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濤 朱萍
摘 要:文言文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但是隨著時代發(fā)展,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低落,文言教學陷入僵局,特別在農(nóng)村中學。如何提高文言教學效率,是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師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 文言文 效率 教學方法
文言文是一種優(yōu)美簡潔、生命力極強的語言,是中國歷史的瑰寶,是當今社會的寶貴財富。它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
一、農(nóng)村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和弊端
農(nóng)村學生為主的初高中,學生在小學階段閱讀量嚴重不足,且學生的閱讀重點都放在教材推薦的名著上,幾乎沒有學生會主動閱讀課外文言文,更遑論家長的影響,家庭氛圍的熏陶。積累的嚴重不足導致語感的匱乏,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嚴重缺乏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農(nóng)村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成了一大難點。
文言文教學方法單一,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先介紹文學知識,再介紹發(fā)音、斷句、閱讀課文,再實施詞匯教學句式講解,接下來是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寫作特點的鑒賞,最后是講解練習、鞏固。然而,這種學習方法只能生吞活剝、死記硬背,很難真正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二、農(nóng)村中學文言文教學方法改進
目前的中學文言文教學并不盡如人意。文言文教學已成為語文教師不愿深入研究的領域,很少有教師選擇文言文開放課和精品課教學。因此,如何教好和學好文言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筆者認為文言文教學方法改進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認真閱讀和背誦,提高對課文的感性理解
熟悉的閱讀包括認識、閱讀和背誦。文言文要逐字逐句地讀,領會大意,然后用普通話流暢地、有節(jié)奏、有停頓地讀,最后達到背誦的程度。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薄T趯W生閱讀感知的基礎上,教師的引導和講解要及時跟上,把學生的機械記憶轉變?yōu)槔斫庥洃?,切忌忽視一般性。在背誦的時候,我們可以抓住關鍵詞和句子,放回聯(lián)想和想象,輔以默寫來增強記憶。例如,在學習《論語十則》時,首先要認字、讀文,重點弄清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含義,能基本理解文義;然后用普通話反復朗讀;掌握本文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道德修養(yǎng)的線索,再來進一步背誦。如今的課堂上已經(jīng)很少能聽到學生的朗朗書聲,在學生對文本還半生不熟時,教師不管如何費勁地講解,教學效率卻極為低下。所以營造朗誦氛圍,解決背誦問題,培養(yǎng)文言語感對于文言教學來說非常重要。
(二)依托文本,加強思想教育
作為教師,必須挖掘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文化教育因素,提煉主題,了解我國古老燦爛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在學習中成長。比如,學習清代作家蒲松齡的《狼》,先仔細閱讀文本,再思考文本,就可以理解狼的貪婪、陰險、狡猾,更能認識到屠夫在狼的斗爭中的機智和勇氣。所以,我們要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善于機智勇敢。另一個例子:韓非子的《因禍得福》就是萬物都在發(fā)展變化。因為幸福的因素往往隱藏在不幸之中,而不幸的機會往往就在祝福之中。幸福與災難,得失,好與壞都可以相互轉化。因此,我們應該從辯證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這些,不正是語文教師將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融為一體的最好體現(xiàn)嗎?
(三)注重概括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由于反映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俗習慣的詞語典故,學生不太熟悉,其表達方式與白話有較大差異。但隨著年級的提高,文言文學習數(shù)量增加,詞句知識的積累也越來越豐富。如果老師總是擔心學生聽不懂,不厭其煩、全面細致、大包大攬地講解,除了增加學生的厭倦感,更嚴重的可能白白消耗學生的精力,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不到任何提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大致看懂文章的前提下,教師首先要教學生“知人論世”,了解作者,了解背景。對難字難句只需稍加點撥,重點還是要放在對文本的主題、內(nèi)容、結構、語言、手法的理解和鑒賞上。當然也不能面面俱到,每篇文章的特點不同,教學重點也就不同。抓住最有特色的一兩點加以突破,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為了抓住重點,提升整體性,教師能“舉一”,學生能“反三”,使學生靈活學習,自主閱讀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三、結語
文言文不僅是歷史的瑰寶,也是當今社會的寶貴財富。將文言文中內(nèi)容、思想主旨、藝術手法等和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相聯(lián)系,學生才能在文言文學習中有所收獲,才能對我們祖國優(yōu)秀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些認識是有生命力的,能促進學生的成長。
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相信,更多的語文教師可以加入農(nóng)村中學文言文教學方法改革的大潮中來,讓文言文的芬芳得以進一步傳播。
參考文獻
[1]蘇永發(fā).優(yōu)化課堂教學,打造文言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2016(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