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武
案例背景
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時至 2月,感染人數依然直線上升,防控工作成為頭等重要大事,全國上下高度重視,全面響應,全員參與。然寒假將結束,春季開學無望,教師告急!家長告急!學生告急! 2月 12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作出了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全力防控,杜絕疫情在學校蔓延,同時要求各地教育部門采取積極措施,保證中小學校“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有效地緩解了家長的顧慮、教師的擔憂、學生的不安,彰顯了教育人的情懷和決心。
案例描述
抽薪止沸戰(zhàn)疫情
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金陵微?!づUn堂、直播、希沃……教育部門各司其職統(tǒng)籌整合國家、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提供豐富多樣、可供選擇、覆蓋名學科的網上教學資源,全力保障“停課不停教,離校不離師”;學校教師各盡所能,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靈活課程,推送給學生自主點播學習、轉行當“主播”開啟線上教學模式,實現教師在網上教、學生在線上學的居家學習方式。
網絡課程,有利于學生零距離接觸名師,接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對比現實的教師,可集思廣益,構建新的知識;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習方式靈活,對課程的重點,或尚未理解的知識,通過反復觀看揣摩而獲知;實現教育的私人定制,現實課堂一對多的教學,教師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有的放矢地教學,而網絡課程,學生可更清楚已之短而補之。在線教學,搭建了空中的課堂,穿越了疫情的阻擊,保證了知識的學習。
怨聲載道噴網課
網課開設以來,學校教師微信群、班主任微信群、班級家長群等媒介作為連線家校的重要紐帶,除傳送著正常的信息外,也充斥著無賴和抱怨。
學校年級組群里的抱怨聲此起彼伏,某些教師在年級組群里以網課效果不好為由,堅持反對自己當“主播”上網課,愿意開學后加把勁,保證學生的學業(yè)不耽擱,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作為教師,特別是一些老教師,由于平時缺乏對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應用的學習,故而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在陌生的領域進行教學,感到一片茫然,無法應對。
學校班主任群里每天也是怨氣沖天,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領導者,對網課的效果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擔心,脫離教師的管教,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線那一邊的學生,學習效果不言而喻;網課開設以來,課任教師在群里抱怨大批學生作業(yè)沒有完成的,不是一個兩個,也不是一天兩天,尤其是不關心學生學業(yè)的家長,發(fā)送的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有去無回,或者學生是否參與網課學習、學習的態(tài)度如何,更是不得而知。
班級家長群里的怨氣也一刻也沒消停,作為家長,在實際參與網課過程中,態(tài)度也隨之改變,由愛變恨,從喜到愁。有家長吐槽,從網課開始以來,自己就象陀螺一樣,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轉動,叫醒睡懶覺的孩子、一日三餐、督促學習、幫忙下載打印資料、拍照上傳作業(yè)、準點提醒學科頻道轉換、輔導孩子作業(yè)……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孩子網課的停擺,特別是復工復產后,對孩子的自主學習更不敢有奢望,以至于近日,網上傳帖有班級家長群里爆出對教師指責之聲:你給孩子布置這么多作業(yè),我的孩子還沒睡覺,你憑什么先睡覺!雖是個例,至少也能反映出家長的心態(tài),期望早日復課,脫離網課的陰霾,已是家長普遍的心聲。
左右為難線上課
更多的信息指向的都是學生的身心健康,現在學生的近視高發(fā),主要跟使用電子產品有關,盡管教育部對“停課不停學”工作提出了明確意見,但在片面追求成績的教師面前、在不輸在起跑線的家長面前,似乎網課就是網絡課程教學,學生每天在線學習的時間長達 6小時,甚至更多,學生直呼吃不消。同時,據有關調查表明,沒有監(jiān)管的學生,90%是選擇放縱,只有 10%的學生懂得自律,為了不讓手機毀掉孩子,各校都想盡其法,減少學生對手機的使用,然網課的實施,手機又“名正言順”地回到學生的手中,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是游戲?是網聊?還是學習?在近日鋪天蓋地的信息中,我們不難找到答案。
網絡課程,是一個分界線,它能讓自律者快人一步地向知識高峰攀登,又能讓放縱者迅速向著墮落的深淵滑落;它能讓有追求的教師在網絡的空間大展宏圖,又會使安于現狀的教師止步難行;它能讓管理有方的家長助力孩子的成長,又會使怨天尤人的家長牢騷滿腹。在當前疫情下,放棄網絡教學一定是失敗,堅持也不一定能勝利,網絡教學的何去何從,著實讓人左右為難。
案例反思
分數不是唯一的,教育應是多維的
