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曉 解云恒 李夢雪/河北省衡水湖之城野生動物園管理有限公司
獰貓,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CITES Appendix II)保護物種,為小型貓科動物。行動敏捷,善跳躍,具有出類拔萃的反應神經(jīng)和平衡感,發(fā)生頭部外傷可能源自許多原因,包括高空墜落、其他動物的攻擊、人類有意或無意的傷害等。
患貓2歲,雄性,未絕育,體重8.9kg,無既往病史。
精神狀態(tài)萎靡,頭部左右晃動,T:38.0℃,P:86次 /分,R:32次 /分,心臟聽診未見顯著雜因,呼吸急促,黏膜蒼白,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淋巴結正常,腹部觸診柔軟,皮膚彈性差,5%脫水,左側臥,無法站立,脊柱及四肢骨折無明顯。
2.1 血液學檢查結果 是否存在明顯感染、脫水及貧血狀況,本病例中Lym輕度升高,腎臟指標正常,肝指標一項輕度升高。
2.2 影像學檢查結果 是否有氣胸或胸腔積液等狀況,本病例顱骨完整,胸腹X線片暫未見明顯損傷及積液。
2.3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結果 此貓頭斜,意識不完全清楚,瞳孔光反射及恫嚇反射消失,四肢收縮反射正常,其肌張力為正常,有不能由意識控制的不隨意運動(此項檢查完全按照犬貓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格檢查一一進行)。
初步診斷為頭部創(chuàng)傷或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 ,初步可排除骨折。建議:CT初步掃查,后期穩(wěn)定后進行MRI檢查,因治療條件有限,最后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
出于對該患貓顱內壓的動力學、腦血流量和腦脊髓液生產(chǎn)和流動等方面考慮,先使用高滲液體,之后使用晶體液以防脫水,治療方法如下:
4.1 靜脈輸注甘露醇50mL(1~2mg/kg),清除自由基,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使組織(包括腦、腦脊液、眼)細胞間液水分向血漿轉移,產(chǎn)生組織脫水作用,從而降低顱內壓和眼壓(務必半小時內輸完)。
4.2 靜脈0.9%生理鹽水50mL、氯化鉀3mL、生命元(聚乙二醇牛血紅蛋白偶聯(lián)物)1.5mL,有效攜氧,擴充血容量。
4.3 靜脈輸注0.9%生理鹽水50mL、磺胺嘧啶鈉注射液(5 mg/kg),防止外傷引發(fā)的感染。
4.4 靜脈輸注10%葡萄糖注射液150mL、能量1組、鈣制劑,補充能量和體液。
4.5 肌肉注射布托非諾(0.4mg/kg),控制疼痛及應激反應。
4.6 皮下注射神奇康泰0.1mL/kg,修復和再生外周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4.7 將患貓放置寵物吸氧箱內,每天吸氧3次,每次半小時,提高血氧飽和度,促使呼吸通暢及機體代謝,緩解患貓的痛苦。
注意:治療期間應保持安靜的治療環(huán)境,光線不可過強,最大程度減少外界對患貓的刺激,促進疾病康復。
此貓24小時專人護理,定時檢測血壓、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標,同時連續(xù)藥物治療7d,籠養(yǎng)限制活動1周。治療第1天,生理指標相對穩(wěn)定,第3天開始站立,有少量進食(貓罐頭),治療第5天除頭斜癥狀外基本正常。1周后停止輸液,口服吡拉西坦每次1粒,每日3次,此時每天外放至運動場,除頭斜外其他均正常,時不時與其他貓進行互動,2周后基本痊愈。
小動物頭部創(chuàng)傷最初發(fā)生時對頭部患者的評估直接影響創(chuàng)傷動物的生存質量。頭部外傷常伴隨著最初的管理包括評估小動物昏迷指數(shù),建立與維持足夠的系統(tǒng)性灌注和氧合狀態(tài)。重要的是不要只關注病患的神經(jīng)狀態(tài)。頭部創(chuàng)傷(HT)病患的初始體檢應關注于那些快速有效可以發(fā)現(xiàn)危及生命的方式。呼吸道是否通暢、呼吸狀態(tài)、心血管狀態(tài)至關重要,并且應當首先得到解決。本病例中,我們在發(fā)現(xiàn)后第一時間便進行快速的臨床和神經(jīng)學檢查,開通靜脈通路,提供必要的液體復蘇,經(jīng)過為期1周的對癥治療及護理取得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