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彥文
(陽泉師范高等??茖W校基礎(chǔ)部,山西平定 045200)
佛教創(chuàng)立于公元前6~5 世紀的印度,大約在公元1 世紀(我國東漢時期)經(jīng)西域傳入我國,稱為“漢傳佛教”[1]。佛教是環(huán)境友善型宗教[2],宣揚“一草一木,無情有性”等樸素的生態(tài)思想。寺廟植物承載著抽象的佛教生態(tài)智慧[3],同時,植物能阻隔噪音,營造修行需要的靜謐環(huán)境[4]。因此,但凡寺廟都注重室外植物的栽植,如被稱為“花之寺”的北京法源寺中花香四溢[5]。我國重要的森林保護區(qū)大多與佛教寺廟有關(guān),如1956 年成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qū)——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之前是一個佛教寺廟[6]。對漢傳佛教寺廟植物的探析,有助于更充分地認識植物的形態(tài)學及生態(tài)學特性,豐富對寺廟植物文化內(nèi)涵的認知,更好地為現(xiàn)代寺廟植物景觀的營造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提供借鑒。
漢傳佛教寺廟植物按其功能可相對劃分為佛教禮儀植物、觀賞植物和日常食用植物[3]。
佛教禮儀植物主要是指用于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或用于其它寺廟宗教活動的植物。如“佛門三寶樹”“佛教四大吉花”“五樹六花”等?!胺痖T三寶樹”指菩提樹(Ficus religiosa)、娑羅樹(Shorea robusta)、閻浮樹(Syzygium hainanense)。“佛教四大吉花”指的是曇花(Epiphyllum oxypetalum)或聚果榕(Ficus racemosa)、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睡蓮(Nymphaea tetragona)和山玉蘭(Magnolia delavayi)。“五樹六花”的“五樹”分別指菩提樹、高山榕(Ficus altissima)、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檳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 flabellifer)或椰子(Cocos nucifera),“六花”分別指睡蓮、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地涌金蓮(Musella lasiocarpa)、黃姜花(Hedychium flavum)、雞蛋花(Plumeria rubra)和緬桂花(黃蘭)(Michelia champaca)[7]。這些植物多屬于熱帶或亞熱帶植物,在我國僅華南等地能露地栽植[5]。在我國其它地區(qū),常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虻乩憝h(huán)境、社會大眾審美需求以及植物的自身特性等,選擇具有相似形態(tài)或相近文化內(nèi)涵的鄉(xiāng)土植物替代[7]。這些佛教禮儀植物可為漢傳佛教寺廟營造濃郁的佛教氛圍。
1.1.1 漢傳佛教寺廟中的“菩提樹”。既是“佛門三寶樹”,又是“五樹”之一的菩提樹,原名畢缽羅樹,是??崎艑俪>G或半落葉大喬木,因佛祖在其樹下成道而得名[8],并被奉為佛教圣樹。據(jù)記載,我國南朝梁武帝時期,廣州光孝寺內(nèi)已有菩提樹的引種,自此,菩提樹在我國華南很多寺廟內(nèi)有引種栽培[5]。
在我國北方寺廟中,銀杏(Ginkgo biloba)被奉為“菩提樹”[7]。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的落葉喬木,是我國的特產(chǎn)樹種。銀杏葉扇形,秀美獨特,有清靜雅致的佛教意境。故銀杏成為漢傳佛教寺廟中的常用植物[9]。漢傳佛教寺廟中不乏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樹齡的銀杏,如四川峨眉山等佛教圣地,遮天蔽日的銀杏樹屹立在寺廟內(nèi)外[5]。2018 年4 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及中國林學會評選的85 株“中國最美古樹”,位居榜首的即是山東省浮來山鎮(zhèn)定林寺的有著約3700 年樹齡的銀杏。
椴樹因樹形優(yōu)美,葉形與菩提樹的樹葉相似,也常用來替代“菩提樹”。椴樹是椴樹科(Tiliaceae)椴樹屬(Tilia)植物的統(tǒng)稱。浙江天臺山國清寺南側(cè)的椴樹即被認為是“菩提樹”[5]。
