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無艷
可能你會疑惑,薯條叫Frenchfries,該屬于法國吧,那可就被名字騙了。比利時人會拼了命跟你爭,薯條就叫fries,他們才是代言人。別看比利時國家小,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跟薯條一樣——乍一看不起眼,可吃起來,就停不下嘴了。
為爭薯條的正宗地位,比利時都跟法國鬧上了聯(lián)合國。法國人說他們的薯條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1789年,之后在巴黎新橋區(qū)就有第一個薯條小攤車了。對這個說法比利時人嗤之以鼻,說早在1680年代,他們的漁夫為了撐過漁獲短缺的冬季,就想到把馬鈴薯放熱油鍋里炸成薯條來吃了。
至于為什么叫Frenchfries,比利時人表示這是天大的誤會?!岸?zhàn)”時期的美軍,到比利時嘗到現(xiàn)炸的薯條,吃到不離手還想送個英文封號,把講法文的比利時軍人誤認為法國人。結果Frenchfries流傳至今,以至于大家都以為這是法國人的薯條。
為了這5毫米的薯條還要爭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上,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不,比利時人會告訴你,薯條里面的學問很大。
許多國家會宣稱自己的薯條是用最受歡迎的種植土豆烹飪而成,但比利時真切地告訴你,他們的訣竅在于薯條要炸兩次。一次讓它內(nèi)軟,一次讓它外脆,這樣才能保證外酥里嫩的口感。選油也有講究,用牛油或鴨油更佳。比利時薯條比一般的薯條粗上兩倍,連手切都能精細到毫米。搭配雞肉的話大概5毫米厚度,8~9厘米長,恰好合適,如果用來搭配和牛,厚度可能會多加2毫米。
全世界最看不慣吃薯條只蘸番茄醬的,可能是比利時人。他們會連連感嘆:“糟蹋了這么好的薯條啊?!痹诒壤麜r,標準薯條配備有蛋黃醬、塔塔醬和帶點辣味的安達魯西醬。當然,比利時人最喜歡的還是用貽貝來搭薯條,說貽貝薯條是比利時的國菜也不足為奇。
別以為他們癡迷薯條,是因為除了薯條沒別的吃了。比利時曾被評價為“沒有不好吃的食物”的國家。他們享譽全球的美食很多:巧克力、華夫餅、啤酒兔肉、各式海鮮貝類,但這些都比不上薯條在比利時人心中的分量。
酷愛薯條的比利時人,還給薯條開了座全球獨一無二的薯條博物館。在北部的布魯日有一座6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比利時人將薯條的前世今生都放在這兒了。只要你到比利時境內(nèi),不管是在高級餐廳、平民酒吧還是街上,隨處可見薯條攤,據(jù)說多達5000處。街頭碰到的人,十個里至少有兩三個手上都會拿著薯條吃。
別看比利時小,國土面積也就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北京市那么大,可人口還不到北京人口的一半,也就1100萬人。
地理位置上,比利時在歐洲可是C位,被譽為“西歐的十字路口”,北鄰荷蘭,南接法國,東南臨盧森堡,東邊與德國接壤。歐盟和北約總部,就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處在這一歐洲心臟位置,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醫(yī)療物資,大多都得從比利時中轉到歐洲各國。
夾在歐洲眾強國之間的比利時,歷來都是歐盟大佬們用來相互角力的緩沖地帶。也因此,比利時在國際上一直處在中立地位,國家歸屬感不強,沒有統(tǒng)一的比利時語。北部是講荷蘭語的法蘭德斯大區(qū)、南部是講法語的瓦隆大區(qū),以及在東南角小部分講德語的區(qū)域。南北區(qū)還常水火不容,動不動就開起地圖炮來。
