每公頃施入2250kg 有機肥+菌肥做基肥。先均勻施于地表,再深耕翻入土中。然后耙細整平,作成高10~15cm、寬1.2m 的畦,也可因地而宜,起50~65cm 寬的垅栽植。
于根莖萌動前栽植,沽源縣一般在6 月上、中旬進行。移栽時一般以3~5 株幼苗為一墩一起移植,栽種前要摘除底部1~3 片葉,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移植深度宜淺不宜深,并及時澆水。采用帶土移栽的方式,栽后視土壤墑情澆適量定根水,忌漫灌。
適宜春栽,在整好的畦上覆上黑色塑料薄膜,按照設計好的墩行距在畦內栽植,栽后澆透水,提倡使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每公頃施微量元素肥150kg、殺菌劑75kg,穴口封土,以利保濕。覆膜栽培可提早15~20d 栽植,在沽源縣一般5 月中旬開始栽植,6 月中旬結束。
于秋末金蓮花植株枯黃時采挖種苗,地上部干枯而花莖尚存,便于發(fā)現(xiàn);或于春季根莖萌動前挖取植株(這里所說的春季,是指壩上地區(qū)大地解凍后草原泛綠時,一般是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將挖起的根狀莖進行分株,每株留1~2 個芽移栽至整好的畦中。
栽后出苗返青后,當苗高5cm 左右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要淺耕。可連續(xù)除草3 次,最后1 次可深些,并結合培土防止倒伏。除草要除早除小,否則雜草過多過旺會影響金蓮花的正常生長。栽后第3 年開始,金蓮花植株便可基本長滿全園,雜草就幾乎難以生長了。
金蓮花植株返青至開花前,宜視墑情勤灌溉。生長期間澆水宜采取小水勤澆的辦法,春秋季節(jié)2~3d 澆1 次水,夏天每天澆1 次,并在傍晚葉面噴水1次,以保持較高的濕度。開花后減少澆水量,以防止枝條旺長。7~8 月雨季時,應注意及時排除壟內積水。
結合灌水,幼苗期可施平衡性水溶肥,開花前多施高鉀型水溶肥。使用滴管水肥一體化技術追肥2~3 次,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加施國光三高葉面肥7.5kg/hm2。冬季土地凍結前應施一次有機肥,每公頃施22500~30000kg,可開溝施入,施后蓋土。施用的有機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金蓮花的蟲害重點是地下害蟲和潛葉蛾。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咬食為害根狀莖,容易造成缺苗斷垅。
在春季鋪地膜之前,用50%辛硫磷1kg 與50kg玉米渣攪拌均勻撒于地面后深翻地下,可熏斃地下害蟲。8 月中旬以后蟲卵開始孵化,可結合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每公頃灌注殺蟲劑高效氟氯氰菊酯3kg,可有效殺死各種地下害蟲。沒有滴灌設施的,可用50%敵百蟲乳油30 倍液1000g 與50kg 炒香的麩皮拌濕,于傍晚撒于畦面誘殺。
以幼蟲潛蛀入植株的新梢、嫩葉內,在上下表皮間蛀食成迂回曲折的蟲道,使整個新梢、葉片不能舒展,并易脫落。嚴重時,可使秋梢全部枯黃。防治方法:成蟲羽化期和低齡幼蟲期是防治適期,防治成蟲可在傍晚進行,防治幼蟲,宜在晴天午后進行??蓢娛?0%二氯苯醚菊酯2000~3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 倍液。每隔7~10d 噴1 次,連噴3~4 次。
感病葉片上出現(xiàn)黃綠色與深綠色相間的斑,葉變小,株型變矮。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燒毀,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毒蚜蟲。
病菌先侵害嫩葉,兩面皆出現(xiàn)白色粉狀物,以后葉變黃。被害植株矮小,不茂盛,葉子凹凸不平或卷曲。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培壯植株,提高抗病能力;發(fā)病初期,嫩葉、嫩芽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 倍液噴霧,也可用粉銹靈1000 倍液或50%膠體硫150~200 倍液噴施。
此外,金蓮花爛根多因濕度過大引起,應控制好土壤濕度,灌水要適度,雨季及時排水。同時要注意,在花期不要噴灑農藥,以免影響花朵質量。
在低海拔地區(qū)(海拔1000m 以下的高溫地區(qū))引種,要特別注意遮蔭。蔭蔽度控制在30%~50%,棚高1m 左右。搭棚材料可就地取材,也可采用與高稈作物或果樹間套作,以達到遮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