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堅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MDS 和MPN 診療中心,天津 300020)
費城染色體陰性的骨髓增殖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 包括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olycythemia vera,PV)、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 和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自2005 年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這組疾病共有的致病基因JAK2 V617F 突變后,MPN 從幾乎被血液界遺忘的疾病回到了人們的視野。在過去的十余年里,MPN 的診斷和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本文將就我國的MPN 診治現(xiàn)況和今后面臨的挑戰(zhàn)作一介紹。
在MPN 的診斷標準中,骨髓活檢病理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8 年標準中的次要診斷標準,提升為WHO 2016 年標準中的主要診斷標準。因此,規(guī)范的骨髓活檢病理分析是MPN 精準診斷、分型診斷的關鍵之一。2015 年,筆者曾對全國30 家三級甲等醫(yī)院中400例診斷為骨髓纖維化的患者進行了一項調研,其中15.3%的患者未行骨髓病理纖維化評級,7.2%的患者沒有獲得明確的分級(未發(fā)表資料)。
國際上對MPN 骨髓病理細胞學的標準化分析共識推薦如下[2]。首先,活檢組織長度至少為1.5 cm,采用石蠟包埋,切片厚度為3~4 μm;其次,染色應包括常規(guī)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或)吉姆薩(Giemsa)染色、網(wǎng)狀纖維(嗜銀)染色外,尚需進行過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糖原染色)、氯乙酸AS-D 萘酚酯酶 (naphythol AS-D chloroacetate esterase,NASDCE)染色和普魯士藍染色(鐵染色)等細胞化學染色,以及用CD34 和CD61 單克隆抗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我國綜合性醫(yī)院病理科一般沒有血液病理專科醫(yī)師,因此需加強血液病理??漆t(yī)師的培訓,且MPN 骨髓病理分析方法也亟待標準化。
現(xiàn)今,JAK2、CALR 和MPL 等MPN 始動致病基因突變已是MPN 的主要診斷標準之一,其他非始動致病基因突變可提供克隆性造血的證據(jù),也有助于MPN 的診斷[3-4]。在前述調研中,進行了JAK2 V617F、CALR 和MPL 突變檢測的患者百分比分別為85.3%、24.3%和23.5%,而僅有4.5%的患者進行了ASXL1、TET2、IDH1、IDH2 和SRSF2 等非始動致病基因突變檢測。
由于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的興起,我國已基本可以實現(xiàn)MPN 始動致病基因突變檢測,但很多實驗室僅做定性(陽性或陰性)檢測。由于JAK 抑制劑在臨床的應用,MPN 分子學緩解的定義得以提出,因此,進行基因突變的定量分析已是必須。
MPN 患者尋求醫(yī)師幫助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發(fā)生血栓,MPN 患者在就診和病程中的血栓發(fā)生率約為20%;②存在疲勞、早飽感、腹部不適、皮膚瘙癢、骨痛、活動力和注意力下降、體重下降、不能解釋的發(fā)熱或重度盜汗等影響生活質量的癥狀;③出現(xiàn)肝臟和脾臟腫大;④出現(xiàn)血細胞計數(shù)升高或減少及其相關癥狀;⑤出現(xiàn)明顯的骨髓纖維化轉化[明顯的PMF (overt-PMF)],在患者確診MPN 后10 年時,PV、ET 和纖維化前期PMF(pre-PMF)的轉化率分別為9%、1%和12%;⑥出現(xiàn)急性髓細胞白血病轉化,在患者確診MPN 后10 年時,PV、ET 和pre-PMF及overt-PMF 患者的轉化率分別為2%、1%、6%和23%;⑦存在髓外造血所致的相關癥狀和體征;⑧需要延長整體生存期,PV、ET、pre-PMF 和overt-PMF 患者的5年死亡率分別為5%、3%、9%和35%,10 年死亡率分別為12%、11%、25%和59%,15 年死亡率分別為25%、20%、42%和70%。醫(yī)師給MPN患者制訂治療方案時,應依據(jù)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該患者的準確風險分組和療效預測模型來綜合分析。
皮膚瘙癢、體重下降、性功能障礙、腹部不適、骨痛、發(fā)熱等體質性癥狀是MPN 患者最常見的主訴。2012 年,學者在骨髓增殖性腫瘤癥狀評估量表(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symptom assessment form,MPN-SAF)的基礎上制定了MPN-SAF 總癥狀評分(簡稱MPN-10)[5],采用MPN-10 量表對MPN患者的癥狀負荷進行定量評估,實踐證實該量表可以使醫(yī)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評估其臨床療效,因而建議醫(yī)師在患者就診時和在不同療效評價時點常規(guī)采用MPN-10 對他們的癥狀負荷進行評估。遺憾的是,在前述國內調研中,有91.5%的患者沒有進行MPN-10 評估。
