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健芳
素質教育強調(diào)的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綜合發(fā)展,身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身上的責任也是巨大的,因為認識美術和培養(yǎng)美術審美是教師身上的一大任務,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處于藝術美形成階段的初期,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師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會起到啟蒙的作用,并且美術課堂也并不只是傳遞美術知識的根據(jù)地,都是傳達美感的重要基地,通過課堂的教學,能夠培養(yǎng)起來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能力,建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同時美術課堂也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觀察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 有效性 審美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一、小學美術課堂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概念
1.小學美術課堂的重要性
之所以設置小學美術教育,是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尚且心智發(fā)育不成熟,自身的審美觀是需要引導的,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世界正是好奇的階段,學生的想象力也比較豐富,美術學習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學生這一特點,但是如果說學生僅僅是文化學科的學習就很難發(fā)揮出來小學階段學生特點的作用。同時小學美術的設置也是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因為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都有發(fā)展的學生,知識和應試教育下,僅僅需要“考試機器”大不相同的。并且從另外一個方面講,美術課堂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開闊眼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有一些學生在美術這一方面確實具有獨特的天分,能夠利用起來,學生的這一天分,為我國培養(yǎng)出來藝術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使命。
2.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性的概念和特點
1)漸進性
小學美術課堂的學習是需要一步一步前進的,學習是需要有遞進的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感知、欣賞再到評述、造型,由小到大,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2)自由創(chuàng)新性
說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美術的學習無疑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因為在美術學習的過程當中,是需要學生進行大膽的表達,抒發(fā)情感,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需要學生有自主的思考,小學美術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審美是需要讓學生有開拓的思維,并不是只有唯一的審評標準,比如說對于秋天的畫工,可能有的學生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落葉,還有的學生可能想到的就是分別,但是還有學生會想到秋收的景象,不一而足,但是又各有特點。
3.階段傾向性
其實階段性是與遞進性相符合的,階段性是一個學齡階段,會有不同的學習重點,遞進性則更多的指的是整體的一個過程,并且美術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統(tǒng)一性,主要是分為4個領域:“設計和應用”、“欣賞和評述”、“造型和表現(xiàn)”、“綜合和探索”,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是情感是人心靈的載體,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是剛剛開始接觸美術,那么培養(yǎng)其審美認知以及情感的表達,提高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就是當下培養(yǎng)的重點,所以對于一二年級,可能更加傾向于綜合和探索這一個領域,隨著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會探索不同的領域學習。
二、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1.注重學習技巧的傳授
說的學習肯定就會想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漁,教給學生畫畫的知識,不如教給學生畫畫的技巧,教給學生美術學習的技巧,教給學生審美的技巧,比如說在小學美術當中的一節(jié)學習內(nèi)容《四季的顏色》對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教師如果通過讓學生看一下表現(xiàn)大自然美景的一些繪畫作品,然后讓學生臨摹的方法教學,就很難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繪畫能力,但是如果說能夠先讓學生看多種表現(xiàn)美景的繪畫之作,然后讓學生在欣賞作品表達感受的過程當中,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四季的特點,然后把心里面的想法表達出來,并且教師在讓學生下筆之前,可以教給學生如何“輕描淡寫”、“重墨濃色”等。
2.深入淺出,把握美術學習特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明白自己所面對的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是處在6~12歲,在這一個階段的學生理解力并沒有特別的強,那么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美術知識以及技巧的過程當中,把一些深奧晦澀的知識點用淺顯易懂的話語描述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同時應該掌握美術學習的特點,遞進性,階段性,能夠由簡入繁,循環(huán)線進藏學生不斷地提高自身,比如說人教版二年級第7課當中會有《美麗孔雀》這一節(jié)內(nèi)容,對于這一節(jié)課知識點的學習,如果教師一上來就教給學生孔雀的畫法,學生可能會創(chuàng)造出來各式各樣的畫作,雖然符合了創(chuàng)新性,但是并沒有讓學生把實際當中孔雀畫的淋漓盡致,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先由色彩和亮度開始,先讓學生綜合認識色彩的豐富性,比如了解色彩的三要素等。
3.關注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
其實美術也會分為很多種類的學習,并且每個學生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特別擅長素描,但是有的學生就非常喜歡光鮮亮麗的顏色,擅長油畫,雖然在小學階段可能并不會分那么多種,但是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性來培養(yǎng)出來復合性的人才,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短板,培養(yǎng)出來社會所需要的綜合發(fā)展的人才。并且教師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能夠發(fā)揮學生的長處,也是有利于學生對于美術學習興趣的提高。
綜上所述:美術學科的學習本身就具有著自己的獨特性,身為一名美術教師,在新時代下身上的責任也是重大的,因此也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陪學生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娜.淺談小學美術課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J].文教資料,2020:114-115.
[2]王雪琦.淺談小學美術課程設置的漸進學習原則[J].美術教育研究,2019:134-135.
[3]李宛夏.以美感人,讓小學美術課堂更精彩[J].江西教育,201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