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貞雅
內(nèi)容摘要:俗語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民間熟語之一。包括社會經(jīng)驗(yàn)和人生經(jīng)驗(yàn)及其人民的心愿等,各方面的要素。以中韓俗語比較及其中韓俗語中“豬”的象征意義為主分析。還根據(jù)兩大方面為豬的“褒義”和“貶義”,五小方面為“有財(cái)有?!?、“勇敢”、“丑陋”、“蠢笨”、“貪欲”及其“臟”分析中韓俗語中豬的象征意義比較。
關(guān)鍵詞:俗語 比較 豬
日常生活中見到“豬”字,相信大家會聯(lián)想到“蠢笨”、“懶惰”、“貪婪”、“丑陋”等詞,這些詞往往帶有濃厚的貶義色彩。*但古時(shí)候,豬不具有任何貶義,反而還含有“憨厚老實(shí)”,“安分守己”等好的寓意。豬是十二生肖中的最后一個生肖,也被稱之為亥豬(亥時(shí)是指下午9時(shí)正至11時(shí)正)。古時(shí)在韓國,豬也被人們認(rèn)為是神圣的動物,人們覺得豬會帶來千萬財(cái)富,因而生意人在開張之時(shí),多喜歡以豬頭獻(xiàn)祭,這種習(xí)俗世代沿習(xí)下來,時(shí)至今日,“豬”也一直被當(dāng)作是福氣和財(cái)氣的象征。
韓國神話故事中的“豬”是民間與神的媒體。根據(jù)韓國的歷史書《高麗史·作帝建》中能知道豬了不起的能力——高麗太祖的祖父作帝建幫助龍王后,得到了一頭豬。作帝建原來打算先回家把豬放在豬窩里,但他改了計(jì)劃直接去松岳南邊的山路躺下來了。后來高麗太祖王建出生于他躺下的這個地方,而且豬引導(dǎo)的地基就是現(xiàn)在韓國的滿月薹。
《三國史記·山上王》——沒有太子的山上王向山川祈禱,過幾天山上王夢到川神,川神預(yù)言他會娶個后宮得個兒子。幾年后山上王祭天的時(shí)候,豬都跑走了。山上王跟著豬跑到一個地方,是一個姑娘的家。后來山上王和那個姑娘之間生了個兒子,他是高句麗第十一代國王“東川王”。
一.“褒義”的象征意義
1.有財(cái)有福
在人們心目中的豬是頭大,鼻子和口吻都長,眼睛小,耳朵大,四肢短,不雅觀的一種動物。豬雖然不像狗那樣機(jī)靈,但它是最老實(shí)的家畜,而且豬招致富貴和吉祥,給人帶來好的命運(yùn)。
中韓兩國的俗語中含有豬“福氣”與“財(cái)富”的特點(diǎn)。即:
A“豬是滿身寶,誰也離不了?!?/p>
B“豬是家中寶,糞是地里金?!?/p>
C“dwaejittineun meogeul bogi neongneokada.”
D“dwaejikkumeul kkumyeon joeun iri saengginda.”
E“dwaejittineun jal sanda.”
