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霞,陳居田,常云霞,郭 婕
(周口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農學學院,河南周口 466001)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各個領域。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也指出,要推進課程內容更新和課堂革命,讓學生主動“坐到前排來,把頭抬起來,提出問題來”[1]。隨著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與線上資源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教學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手段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將教材中呆板枯燥的文字描述轉變?yōu)樯鷦有蜗蟮膱D片和視頻,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2]。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極為有利[3-4]。雨課堂正是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fā)的智慧教學工具,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全面提升課前、課堂和課后教學體驗,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促進教學手段的改進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食品微生物學”是學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主干課程,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食品工藝學”“食品釀造學”等后續(xù)課程的重要基礎。該課程知識點繁雜、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記憶。目前,學校一般采用以計算機和投影儀相結合的多媒體演示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靈活性較差,教師在課堂上往往“照本宣科”,學生機械地記筆記,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課堂活動中,師生之間無法實現良好的互動交流,教學效果較差。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看似十分努力地學習和記筆記,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專業(yè)術語和名詞,死記硬背,但抓不住要點記憶;這主要是由于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架構不系統(tǒng),不能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同時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薄弱,往往在課下不能及時復習鞏固。另外,在“食品微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將知識點講解出來,并不注重學生掌握情況,導致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在唱“獨角戲”。雖然,期中測驗和期末測試可以反映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但是該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自主學習能力,也不能及時地反饋學生學的效果和教師教的效果。
基于雨課堂的智慧型教學可以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達到教學效果提高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雨課堂將手機微信平臺、PPT、網絡資源等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實現教學過程中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過程的統(tǒng)一。
以“微生物與食品生產”課程為例,闡述雨課堂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學校選用教材為《食品微生物學》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科學出版社出版),授課對象為2018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課堂人數68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62人,課時為4學時。
根據“食品微生物學”課程第十一章內容和大綱要求等,確定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和課堂中主要講述的內容。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生前期的學習情況,選取相對簡單、趣味性強的內容和與內容相關的思考題制成短小的PPT課件,并將之推送到學生的手機端。學生在接收到課前任務后,按照教師的設定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課件的查看和思考題作答,學生可以及時查看自己的得分情況。教師則可在教師端查看學生的預習情況(如預習人數、答題情況、遇到的問題等),學生還可以根據預習內容,以匿名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這利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參與到師生交流中來。通過了解預習情況,教師可以及時調整教學設計過程和教學內容。
在課堂開始前,教師開啟雨課堂授課模式,學生利用微信平臺掃碼功能進入課堂,進行簽到,便于課堂統(tǒng)計。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將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反饋給大家,使學生能夠從反饋情況中找到自己出現的問題,利于提高其在課堂中聽課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聯系實際生活,以常見的調味品——食醋為例,通過設置食醋是怎么制得的問題,學生根據預習內容進行回答,這樣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開始新課的學習,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補充,利于學生進行更深層的學習,并將微生物與食品生產密切聯系起來。
學生手機端可以同步接收PPT,并且在每頁PPT下方有“不懂”按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根據“不懂”頁面比較集中的情況,對相應的知識點著重講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發(fā)現在乳酸生產工藝流程中保溫發(fā)酵時要加入石灰水或碳酸鈣,有很多學生點擊“不懂”。此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回顧“微生物的生長與控制”相關內容,回憶微生物需要在一定的pH值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而乳酸發(fā)酵(以細菌發(fā)酵法為例)中適宜細菌生長的pH值一般接近與中性,在發(fā)酵過程中添加碳酸鈣就是為了維持發(fā)酵液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pH值條件,以利于細菌的生長和代謝,從而利于乳酸的生產。如此以來,教師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學生對本節(jié)課和以前內容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授課的進度和播放PPT的速度。另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將與知識點相關的習題發(fā)送到學生的手機端,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作答并提交答案,教師將答題情況投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更清晰的定位和認識;教師則可以通過學生的答題情況發(fā)現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通過課堂的講授,設置“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劑等產品微生物能通過微生物發(fā)酵來生產?這與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特點有什么關系?”等類似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解決問題。如此,每個小組都有機會展示其討論成果,從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可以隨時查看課堂中所用的PPT,并復習在課堂中不太理解的內容,尤其是“不懂”的內容。教師布置“微生物發(fā)酵技術的應用”任務,各小組查閱資料,并完成文獻綜述類的小論文,小組完成任務后在線提交;教師對各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總結,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并適當拓展。此外,教師可以根據雨課堂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為個別學生推送課堂測試中習題的答案或者利于知識拓展和能力提升的學習資源。如此,可在豐富學生課后知識的同時,擴展學生的知識深度和廣度[5]。學生完成相應的作業(yè)后,可以與教師實時交流討論,教師則可根據學生的疑點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收集學生的學習和復習效果情況,對于教師形成有效的教學總結和反思極為有利,從而利于教師在以后授課中做出相應改進并開展針對性的教學。
信息化教學模式已逐漸成為食品相關專業(yè)教學中強有力的教學手段,并將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模式[6]。運用雨課堂工具進行“食品微生物學”教學可以很好地實現師生互動、及時反饋和評價、進行針對性教學等,使得“食品微生物學”教學過程從依賴經驗向基于課堂數據轉變。教師可以精確地根據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復習等環(huán)節(jié)雨課堂對數據的分析進行總結,并改變相應的教學策略和設計過程,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學生則可以根據對答題情況的投屏給自己以更準確的定位,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學習。
在運用雨課堂工具進行教學過程中,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和教學評價的客觀性都有進一步的改善,教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掌握教育和學習的規(guī)律,提升自己的教書育人水平,以便更有效地利用雨課堂工具進行高效的教學,并確保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