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20 年6 月13 日是2020 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近幾年,不僅酒行業(yè)內呼吁白酒釀造技藝“申遺”,眾多酒企業(yè)也一直積極參與傳承和保護非遺文化行動。
2014 年,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成立文化委員會,2017 年,成立白酒文化國際推廣委員會,旨在向世界傳播中國白酒的文化底蘊和消費方式,探索中國白酒國際化的表達方式,為中國白酒申遺開路和夯實基礎。2018 年,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部分白酒界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中國白酒釀造技藝列入國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議案》,旨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白酒釀造技藝申遺相關工作。
就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再次為中國白酒申遺發(fā)聲,他說:建議將中國白酒釀造技藝作為國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點工作,盡早排上日程推進。提案一出,再次將行業(yè)人士的呼聲表達出來。
“以文化為載體,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瀘州老窖傳統(tǒng)釀制技藝傳承人曾娜這樣說,中國白酒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是我們情感表達的媒介,“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重視和搶救性;建立文化遺產傳播機制”。
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古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金輝也提議,要“加速白酒釀造技藝申請世界非遺”。這是梁金輝在2018 年首倡“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后再次為“白酒申遺”發(fā)聲。
代表們如此強烈的呼聲,再次將“白酒申遺”這一共識推到行業(yè)風口之上。
為何白酒釀造技藝要申遺?
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并不是突發(fā)奇想,而是各種綜合因素考慮后的結果。其實“申遺”一直都是“進行時”,在2018年時就已經被代表們提上了議案。
資料顯示,目前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白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已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沒有雕刻上“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文化符號。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刻不容緩!
首先,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沉淀至今的中國白酒釀造技藝,飽含悠長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塊文化高地,不僅是品牌更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表現(xiàn)。
其次,對于釀造技術的傳承而言,“申遺”是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的重要途徑。對于白酒釀造技藝來說,在這千年時間繼承與發(fā)展中,釀造技藝有創(chuàng)新同時也必然有遺失。有數據顯示,我國白酒各流派傳統(tǒng)釀造技藝的國家非遺傳承人平均年齡超62 歲,從事釀酒工作的工人平均年齡超48 歲,且現(xiàn)有釀酒工人人數每年呈負增長。故而,為白酒釀造技藝“申遺”是為白酒未來發(fā)展做重要鋪墊。
最后,就文化的多樣性而言,文化具有多樣性與包容性,世界各國的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已有的6 項非遺美食名錄也需要容納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美食文化。
申遺“完成時”,我們要怎么走?
在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發(fā)達的今天,傳統(tǒng)釀造技藝或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白酒,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釀造技藝“申遺”工作,需要政府、企業(yè)、個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建立健全地市級、省級、國家級等各層級專項保護名錄政策,并在實際行動中做到對優(yōu)秀傳統(tǒng)釀造技藝的支持與保護。
企業(yè)在傳承創(chuàng)新自身的釀造技藝的同時,要完善釀造技藝傳承人的資格認證與培訓,加強技藝傳承人才的培養(yǎng)。申遺是進行時,過程是漫長的,結局仍是未知。所以企業(yè)要傳承保護好現(xiàn)有的釀造技藝,要在保持現(xiàn)有“有生力量”的同時,為技藝傳承“擴容加碼”!
行業(yè)從業(yè)者、白酒愛好者要堅定自己的酒業(yè)從業(yè)觀,時刻保持為白酒技藝傳承奮斗終生的信念。
白酒申遺不是任何一個企業(yè)的責任,也不是哪一個品牌的義務。為此,我們必須擰成一股繩,協(xié)會牽頭,企業(yè)同心,團結才有力量,才能讓世人了解白酒精妙絕倫的釀造技藝,也讓更多的人看到行業(yè)為“申遺”做出的努力與決心。
面對白酒釀造技藝“申遺”,我們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自2008 年起,每個國家每年只允許申報一個“非遺”項目。在擁有眾多斑斕文化的中國,面對僅有的一個名額,誰都不愿放棄,內部競爭愈演愈烈。白酒釀造技藝能否獨占鰲頭還需要各方面的檢驗。
耐心等待,用心堅守。白酒釀造技藝“申遺”的完成時或許就在下一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