韓國俗語C、D和E的各意思為 “屬豬的人,有吃福?!?、“夢見豬,會遇到大好事情與機(jī)緣?!?、“ 屬豬的人,日子過得富裕”。A和B以比喻的用法表現(xiàn)了豬之“財(cái)富”的象征意義。D和E用來“豬之屬相”的看法來表現(xiàn)豬之“有財(cái)有福”的象征意義。
“吃了睡,睡了吃”經(jīng)常拿這句話來形容豬的生活。豬之所以福氣的象征,因?yàn)樨i從來不害任何人,而且它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作為美味的菜肴,并為人們帶來經(jīng)濟(jì)上的富足。 同時(shí),豬有著“圓鼓鼓,胖乎乎”之長相,“吃了就睡,餓了就吃”的習(xí)慣, 這些含著憨厚老實(shí),安分守己的形象,也是“福氣”的象征。
以前在韓國,以農(nóng)耕為主的社會的時(shí)候,豬是“多產(chǎn)”的象征。生很多孩子,讓孩子幫父母下田種地,并但愿富力越來越好。況且語里面,豚(don)與錢(don)、兩個字音是相同的,因此豬被人們稱為“財(cái)富”的象征。另外,當(dāng)時(shí)農(nóng)耕社會, 人們認(rèn)為“把自己養(yǎng)成白白胖胖?!笔亲詈玫摹懊赖隆敝?。同樣,豬的“不挑食,一年比一年大”的形象被成為“福氣”的象征。
2.勇敢
從遠(yuǎn)古時(shí)代,人們把家豬關(guān)在一個小小的窩里,被人養(yǎng)著,顯得溫順老實(shí),形成了懶惰的習(xí)慣。反而,上古時(shí)代野豬是兇猛的野獸。如: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竹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因?yàn)橐柏i與大自然接觸得多,保留了粗野兇猛的性格。正因?yàn)槿绱?,豬是有“勇敢”的象征意義。即:
A“帶花的野豬出山的虎。”
B“放??山?,豬可跟老虎睡覺?!?/p>
C“豬突豨勇”
B中“老虎”是傳說中的百獸之王。豬能夠跟老虎睡一覺,俗語中表達(dá)了勇往直前的豬?!柏i突豨勇”語出《漢書·食貨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寡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指的是拼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柏i突豨勇”雖然表示豬的勇氣,但以諷刺用法表達(dá)豬的現(xiàn)象,則含有貶義。
(韓語俗語中的“豬”,沒有“勇敢”的象征。)
二.“貶義”的象征意義
豬從7000年前起,以平原為主生活,開始被人飼養(yǎng)。 古時(shí)候,豬沒有任何貶義,可是在被人類馴養(yǎng)的過程中,通過人類的長期觀察它,“豬”成為了“丑,笨,懶,臟”的代名詞,于是總被用于貶義。
這跟豬的習(xí)性有關(guān),豬一直都在一間欄里吃、睡、拉、屁股上都是屎尿,懶惰、好吃懶做等這樣的形象,給人有種惡心的感覺。
另外,《西游記》里面的“豬八戒”也多被用于貶義?!昂贸詰凶觥?、“肥頭大耳”、“大腹便便”、“又蠢又鈍”,豬八戒這樣的形象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因此“豬”就成為了貶義詞。
俗語中“豬”貶義的形象如此。即:
1.丑陋
A“豬八戒戴花——自覺自美”
B“豬八戒孫猴——不知自丑”
C“dwaeji ojumtong mora noeun i gatda.”
D“eopyeo ganeun dwaeji nun.”
中國俗語A和B用“豬八戒” 的形象來表示豬“丑陋”的象征。 圓鼓鼓的臉、小的眼睛、長長的鼻子和嘴巴,豬本身就很丑,戴花、把自己打扮成姑娘也不好看。并且E中,豬八戒不知道自己有多丑,還嘲笑孫悟空長得丑。
韓國俗語C意思為“長得像把豬的膀胱放在一起的人”。因?yàn)樨i的長相丑陋,韓國老百姓認(rèn)為豬的器官——膀胱,也是很丑的了。以比喻用法表示長相胖墩墩的不好看。D意思為被背走的豬眼睛,也表示豬丑陋的形象。豬的眼睛很小,就像睡眼朦朧,醉眼惺忪的樣子。因此韓國人覺得豬眼睛也很丑。
2.蠢笨
A“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其味?!?/p>
B“豬扶不上樹”
C“dwaejiga giseul mureo deurimyeon biga onda.”
D“dwaejie jinju mokgeori.”
E“jinjureul dwaejiege deonjinda”
一般人吃東西,都知道自己吃的食物是什么樣的味道。但A中的豬八戒,吃完人參果都不知道此味道。因此,A表示“豬”有多蠢笨。豬又肥又蠢,B所表示的含義為無可救藥的人。
韓國俗語C意思為“豬把衣領(lǐng)叼了就會下雨?!?表示蠢笨的人的直覺對了,并豬代表愚蠢的象征。D和E各意思為“豬帶著珍珠項(xiàng)鏈。”、“把珍珠扔給豬”。 兩個事物——“豬”和“珍珠”,沒有任何關(guān)系。而且豬那么“無知”,它并不需要像珍珠一樣這么寶貴的東西,把寶石扔給豬也不知道此價(jià)值。并E表示不知道某種事物的價(jià)值的人,寶石也無用之物。F所表示的含義為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于是豬代表著愚蠢的象征。
3.貪欲
A“豬八戒進(jìn)廚房——會吃不會干”
B“屬豬的——記吃不記打”
C“豬八戒進(jìn)了女兒國——看花了眼;不想走了”
D“jangmadang dwaeji boksunga siltal jeok isseulkka.”
