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敏賢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東涌中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語文的深度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一場精神之旅。它陶冶著讀者的情懷,涵養(yǎng)讀者的心靈。深度閱讀是由文本表層進入到文本芯子的閱讀,是讀者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深層領悟,在語言的積累運用、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思維品質的同時探究文本的精髓,完成創(chuàng)造性的意義建構,在閱讀的過程中領悟、理解、積累、評價、鑒賞探究文本,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的思維提升過程。深度閱讀讓語文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因此,開展深度閱讀能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那么,如何開展深度閱讀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以下的嘗試和反思。
關注文本的深度閱讀可以使我們從文章的語感升華到語知,對語言有一個理性確切的認識,同時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關注文本的深度閱讀是一種讓閱讀從細微走向宏大的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老師們已經(jīng)從文章的作者背景,語音字詞,篇章結構,主旨立意,手法技巧等等都作了詳盡講解,重點的地方甚至多次反復強調(diào),學生課堂上也積極配合,筆記幾乎做到一字不落,可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是沒有多大的提高,高考的時候閱讀部分的得分率也總是提不上去。究其原因,學生沒有進行深度閱讀,對文章的理解不深,沒有建構起屬于他自己的閱讀感悟。
那么,深耕文本的深度閱讀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可以深耕文本的深度閱讀應該包括以下幾點:一,能準確定位,不泛泛而談,能從文中確切地找出有關的句子進行鑒賞評價;二,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建構起自己對文章的獨特認知;三,能透過表面的語言現(xiàn)象理解作者背后的深層內(nèi)涵意蘊甚至其所承載的文化傳統(tǒng)。
【案例1】
體會《氓》第五節(jié)“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雹僦信拥母星樽兓约袄斫怃克谖闹械淖饔玫慕虒W片斷。
師:這一節(jié)每句都有個相同字?大家能找出來嗎?
生(齊):“矣。”
師:現(xiàn)在大家小組討論這幾個“矣”所表達的意思是否一樣?朗讀起來的語氣也一樣嗎?
學生開展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匯報:這幾個“矣”字的意思都不一樣的,第一個是女子開始沉思,語調(diào)應該是緩慢低沉;第二個感嘆自己多年的辛勞,語氣應該比前一個高;第三個是想起丈夫的家暴悲憤萬分,語氣應該更高;第四個是回娘家后卻遭到兄弟的嘲笑,情感更為激烈,語氣應該更高亢;最后一個是女子靜下心來思考這一切,所以語氣應該緩慢。
學生對本節(jié)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誦。
師:大家剛才讀得很好,我們抓住了“矣”這個細節(jié)體會到了第五節(jié)中女子的情感變化。而在整篇文章中也有一個貫穿著全詩的細節(jié),具體在哪些地方大家能找出來嗎?
生:淇水,分別是詩歌的開頭“送子涉淇,至于頓丘”②,第四節(jié)的“淇水湯湯,漸車帷裳?!雹?,最后一節(jié)的“淇則有岸,隰則有泮。”④
師:詩歌中為什么要寫到淇水,淇水的意象在文中有何作用呢?
學生開展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發(fā)言:淇水其實是見證著女子的愛情變化,熱戀-婚變-決絕。
【案例2】
突破《蘭亭集序》教學的重難點“理解作者由集會所抒發(fā)的人生感慨,理解作者的人生觀”的教學片斷。
師:對這次蘭亭集會王羲之說“信可樂也?!痹娙耸钦娴臉穯??請在文中找出具體的句子印證你的說法。
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
小組代表發(fā)言:文中“足以極視聽之娛”中的“視聽”證明作者所說的樂只是感官上的快樂。”
師:作者當時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生:痛。
師:為何而痛呢?
生:“死生亦大矣”,痛惜人的生和死,痛惜人生的無常,光陰易逝。
師:生命是厚重的,我們該怎樣對待它呢?王羲之的悲情又是因為什么而產(chǎn)生的呢?
生(突然,有學生在座位上小聲說):“王羲之的這種悲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呢?”
師:這個同學的疑問很值得我們?nèi)ヌ骄?,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文中的“悲”是積極的還是消極?