素質教育的悲哀,是“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這樣的標語成了勵志的網紅;素質教育的困境,是明知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卻又是當前最公平的制度,因而高考制度唯分論依然存在。素質教育倡導教師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建立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的評價制度,注重公平,平等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即要一分為二地、多維度地看待學生,又要注意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發(fā)揚“長善救矢”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真正實現人的“完整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多方面發(fā)展”“自由發(fā)展”,課本知識只是學習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本意。
新冠疫情,即是危機,更應是契機,教師是新課程的開發(fā)者和建設者,應該具有對教育問題的敏感性,網課,不僅關心學生的知識學習,更應抓住全國一盤棋同舟共濟、共抗新冠疫情的契機,利用網課,對學生進行防疫的知識學習,培養(yǎng)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命教育;對學生講述最美逆行者的事跡,培育勇于擔當胸懷祖國的理想信念教育;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和知識的培訓,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科學教育;對學生進行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防控,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公民教育;對學生進行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的指導、時間規(guī)劃的指導、學習方法和方式的指導,樹立和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疫情成為學生成長的催化劑,這才是網課的初衷。
知識不是冰冷的,教育應有溫度的
應試模式的教學和育人方式依然盛行不衰,功利主義的教育者們,片面地將“教育”理解為“教書”,只要能將知識成功地灌輸給學生就是教育的成功,只要能讓學生尋找到死記硬背要點的途徑就是好方法,因而,他們對“好老師”的定位也很簡單,只要會熟練地解題、講題、改題即可,如此一來,將內涵豐富的“教育”擠壓成冰冷的“刷題”兩字。在“互聯網 +”的時代,人們暢想著,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便可享受最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依據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隨時隨地攫取資源為我所用。然而,2020年在新冠疫情特殊時期,各地教育部門推行的網絡教學,在無情的事實面前被擊的面目全非。
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關于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笔玛P靈魂的教育,并不只是灌輸知識和傳授技能那么簡單,教育的對象是有血有肉富有情感的個體,教育是在人的交往與活動中展開的,而人也恰恰是在教育的交往和活動中成長和發(fā)展起來的,因而教育不僅是人知識增長的載體,更是人精神家園豐富的載體,它是對師生人格的引領、精神的升華、情感的陶冶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中外教育大家蘇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在不約而同談“教育”時,都把目光指向人的思想、情感和心靈世界,真正的教育,從來都不是師生之間“我講你做”“我說你聽”的工業(yè)模具,而是教育者帶著自己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田,感受彼此間的脈動、靜聽對方的心跳,教育才能真正的發(fā)生。
班群不是無律的,平臺應是專業(yè)的
在當前“互聯網 +”的時代,虛擬世界的微信群、QQ群的功能開發(fā),架起了家校交流溝通的橋梁,對現實班集體的管理起到了有效地補充,然后,教師不能掌控群里的信息:家事國事天下事,被濃縮到群里,而教師卻不是太平洋警察;過度的刷屏,對教師發(fā)布的信息,若是不回復,會被視為不重視,若是回復,重要的信息很快被淹沒在“收到”的汪洋中;不論白天還是黑夜,教師整天被班群所“綁架”,稍不疏忽,很有可能導致家長的惡言冷語;群體性事情,因為各人的站位不同、視角不同,很有可能導致“群體事件”。因而,教師也是常常被群所困,如履薄冰在使用著這些現代化的交流平臺。
專業(yè)的領域需要專業(yè)的平臺,因而,教育部門應該開發(fā)諸如“曉黑板”之類的平臺,實現班家交流走向班家管理,避免無法管控傳統(tǒng)媒介而致使班級管理群變成百姓雜談、吐槽場……專業(yè)的平臺,應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星狀聯絡結構,規(guī)避了的網狀雜亂結構,有效避免了家校溝通中不必要的摩擦;它應該是教師居于管理地位,放權,則群里成員可以自由發(fā)布言論,收權,則全體成員可以點對點地與教師交流;它應該在保護學生隱私的前提下,讓家長在僅知道自己孩子成績的情況下,還能知道孩子在班級所處的位次,知道歷次考試孩子的成績走勢等;它應該能及時反饋給教師知道家長是否瀏覽過發(fā)送的信息,并對沒能及時閱讀的家長發(fā)送短信提醒……只有這樣的專業(yè)平臺,才能更好地助力教育發(fā)展。
(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