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fēng)撩動著發(fā)絲。
好白的夜啊,三毛這樣想。
把山洞買下來吧,晚上就可以一人露天而宿。穹宇就是原野,星兒就是她的花花草草,身后又大又好的月輪,是荷西的擁抱……
我讀到三毛《夢里花落知多少》時,被這奇女子的言行震撼了。
從臺灣到撒哈拉,三毛要追尋異色之美。這個世界在她心里就這么不一樣。三毛其貌不揚甚至是丑陋的,但她在化妝,在穿個性的服飾,她可以天生不美,但她可以后天大膽追求美。她耕耘形象,氣質(zhì),她在為心靈上妝。
于是相片里留下了一位氣質(zhì)獨特的女子。
從海邊的小屋到荒山的巖洞,三毛把不美改造成美。
我驚訝于她的大膽和奇絕的想象力。她跟隨異國的友人,登上了一座荒山。當(dāng)她看到一個被人棄置的巖洞,便毫不猶豫買下它,她要給巖洞頂全部涂上白漆,鋪地毯,安柵欄。她要把面前殘破的巖洞改造為她的小窩。
還要在洞前種滿荷西摯愛的花花草草……
我替她一哭,是的,她親愛的丈夫荷西就這樣陪她從臺灣一路到撒哈拉,而一次工作意外,荷西永遠(yuǎn)是一張黑白照片了。新婚丈夫的突然逝去,對本就富于情感的三毛來說是怎樣的痛苦??!
她自卑過,矛盾過,甚至之前幾次想自殺。如果這一次她選擇丟下,放棄生命的田野,我們也就讀不到這部《夢里花落知多少》了。
巖洞是她的,她一邊用如少女的心打理著巖洞,一邊開墾洞前的荒地,就像仔細(xì)地梳理著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田。一切重新開始,她有鋤鎬、獵槍和筆桿,還有什么畏懼呢?選擇勇氣吧!
有人說三毛終究太敏感,太脆弱,是她先丟棄了生命。
但三毛確實是一鋤一鎬墾荒的人,她拔出過去心田上的毒草,她赤手空拳對付這一生。
她同別人一樣,追求美的姿態(tài),甚于一種執(zhí)念。我在這樣一個有些傳奇色彩的女性身上,瞧見了什么叫耕耘更好的自己。
山風(fēng)拂動著花海。
一片花瓣飛向明月,一片落在你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