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批以“演員”命名的綜藝熱播,演技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受到關(guān)注。其實(shí)在古代就有絕對的“演技派”,他們的演技可以用“出神入化”“以假亂真”八個字來概括,究竟有多會演?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積極改革,對內(nèi)整頓吏治,削弱藩鎮(zhèn),對外積極用兵,收復(fù)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間,唐朝出現(xiàn)相對繁榮的局面,人稱“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稱為“小太宗”。雖說現(xiàn)在歷史學(xué)界對宣宗政績能否擔(dān)起這一稱號還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這的確是一位經(jīng)歷十分傳奇的“影帝”級皇帝。
對于“影帝”這一桂冠,宣宗一肚子苦水:這都是被逼的啊,放著好好的皇子皇叔不當(dāng),誰想進(jìn)軍影視圈??!
是的,宣宗的角色名為傻子。這一切還要從他的身世說起。在宣宗成為皇帝之前,他的名字叫李怡,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子,他的母親出身十分卑微,是郭貴妃身邊的一個婢女。攤上這樣的基本配置,按說李怡不光這輩子都和皇位無緣,就連下輩子也指望不上。但歷史就是這么有趣,在熬死哥哥穆宗和三個侄兒敬宗、文宗、武宗之后,當(dāng)了二十多年“傻子”的李怡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并且宣布:朕之前都是逗你們玩呢!
說他傻,其實(shí)真不是故意冤枉他,實(shí)在是這個人從小就透著一股子呆頭呆腦。由于出身不好,他性格孤僻,為人木訥,不但從小就被哥哥們奚落排擠,就連他的父親也時常心里犯嘀咕:這怕不是個傻子吧!傻里傻氣的李怡平平安安長到了十歲,這年憲宗駕崩,穆宗即位。如果說頭十年里,小李怡是活在隱秘的角落里獨(dú)自畫圈圈,那么,接下來的二十年里,他將見識到外面的世界有多險惡。
唐穆宗年間,一次李怡入宮,好巧不巧,剛好撞上有人行刺。受到刺激的李怡從此更加沉默不語,眾人都以為他被嚇傻了。又一次,李怡生了一場大病,不知道是病糊涂了,還是“戲精”上身,他突然覺得有一道光輝照耀著身體,立馬一躍而起端正身體拱手作揖,像對待臣下一般。乳娘以為他犯了精神病,唐穆宗看到則說:“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斷不是心病。”
穆宗在位僅四年,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里,他的三個侄兒敬宗、文宗、武宗相繼稱帝。夾起尾巴做人的李怡一心一意只想演好“傻子”角色,敬宗、文宗都好應(yīng)付,而武宗李炎是個心機(jī)男孩,史書上記載他“不奢侈,有心計,善謀劃,除異己”。正是在武宗的手里,李怡的演員職業(yè)生涯差點(diǎn)斷送。
某次皇子們在十六王宅(唐代皇子集中居住處)舉行家宴,歌舞表演實(shí)在乏味,突然文宗看到在角落里一聲不吭發(fā)呆的李怡,開始搞事情了,他大聲宣布:誰能讓光叔(李怡被封光王)說話,朕重重有賞。諸王子弟一擁而上,使出渾身解數(shù)戲弄李怡,李怡依然面不改色。不管人們怎么戲弄他,他都無動于衷,始終一副逆來順受的表情。眾人很得意,文宗很滿意,大家繼續(xù)飲酒作樂,沒有人覺察出李怡是在裝傻作癡,除了后來的唐武宗李炎。李炎天生長了一雙導(dǎo)演的眼睛,他發(fā)現(xiàn)在這位癡癡傻傻的皇叔背后,似乎有另一副若有所思的面孔。
當(dāng)了皇帝的李炎決心要將這個“影帝”的真面目揭穿,為此,他自導(dǎo)自演了好幾出意外事故,差點(diǎn)將李怡搞到一命嗚呼。比如在大雪紛飛的冬天,李怡和皇帝一起出去,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地墜馬了,半夜三四點(diǎn),他自己醒了,又冷又困,幸好碰到了巡警者給了水喝才撈回一條命。還有更毛骨悚然的!一次李炎密令中常侍四人將李怡囚禁起來,幾天后又把他拋入廁所糞池。幸虧有位叫仇公武的宦官憐憫他,假意提出處死李怡以絕后患,卻用糞土車偷偷將未來的宣宗運(yùn)出宮外。
會昌六年,唐武宗李炎病危,當(dāng)朝宦官仇公武、馬元哲妄圖執(zhí)掌朝政,覺得李怡這樣呆傻的人好控制,就將李怡接回了長安,擁立他做個傀儡皇帝。帝位就這樣送到了李怡手上。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默默無聞甚至呆呆笨笨的李怡,登基后搖身一變,完全換了個模樣,變得神色威嚴(yán)、氣度不凡,處理政務(wù)有條不紊,哪還有一絲傻氣?至此,“影帝”李怡的演員生涯告一段落,“皇帝”職業(yè)正式拉開帷幕。
唐宣宗即位當(dāng)天,看到武宗朝權(quán)相、李黨魁首李德裕,遂對左右說:“剛才在我旁邊的人是太尉李德裕吧?他每次看我,都使我不寒而栗?!?/p>
李德裕曾在文宗朝和武宗朝兩次為相,共7 年有余。尤其是在武宗會昌年間,李德?!耙晕涠ǖ渷y,以文理華夏”,裁抑宦官,討平藩鎮(zhèn),擊破回鶻,使會昌政局為之一振,“王室?guī)字信d”。史家因此贊譽(yù)李德裕為“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是可與姚崇、宋王景并肩而立的賢相。
這樣的能臣,在新皇帝唐宣宗的眼里,卻是使他不寒而栗的人物。
即位不到一個月,唐武宗還未下葬,唐宣宗就將李德裕外放為荊南節(jié)度使,李德裕所提拔的一些官員,也紛紛落馬。唐武宗下葬后,李德裕又被貶為東都留守。宋人孫甫《唐史論斷》說:“宣宗久不得位,又不為武宗所禮,舊怒已深,德裕是用事大臣,自不容矣?!?/p>
以拿李德裕開刀為開端,唐宣宗對武宗朝的一切政策,不管好壞,都進(jìn)行反對。反武宗之政,行動之快,基本沒留下緩沖時間。宣宗在位期間,唐朝出現(xiàn)了短暫的安定繁榮局面,唐帝國出現(xiàn)落日余暉,雖然這已是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