反過來看,這種多國經(jīng)濟文化融會貫通于此的位置,恰恰造就了比利時現(xiàn)有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特色。首都布魯塞爾擁有將近900個重要國際機構,每年都有眾多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
近代工業(yè)革命以來,比利時算得上是工業(yè)強國,靠煤礦和鐵礦打出一片天。它是歐洲大陸首個構建了連貫鐵路網(wǎng)絡的國家,坐擁鐵路、客運、貨運航空等物流優(yōu)勢?,F(xiàn)如今順勢發(fā)展石化產(chǎn)業(yè)和港口經(jīng)濟,在歐洲經(jīng)營的跨國500強企業(yè)里,有60%的供應鏈中心都放在了比利時。
比利時還是汽車制造大國。憑借著歐洲中心港口的條件,澤布魯日港口是歐洲最大的汽車轉運港口,豐田汽車還在這里設立了歐洲最大的物流中心。
比利時還有一樣東西足以俘獲全世界青年男女的心,那就是鉆石。比利時的安特衛(wèi)普被稱作“鉆石之都”,是全世界最大的鉆石貿(mào)易和加工基地??梢哉f,世界上每10顆鉆石中就有7顆是在這里加工而成的。
比利時由于處在中立位置,歷來受到法國、德國和荷蘭等眾強國的影響,被嘲“墻頭草”,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民族文化。在很多人眼中,比利時就像個歐洲中轉國。甚至對于精打細算的比利時人來說,周末開一小時車到德國買菜,加油到鄰國盧森堡,早已成為省錢的一大訣竅。
比利時的氣質(zhì)往往不在宏大敘事,而在平民草根的自我認知里。除了比利時,大概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會把一個“小尿童”當成民族英雄了。
傳說用一泡尿就澆滅了炸藥引線的小于連,機智勇敢地讓布魯塞爾這座歷史名城免遭戰(zhàn)爭毀滅。為了紀念他,比利時人把這個“比利時第一公民”的榮譽送給了小尿童,還在市中心立了一座雕像,成了舉世聞名的國家名片。
比利時另一個名片是坐落于安特衛(wèi)普廣場前的布拉博噴泉。噴泉上有個扔手布拉博雕像,傳說古代有個巨魔,經(jīng)常喜歡砍下水手們的手來收取買路錢。勇士布拉博為民除害,砍了巨人斷掌扔進河里,讓斯凱爾特河恢復了自由通暢。這一雕像,截的就是扔巨人斷掌時的身姿。
其他國家的標志雕像向來都愛宏偉壯觀的英雄,唯獨比利時偏愛消解權威、壓倒強權的小人物。
在比利時,可享樂的地方很多?,F(xiàn)在流行全球的水療SPA就是發(fā)源于比利時的斯帕市。爵士迷們喜歡去老城迪南,那是薩克斯管的發(fā)源地。比利時不僅甜點多,啤酒也多,將近有1600種。全球最長的酒吧街“老市場”O(jiān)udeMarkt就在比利時。對了,奧黛麗·赫本的故鄉(xiāng)就是布魯塞爾。
《丁丁歷險記》也是在布魯塞爾誕生的。比利時的漫畫家密度稱得上世界第一,漫畫是比利時人生活的一部分。比利時人幾乎是看著本國漫畫家的作品長大的。在布魯塞爾的旅游地圖上,有一條全長3公里的卡通線路,隨處可見漫畫墻和漫畫博物館、卡通店。要是跟比利時人交談,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言談舉止里透露出來的自嘲和幽默,就是漫畫里最好的素材。
一向沒啥國家歸屬感的比利時人,卻隱藏著強烈的自我認同感。這種認同感不是來源于外界的贊賞,也不是來源于什么大人物的英雄事跡,而是附在薯條、小尿童于連、丁丁這樣的小人物身上。比起歐洲其他國家,比利時人似乎更重視平民和自我精神。
歐洲強國耀眼,但夾在其中的比利時懂得自嘲自樂。他們在人生歷險中會受到外界的各種質(zhì)疑,也許曾被嘲是loser,但依舊堅持自我,過著一種低調(diào)、隨和又不失精細的生活。
(摘自“九行”微信公眾號,ID:jiuxing_neweekly,本刊有刪節(jié),黃雞蛋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