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
小組代表發(fā)言:作者的這種悲是積極的,他是對對短暫生命的珍惜和對自然人生的執(zhí)著與熱愛。“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虛妄。”⑤“悟言一室之內(nèi)”⑥“放浪形骸”⑦這些句子可作為印證。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細節(jié),進行一步一步的深挖,往往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實現(xiàn)從文本出發(fā)走向宏大。讓核心素養(yǎng)在文本這塊沃土上落地生根。從閱讀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閱讀是一種能力,它必須要通過實踐才能獲得。同時,建構主義理論又告訴我們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必須在其個人的閱讀體驗和感悟中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他人無法代替。學生缺乏了真正的閱讀體驗,即使是老師講得再多沒法培養(yǎng)出好的閱讀能力。
如果說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一座大廈,那么,項目式的學習探究將會是搭建起這座大廈的框架。進行項目式的閱讀探究要求老師對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必要整合,設計好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較全面系統(tǒng)的閱讀。因為不管是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手法只有通過整體的全面的閱讀才會有深刻的認識。學生沒有經(jīng)過全面系統(tǒng)的深度閱讀,沒有進入文本自身的話語體系、邏輯體系和思想體系,所謂的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都將會是空中樓閣,也就更談不上文化的傳承與理解了。
【案例3】
進行必修二《赤壁賦》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選修2的《后赤壁賦》以及必修3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選修1的《蘇軾詞二首》進行整合,設計好任務,讓學生進行項目式的探究學習。推薦學生閱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余秋雨的《東坡突圍》,李清照的《詞論》以及觀看《百家講壇》中蘇軾的專題介紹。
在項目式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把握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有層次地設計任務,同時,在每一個任務完成之后要注意給學生搭建支點,恰當?shù)亟o學生補充知識講授以及推薦閱讀的文章。因為深度的學習應該是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范圍內(nèi)深入,調(diào)動起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知識的建構才是有效的深度學習。項目式學習探究的開展應該是有目的有層次地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分析、概況、評價,不斷拓展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多角度地探究問題,多策略地解決問題。在研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從表入里地了解作者的文學創(chuàng)作魅力,構建起屬于學生自己的較為全面的知識體系,不但讓學生積累了有效的閱讀方法,而且使核心素養(yǎng)中的四個方面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得到落實與發(fā)展。
【案例4】
蘇軾專題的項目式探究完成以后,我接著和學生進行了王安石的專題項目探究。我們介紹蘇軾的時候少不了會提到跟蘇軾同朝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他就是王安石。學生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均有對王安石的作品進行學習,只是比較零散。為了讓學生對王安石有更深入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我們有必要對這些作品進行整合。因此,將選修1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選修2的《興賢》,必修5的《游褒禪山記》,以及學生以往學過的《梅》、《泊船瓜洲》、《登飛來峰》、《書湖陰先生壁》、《元日》、《傷仲永》等詩詞文進行整合。開展對王安石作品的特點以及思想進行探究,做到以文論人,學生以《我眼中的王安石》為題撰寫學習的心得體會。最后,在蘇軾和王安石兩個專題項目探究完成以后,我組織開展了《與唐宋八大家對話》的主題交流活動,加深學生對蘇軾和王安石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去認識除蘇軾、王安石以外文學大家。
項目式的閱讀探究,將零散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將雜亂的線索進行梳理,引導學生建立起知識體系,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更深更廣的語文天地。深度閱讀應該具有發(fā)展性,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持續(xù)的動力與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學習打下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深度閱讀應該具有創(chuàng)新性,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
深度閱讀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不管是從文本的精耕細讀還是從宏觀的項目式的探究,都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文章的意蘊獲取豐厚的知識提高了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在深度閱讀的開展過程中,同時也給老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老師要自覺地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因為老師的閱讀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對文本的理解層次將直接影響著深度閱讀開展的質量。深度閱讀開展前老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使問題具有深刻的探究價值和思維的容量。在閱讀開展的過程中,老師注意以多種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動起來,真正投入到閱讀中去,同時還要注意給學生以有效的點撥和及時的引導,注意學生思考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注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注釋:
①語文教材編寫組.語文(必修1).廣東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91頁.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語文教材編寫組.語文(必修2).廣東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112頁.
⑥語文教材編寫組.語文(必修2).廣東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111頁.
⑦語文教材編寫組.語文(必修2).廣東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1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