在我國西北的甘肅等地,不適宜菩提樹、銀杏、椴樹等的栽植,而木犀科丁香屬的落葉灌木——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var.mandshurica)生命力頑強,樹姿開展,花冠白色,符合佛教審美觀,且頗得西北地區(qū)民眾欣賞,因此,被譽為“西北菩提樹”[5]。
1.1.2 漢傳佛教寺廟中的“娑羅樹”。“佛門三寶樹”之一的娑羅樹為龍腦香科娑羅雙屬的常綠大喬木,可提取龍腦香作為香料。據(jù)佛教典籍記載,佛祖圓寂時,四方各有同根娑羅樹一雙,因此又稱為“娑羅雙樹”[5]。
在漢傳佛教寺廟中,常用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替代娑羅樹。七葉樹是七葉樹科七葉樹屬落葉喬木,其花大而白,形如塔,又似燭臺。漢地很多名剎古寺,如杭州靈隱寺就保存有千年以上的七葉樹[5]。
1.1.3 漢傳佛教寺廟中的其它佛教禮儀植物。漢傳佛教寺廟中的佛教禮儀植物,多選用“佛門三寶樹”“佛教四大吉花”“五樹六花”這些植物中,適宜當?shù)厣L的引種植物或可替代的鄉(xiāng)土植物。如“五樹”之一的棕櫚科貝葉棕屬的貝葉棕,其葉片寬大、堅韌,呈扇狀深裂,形似貝殼。古印度人在貝葉上刻寫佛教經(jīng)文,稱為“貝葉經(jīng)”。貝葉棕作為重要的佛教禮儀植物,在我國的華南、西南及東南地區(qū)有引種,多種植于寺廟前。在四川峨眉山地區(qū)的佛教寺廟,常用棕櫚科棕櫚屬的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替代貝葉棕[4]。
漢傳佛教寺廟自古注重觀賞植物的種植,早在北魏時的楊衒之就曾在其所著的《洛陽伽藍記》中詳細記載永寧寺等寺廟內(nèi)種植的觀賞植物[10]。
漢傳佛教寺廟中的觀賞植物以木本植物為主[9]。例如,薔薇科櫻屬的櫻樹(Cerasus jamasakura)是西安青龍寺的主要觀賞樹種[11]。薔薇科李屬的桃花(Prunus persica)因晚唐禪宗名僧志勤禪師觀桃花悟道的故事[12],常在寺廟內(nèi)種植,在北京永安寺白塔旁植有供觀賞的桃花[13]。毛茛科芍藥屬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我國傳統(tǒng)的觀賞植物,唐代長安的慈恩寺以牡丹而聞名[11],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報國寺的牡丹也享有盛譽?!傲韬氉蚤_”的梅花(Prunus mume)是薔薇科李屬梅亞屬植物,也是漢傳佛教寺廟中常見的觀賞植物,在湖北省沙市章華寺內(nèi)的一株梅花,相傳為楚靈王所植,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老的梅花[7]。
漢傳佛教寺廟中也常種植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等賞心悅目的花卉草本植物,裝點空間環(huán)境,以供觀賞。
有的漢傳佛教寺廟中還有人工整形為具有特定意象的觀賞植物,如四川峨眉山報國寺七佛殿后的一組整形成像燭臺像花籃的石榴(Punica granatum)[4]。再如,盆景大師素仁和尚用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thunbergii)等植物創(chuàng)作的盆景,其挺拔飄逸的姿態(tài),巧妙地表達出佛教脫俗的意境[1]。
這些觀賞植物在漢傳佛教寺廟中的應(yīng)用,為這一特殊的宗教空間增添了休閑、游覽、娛樂等功能。
漢傳佛教寺廟中,日常食用植物的種植,主要是為了滿足寺廟的日常生活所需。佛門忌葷腥,因此寺廟僧侶多素食,寺廟內(nèi)種植的日常食用植物多是果樹、蔬菜、糧食等,避免種植蔥、姜、蒜、洋蔥、韭菜等有特殊氣味的“五辛”植物[14]。
漢傳佛教寺廟中種植的果樹通常用作供奉食用,果樹的栽培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南方多為荔枝(Litchi chinensis)等,北方則多為蘋果(Malus pumila)等[7]。寺廟中除種植水果外,還會種植一些干果,如北京智化寺中植有核桃(Juglans regia)[15]。
漢傳佛教寺廟中也常種植茶樹(Camellia sinensis)用來制茶,“自古名寺出名茶”,如惠明茶即是產(chǎn)自浙江惠明寺。茶可作為坐禪、供奉、待客等日常生活的飲品,茶苦中帶甜,淡雅清新,與佛教淡泊明志的追求相吻合[7]。
漢傳佛教寺廟中還會栽植一些如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等蔬菜糧食植物,以滿足寺廟僧侶的日常需要。