對于那些需要降細胞治療的PV 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是靜脈放血,但我國由于沒有該項收費標準而無法實施[6]。筆者團隊最近完成的一項Landmark調查,隨機抽取了我國99例PV 患者,發(fā)現(xiàn)93%的患者采用羥基脲治療,82%的患者采用干擾素治療(未發(fā)表資料,下同)。關于ET 的治療,前述Landmark 調查入組的患者中含99例ET,95%和85%的ET 患者分別接受了羥基脲和干擾素治療;25%和18%的PV 患者分別接受了蘆可替尼或其他JAK抑制劑治療;27%和17%的ET 患者分別接受了蘆可替尼或其他JAK 抑制劑治療。目前,JAK 抑制劑僅適用于那些羥基脲耐藥或不耐受的PV 患者,而ET 患者沒有接受JAK 抑制劑治療的適應證,可見我國還存在著PV 和ET 患者接受過度或不適當治療的情況?,F(xiàn)今,對于PV 的治療目標,國際上已形成共識,應控制紅細胞壓積<45%,而對于ET 的治療目標尚無國際共識。筆者認為,血小板計數(shù)一般控制在450×109/L 及以下即可[7]。PV 和ET 患者的首選治療藥物應為羥基脲,而對于那些不適合使用羥基脲的患者(如育齡期婦女)或羥基脲耐藥或不耐受者,則可改用干擾素治療,其中羥基脲耐藥或不耐受的PV 患者可改用蘆可替尼治療。
PMF 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各異,并可能因貧血和(或)血小板減少、癥狀性脾臟腫大、髓外造血、血栓、體質性癥狀、急性白血病轉化等一項或多項癥狀和(或)體征而需要接受治療[2,8-12]。在上述的Landmark 調查中,共入組96例PMF 患者,其中19%的患者僅隨訪觀察,治療選擇有羥基脲(84%)、干擾素 (69%)、血制品輸注 (64%)、沙利度胺(63%)、糖皮質激素(46%)、來那度胺(41%)、蘆可替尼(35%)、雄激素(30%)和脾臟切除(30%)。研究提示,我國PMF 患者脾臟切除百分比明顯高于西方國家,其中大部分患者在未確診PMF 前就因脾臟腫大而接受了脾臟切除術,反映出我國在MPN 診斷(特別是PMF 的診斷)方面還亟待提高。現(xiàn)今國際上關于蘆可替尼治療PMF 的基本共識顯示,當以縮脾為主要治療目的時,蘆可替尼可作為有脾臟腫大的國際預后積分系統(tǒng)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 和動態(tài)國際預后積分系統(tǒng)(dynamic IPSS,DIPSS)的中危2 和高?;颊呋蛴袊乐匕Y狀性脾腫大(如左上腹疼或由于早飽而影響進食量)的中危1 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當以減低癥狀負荷為主要治療目的時,蘆可替尼可作為以下任意情況的一線治療藥物: ①MPN-10 總積分>44 分或難治性嚴重(單項評分>6 分)或不是由其他原因導致的超預期的體重下降(過去6個月,體重下降>10%);②不能解釋的發(fā)熱。我國現(xiàn)今對于蘆可替尼治療PMF 的指征應遵循這些現(xiàn)有的國際共識。
自2005 年研究者發(fā)現(xiàn)致病基因JAK2 V617F突變后,MPN 研究重新進入血液學家的視野,在過去的十余年里,其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診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MPN 領域,我國相關研究總體尚處在“跟跑”階段。筆者認為現(xiàn)階段在以下幾個方面亟待加強,爭取從“跟跑”到“并跑”,在個別領域甚至有望達到“領跑”。其一,在MPN 基礎研究方面,我國此前一直只是重復國外的一些發(fā)現(xiàn),隨著我國轉基因動物模型、單細胞組學等平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投入的加大,有望取得一些創(chuàng)新性成果。其二,建立骨髓病理分析和JAK2 V617F 等基因檢測技術標準。骨髓病理是MPN 診斷的基石,現(xiàn)階段主要是加強血液病理專科醫(yī)師的培訓。其三,充分利用我國病例資源的優(yōu)勢,建立我國MPN 患者資料庫,有望獲得一批有價值的大數(shù)據(jù)。筆者對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天津血液研究所)PMF 患者的系列研究顯示,我國PMF 患者的中位發(fā)病年齡、肝脾腫大者占比及外周血細胞計數(shù)值均偏低;同時也發(fā)現(xiàn),我國PMF 患者染色體核型以+8 為最常見,CALR 基因突變以2型突變?yōu)橹鳎鞘紕踊蛲蛔円訳2AF1為主[13-19]。這些均有待下一步建立我國MPN 患者資料庫,通過多中心研究來加以確認。其四,積極組織我國多中心臨床協(xié)作研究。我國現(xiàn)今發(fā)表的絕大部分MPN 治療方案、臨床研究屬回顧性病例報告或分析,未經嚴格設計,因而不能作為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或最多只能算證據(jù)水平等級D[即基于專家委員會的報告和(或)權威的臨床經驗的證據(jù)]??上驳氖?,我國已啟動了2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JAK 抑制劑臨床試驗,分別在進行Ⅰ期和Ⅱ期臨床試驗,這些多中心、前瞻性臨床試驗,有望為MPN 的治療尋找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