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勒是一名美國記者。20世紀初在采訪中,他看到大量貧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而另一邊,美國富人則隨意地將完好無損的衣服扔掉。兩者貧富差距之大,讓海勒萌生了將富人不要的衣服送給窮人的想法。于是,他開始在富人區(qū)挨家挨戶收衣服,然后將它們免費送給那些買不起衣服的窮人。此舉本是一番好意,按理說窮人都會感激地接受??墒聦嵣蠀s并非如此,海勒發(fā)現(xiàn),很多窮人對他置之不理。原來,他們覺得那是一種施舍、憐憫和羞辱,很傷他們的自尊心。
好心辦了壞事,海勒覺得自己的確是沒考慮到窮人們的自尊,讓他們有了不勞而獲的排斥感。于是他變換思路,采取低價賣給窮人的方式。他覺得,這樣一來,窮人既買得起,又能照顧到他們的面子。讓他們在心理上覺得衣服是自己買來的,而不是被施舍的。
于是,海勒辭掉了記者工作,開了一家名為goodwill的低價二手服裝店,將從富人區(qū)收回來的衣服,經(jīng)過分類、清洗和消毒后,再以很便宜的價格銷售。此舉果然奏效,每天都有很多窮人前來二手服裝店購物,然后心滿意足地離去。
經(jīng)過100多年的發(fā)展,如今,goodwill在全美已經(jīng)有3000多家分店,低價所售商品已由二手衣服拓展到二手電子產(chǎn)品、家庭用品等多個領域,可謂是應有盡有,它也成了美國低收入者和節(jié)能環(huán)保者們的購物天堂。
由施舍贈送到低價出售,海勒做到了既利人又利己,一舉兩得。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