漢傳佛教在中國近兩千年的傳播過程中,逐漸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使得一些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的植物逐漸衍生出佛教寓意[16]。
道家是在中國本土誕生發(fā)展的思想文化流派,漢傳佛教借鑒了本土的道家植物文化。與道家有著不解之緣、樹冠圓整、四季常青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成了漢傳佛教寺廟的常見植物[5]。如在杭州寺廟中常見桂花的倩影[17];以桂花聞名的南京靈谷寺中數(shù)萬株桂花,品種豐富[18];陜西省漢中市南鄭縣圣水寺內(nèi)的1 株桂花,相傳為西漢名相蕭何所植[1]。
在峨眉山寺廟綠地中使用較多的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紫薇星”(北極星)的象征[4]。紫薇在道家文化中有紫氣東來之意,是吉祥的象征,被種植于漢傳佛教寺廟中。
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國,對中國及東亞地區(qū)各國產(chǎn)生深遠影響。漢傳佛教在傳播的過程中,兼容并蓄,吸收借鑒了儒家植物文化。
被稱為佛教圣花的蓮花本指印度的睡蓮,是睡蓮科睡蓮屬多年生浮水花卉,其花和葉都浮于水面,花葉俱美。在我國漢傳佛教寺廟水池或其它水體中,種植的多是中國的蓮花(Nelumbo nucifera)[19],是睡蓮科蓮屬的挺水花卉。在儒家文化中,蓮與“廉”諧音,常用蓮花比喻廉潔君子[7]。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與佛教宣揚的從俗世到凈界的解脫過程相仿[19]。隨著佛教在我國的傳播,蓮花的文化寓意不斷擴展。
中華民族對松柏有著特殊的情感。漢傳佛教寺廟中的松柏類植物包括松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及杉科(Taxodiaceae)植物。松柏類植物四季常青、堅韌挺拔、莊嚴肅穆的形態(tài)特征,與寺廟莊重、清幽、寧靜的意境相契合。松柏類植物耐嚴寒且長壽[5],被歷代文人名士冠以不畏艱難、堅強不屈的美名,是佛教源遠流長的象征,是漢傳佛教寺廟的常用植物[16]。如位于北京市戒臺寺風景區(qū)的約1300 年樹齡的白皮松(Pinus bungeana)曾入選“中國最美古樹”,自古“戒臺以松名”,北京戒臺寺內(nèi)還有許多形態(tài)奇特的古松,完美地詮釋了“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的內(nèi)涵[13]。
竹泛指禾本科竹亞科(Bambusoideae)植物。在儒家文化中,竹被賦予質(zhì)樸、正直、謙虛等精神內(nèi)涵,是謙謙君子的化身。竹子中空有節(jié)的形態(tài)特征,與“謙虛”的儒家文化寓意,及“空”的佛教教義相符[7]。竹子在漢傳佛教寺廟中的應(yīng)用很廣泛,如北京的潭柘寺,“周圍多修竹”,在金大定十年(1170 年)已有“竹林禪寺”之名[1]。
“大邦之美樹”的國槐(Sophora japonica)是豆科槐屬植物,華北地區(qū)鄉(xiāng)土樹種,“槐之言懷”的儒家意識與承載佛教思想傳播的寺廟空間相關(guān)聯(lián)。國槐在華北地區(qū)寺廟中常見種植,在北京寺廟中的使用頻率很高[20]。
漢傳佛教寺廟中,為烘托寺廟意境氛圍,常將植物文化引申運用,促使植物文化內(nèi)涵不斷地延伸豐富。如北京潭柘寺內(nèi)的1 棵柏樹與1 棵柿樹相伴而生,人們?nèi)∑渲C音,稱為百事(柏柿)如意樹[20]。
伴隨著漢傳佛教的傳播,佛教樂曲、佛教雕塑、佛教繪畫等佛教文化,汲取了大量的本土植物意象,使得這些植物成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源泉,促使?jié)h傳佛教寺廟植物文化的不斷發(fā)展。如,茉莉花(Jasminum sambac)是木犀科素馨屬的常綠小灌木,株形玲瓏,白色的花朵似玉鈴,淡雅的色彩與佛家的心境相映,持久的芳香可營造清香宜人的寺廟環(huán)境。山西五臺山的僧人曾譜寫贊頌茉莉花的《八段錦》佛樂,表達著對茉莉花的喜愛,不斷提升豐富著其佛教文化內(nèi)涵[5]。
漢傳佛教寺廟中選擇的植物,通常兼具多種功能。如蘋果既是佛教禮儀植物,又是觀賞植物,還可以食用,同時還具有人文精神內(nèi)涵。在佛教審美觀和生態(tài)觀影響下,吸收借鑒中國本土植物文化,形成的具有深厚底蘊的漢傳佛教寺廟植物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中國人對待植物的情感態(tài)度。對漢傳佛教寺廟植物文化的進一步調(diào)研及整理,可為現(xiàn)代漢傳佛教寺廟植物的選擇及配置奠定扎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