E“sandwaejineun chikppurireul nona meokgo jip dwaejineun gujeongmureul nonameongneunda.”
F“sandwaejireul jabeuryeoda jip dwaejikkaji illeunda.”
中國俗語A和B中“豬八戒”就知道吃,不知道做別的事情。表示豬貪吃。C所表示的含義為“豬八戒”好色。
韓國俗語D意思為“在菜市場里生活的豬,沒有不喜歡桃的時(shí)候”。E中豬代表“貪心無厭”的人群,桃子代表“賄賂“與“利益”。再說,像豬一樣貪婪的人從不拒絕賄賂與利益。F意思為“野豬分著葛根吃,家豬分著污水喝”。表示像豬一樣貪心多的動物,也會分享食物;諷刺貪得無厭的人。H意思為“要抓野豬,丟了家豬”。表示為了得到一個東西,失去了現(xiàn)在擁有的東西。H是以“豬”為比喻過于貪心的韓國俗語。
韓國神話故事《崔致遠(yuǎn)神話》中的豬是“貪欲”的象征動物。在新羅一個小村子出現(xiàn)了一頭金豬,它把縣令大人的夫人綁架了。縣令大人聽說金豬害怕鹿皮,所以他用鹿皮救了自己的老婆。從此事發(fā)生之后,縣令大人的夫人生了個孩子,他叫崔致遠(yuǎn)。因此后代的人認(rèn)為崔致遠(yuǎn)是金豬的子孫。
4.臟
A“見豕負(fù)涂”
B“dwaejineun heurin mureul joahanda.”
A語出 《周易·暌》:“上九,暌孤,見豕負(fù)涂?!蓖蹂鲎Ⅴ梗骸耙?負(fù)涂,甚可穢也。”以比喻用法表達(dá)豬“骯臟污穢”的形象。韓語俗語B意思為“豬喜歡臟水”。因?yàn)樨i被韓國老百姓認(rèn)為是一種很臟的家畜之一,臟的豬愛臟污水。再說邋遢的人喜歡跟自己一樣邋遢的人交朋友,也具有“群分類聚”的含義。
由于人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很重,他們從表面上觀察出來的豬的形象——“蠢笨”、“丑陋”、“貪睡貪吃”、“骯臟”,成了人類生活中的貶義詞。實(shí)際上豬不是很臟,而是又干凈又聰明的家畜。自己要休息的地方保持衛(wèi)生,而且從表面上看,豬到處都會亂拉大小便,但它是會自主排便的。
總而言之,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有好的一面必然有壞的一面。同樣,俗語中“豬”的象征意義也具有兩面性。一面有 “?!?、“老實(shí)”、“安分守己”,另一面有“丑”、“臟”、“貪欲”、“愚蠢”的象征。
三.結(jié)論
在《中國俗語·前言》說:“俗語是通常用比喻、形容、夸張或直接說明來描寫表達(dá)出怎么一回事、怎么一種人”。同樣,中韓俗語中的“豬”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表描寫出來的。兩國俗語中“豬”的象征意義具有有財(cái)有福、丑陋、蠢笨、貪欲、臟等的相同之處。相反在兩國的不同社會與文化背景下,中國還具有豬“勇敢”的象征意義。
中韓俗語中有說法與意思都一致的,也有說法一致意思不同的,還有意思一致說法不同的。這些都是因?yàn)橹袊晚n國長期交流中,在不同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下造成了兩國俗語的異同。近年來,中韓交流越來越多,關(guān)系越來越密切。以后兩國之間的民間“俗語”也越來越多了。
參考文獻(xiàn)
[1]孫治平.《俗語兩千條》[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9月
[2]舒新城.《辭?!穂M].上海辭書出版社,1936年
[3][韓]金富軾.《三國史記》[M].一路出版社,1998年5月1日
[4]樸慧貞.《中韓俗語比較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7年4月9日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