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萍
摘 要: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在美國中小學中是比較常見的學習方法,在國內教育圈近幾年來也很火。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項目式學習實踐,能夠給予學生更多數字化的生活學習體驗,提供更接近未來信息時代的問題解決環(huán)境,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蒜成這樣——大蒜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長研究》為例,從確定課題、實施步驟、活動成效這三個方面來談談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如何開展項目式學習實踐活動,為教育者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大蒜
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基于現實問題進行主動探究、協作學習,強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建構與能力發(fā)展。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項目式學習實踐,能夠給予學生更多數字化的生活學習體驗,提供更接近未來信息時代的問題解決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協作交流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項目式學習有如下主要特點:(1)教學內容主題化。在項目式學習中,需要提供一個驅動性的主題(問題),用于組織和激發(fā)學習活動。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圍繞該主題展開實踐研究,解決項目學習中的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建構起新的知識體系,掌握一定的技能。(2)學習活動實踐化。項目式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進行純理論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依據自己的需要、動機、興趣進行參與、體驗和研究。(3)學習方式個性化。學生從確定選題、收集資料到作品制作、答辯、成果展示的整個過程,都是自主決斷完成的,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導向”能力。(4)學習成果多樣化。學生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形式的成果:如研究報告、科學小論文、發(fā)明作品、歌舞、小品、繪畫等。
基于上述觀點,筆者以《蒜成這樣——大蒜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長研究》來談談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如何開展項目式學習實踐活動。恰好數學四下第六單元第四課是種植大蒜,收集大蒜生長數據、繪制圖表,而學生在科學課學過水培植物、土培植物,設計對比實驗方案,何不把三個學科融合起來,讓學生體驗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實踐活動呢?筆者先讓學生在家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種植大蒜,看看學生從中發(fā)現了什么問題,根據問題確定研究課題。一周后匯報時,學生發(fā)現水培的大蒜居然生根了,土培的大蒜還是老樣子;室內種植的大蒜居然冒出綠綠的芽,陽臺上的大蒜還沒有動靜……通過討論交流,學生擬定了三個子課題并分成了相應的小組:水培與土培大蒜的對比研究;陽光下、陰暗處水培大蒜的對比研究;陽光下、陰暗處土培大蒜的對比研究。于是,主課題《蒜成這樣——大蒜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長研究》一呼即出。
學生主要從五個方面開展研究:
1.項目研究的前置準備。包括項目Logo的設計,上網搜索水培大蒜、土培大蒜的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制訂詳細計劃,明確小組活動任務和活動步驟,學習用Word軟件制作大蒜生長記錄表。
2.種大蒜。學生除了要悉心照顧好大蒜,還要記錄大蒜的生長情況。拍照,利用Word軟件寫觀察日記,把照片插到文檔里。
3.大蒜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生長數據分析。首先,學習利用Excel整理大蒜種植過程的原始數據;其次,用柱狀圖、曲線圖表示整理后的數據;最后,根據統計圖進行分析和預測。
4.“刨根究底”網絡探究和實驗探究。學生通過種植、觀察、分析,提出了許多問題,如:水培的大蒜長得比土培的大蒜還要高?陰暗處的大蒜比陽光下的大蒜長得更快?陰暗處的大蒜顏色是淡綠,陽光下的大蒜顏色是深綠?水培大蒜和土培大蒜相比,誰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
聽到學生的提問,筆者滿心歡喜,學會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正是課題目標之一。筆者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調整了本課題方案,于是有了第4個方面:“刨根究底”網絡探究和實驗探究。鼓勵學生上網查找資料,制訂實驗計劃。我們開展了“水培大蒜和土培大蒜的干物質含量比較實驗”和“陽光下、陰暗處水培大蒜葉綠素含量的對比實驗”,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水培大蒜的干物質含量比土培大蒜的干物質含量還要高。這是為什么呢?這與我之前的猜測是相反的,我之前認為土培大蒜的干物質含量更高啊。還進一步提出“我們做實驗用的大蒜是生長初期的大蒜,如果用的是生長后期的大蒜做實驗,又或者在水培大蒜的水里添加營養(yǎng)液,得出的結論可能就不是這樣啦?!?/p>
5.交流匯報。很快就到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勁頭就更濃了。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們特地邀請了學校領導、家長代表參與交流匯報會,每個小組娓娓道來,有聲有色,可有成就了。
通過生生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學生的信息技術、數學、科學素養(yǎng)得到了相應提升,對于生命的關懷意識也開始萌芽。正如一個孩子在文章中寫道:“我們就如同一顆蒜苗,在世界上,在這個宇宙中,我們多么微不足道,我們都會生、老、病、死,盡管生命如此短暫,我們也要積極向上,把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p>
參考文獻:
[1]Sawyer,R.K.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柯清超.超越與變革:翻轉課堂與項目學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