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九總小學 陳 瑾
小學階段是學生真正接受教育的開始階段,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教師要扮演的不僅僅是教書授業(yè)的先生角色,同時也是學生人格和品質成長階段的引路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什么樣的知識灌輸和道德傳授,能夠影響學生今后很長的人生階段,也是他們?nèi)蘸蟪刹排c否的重中之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以及人格塑造的重要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讓真善美充滿學生的孩童時期。在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靈是美麗的。教師要多為學生展現(xiàn)正能量的方面,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健康成長,讓學生的品德能夠得到行之有效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人格和品質的健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情,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痹诮虒W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與生活的相匹配,能夠認識到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對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促進教學目標的快速達成。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材的例子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體驗式的問題。什么行為在生活中是不道德的?學生思考和討論之后紛紛進行發(fā)言,能夠有效地將生活中的例子進行闡述。圖書館里大聲喧嘩、餐廳隨意插隊……這些例子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底線和道德的應用。在這種與生活場景的互相補充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從而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從而讓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真正做到將正確的道德觀念進行灌輸,幫助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有限,理性的思維能力不健全,在很多生活問題中無法做到理性思考和解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養(yǎng)成理性思考的習慣,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處理問題時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真正全面和客觀地理解和認識事物,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進行自我心理的干預,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
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依靠教材的知識和內(nèi)容進行教學,同時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求真,能夠從客觀的角度進行有理有據(jù)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和信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實例與教材的相結合教育。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可愛的動物》系列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傳授關于動物保護法的知識。這時教師可以用學生自身的實例,如將野外的刺猬帶回家飼養(yǎng)的例子,來告訴學生關于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內(nèi)容,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認知。同時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理性思維。
實踐出真知,所有的知識都是來源于對生活的實踐。同時,要想得知知識是否正確,也要通過實踐的形式去檢驗。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親自操作,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積極性參與其中,以此來加深對相關道德與法律知識的體驗,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含義。學生通過不斷參與實踐活動,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與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教學形式,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時,只有自己親自參與其中,在活動體驗中產(chǎn)生了對知識的感悟,才能夠更好地將書本上的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思想行為。
比如,在學習《感恩》這一板塊的知識時,教師如果僅僅在課堂上用講授的形式將理論知識機械式地灌輸給學生,學生是無法真正認同和產(chǎn)生切身感悟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外引導學生開展相關主題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學生在和敬老院的老人相處時,可以通過幫他們捶捶背、收拾衣物、打掃衛(wèi)生、表演節(jié)目等形式來表達自身的感恩與孝心。學生在這樣的親身實踐活動中就能加深對感恩這一情感的切身體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觀派出所或少管所,從中了解與學習哪些事情是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學生也可以了解違法犯罪行為具有哪些危害性。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就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識,在生活中也就能更好地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道德品質與意識。當學生真正接納了道德與法治的知識與內(nèi)涵時,就能夠促進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遵紀守法的習慣。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結合相關教材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促進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
教師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將教育局限在課堂與學校中。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靈活地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相聯(lián)系,幫助學生在這三種力量的相互配合與支持下,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習。在如此全面的三位一體教學中,才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上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三種力量有機結合,緊密相連。這樣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狀態(tài),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
例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生活中是否遵紀守法,遵守交通規(guī)則,對待自己的親人長輩是否能做到尊老愛幼等。教師在與家長的不斷溝通與反饋中就能清晰地了解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與思想動態(tài)。當學校與家長都清楚掌握學生的綜合信息后,就更利于學校與家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學??梢詾閷W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接受社會教育。例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當中,通過不斷地體驗來培養(yǎng)自身的道德水平與法治意識。因此,教師通過借助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可以將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力量,相互作用,取長補短,促進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對法律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在學校與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互相作用與互動中,學生的綜合素質養(yǎng)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基礎時期。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學生做好相關道德與法治教育。通過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活動與借助時事熱點,及時對學生進行法制觀念的培養(yǎng)以及道德情操的啟發(fā),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小形成良好的道德法治觀念,在未來才能夠更好地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