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據(jù)透露,我國將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即行政機關在辦理相關事項時,只要申請人作出書面承諾,無需證明便予以直接辦理。對此,社會各界紛紛給予積極評價,認為“或許有望從根本上鏟除‘奇葩證明現(xiàn)象”。
作為確認個人身份、資質的憑據(jù),“證明”意在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本身并無問題。只不過在傳統(tǒng)模式下,這種“舉證責任”全由相關部門承擔,而在承諾制的語境下,則由辦事者個人承擔。辦事群眾作出承諾,相關部門進行審查。在新的制度框架里,相關部門與辦事群眾的權利義務關系進一步捋順,“推諉塞責”的沖動也大大減輕。與之相應,監(jiān)管重點也從事前“查紙定論”過渡到事中、事后“交叉核驗”,無疑能起到長期約束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承諾制不僅是簡化流程、便利服務,更是重塑權責模式,折射責任理念之變。
當然,有關部門還要進一步打破數(shù)據(jù)壁壘,實現(xiàn)更加充分的信息共享。只有不斷完善“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lián)合懲戒機制,才能為承諾制保駕護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