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琪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1--02
心理健康不僅僅指的是沒有疾病、沒有痛苦,更指的是一種積極的、能夠使自身不斷進步的心理狀態(tài),另外具備一些可以持續(xù)學習、持續(xù)進步,良好的適應社會關系、良好的發(fā)展和保持親密關系。全身心關注、和諧關系、相互信任以及給予希望等技巧與策略被稱為積極干預,其內涵是強大人的內心,更好的面對生活困難和崎嶇。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積極心理干預在改善人類的負面情緒的同時,還能促進身體健康。本文綜述了目前積極心理干預對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促進效果,為將來在不同領域更好的運用積極心理干預提供方法和依據(jù)。
一、積極心理干預的相關理論
1 積極心理學的概念。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紀末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場心理學運動,其通過對人類自身積極品質和積極心理的挖掘,使得人們能夠以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從而更好的解決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3]。該理論能夠填補傳統(tǒng)心理學研究方面的空白,為各位學者之后的心理相關研究打好理論基礎,同時給予人們擁有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幸福感[4]。
2 積極心理干預的概述。積極心理干預(positive 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s,PPI)是以積極心理學思想為理論指導的一種心理療法,主要是為了提高人們的正能量的情緒、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能更調動生活積極性的行為[5]。積極心理干預方法包括生命意義療法、正念療法、希望療法、幸福療法、積極情緒表達等。這些療法能夠引導人們以積極眼光看待問題,在情感和認知上獲得正確導向,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和生活滿意度[6]。
二、積極心理干預對不同人群的心理影響
1 改善臨床護士的心理狀態(tài)。護患關系緊張、工作考核壓力以及家庭瑣事繁重等原因導致了臨床護士身心疲乏、心理抑郁、睡眠不足等心理狀態(tài),這種不良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臨床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降低工作效率。郭玉芳等[7]采用“三件好事”積極心理干預研究結果表明,積極心理干預可促進臨床護士產(chǎn)生主觀幸福感和愉悅感,使其能夠在忙亂的臨床工作中體會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減少生活和工作壓力對其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護士臨床工作的積極性。方采萍等[8]采用的“心理日志法”研究結果表明積極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士的主觀幸福感。余純[9]采用的一系列積極干預措施表明,積極心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臨床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2 提高慢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慢病患者大多存在抑郁、焦慮、對生活狀態(tài)不滿等負面情緒。王玉琴等[10]通過采用積極心理干預措施,有效減輕或消除了乳腺癌患者放化療期間出現(xiàn)的抑郁、不安、焦慮等消極情緒,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促進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和身體的康復。萬霞等采取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中,呼吁患者的親屬和朋友加入治療過程,通過親屬對患者的心理支持與行動支持,強化了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促進患者自我效能的提升,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3 促進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步入老年以后,因患病、親人離去、生活角色的轉變,繼而出現(xiàn)記憶力障礙、意志消沉、對生活失去信心等消極情緒,從而出現(xiàn)性格以及行為上的明顯變化。因此,老年人需要通過在積極心理干預的引導下,改變其主觀思想,讓其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不斷追求健康生活和高質量的生活,從而克服因年齡增長和身體衰老所帶來的落差心理,擁有積極樂觀、熱情生活的心理。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干預是為了給予老年人更為細心的生活幫助、更為貼心的生活指導、以及更有效的心理安慰,在主觀思想上給予他們生活的希望和生存的力量,增強了老年人面對生活困境的能力。肖霞等所采用的積極心理學干預措施表明,對老年人實施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干預措施,不僅能夠培養(yǎng)老年人的積極心理,同時能夠提高老人的心理素質和處理生活危機的能力,從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制定合適的積極心理干預方案,對相關人員進行認知、情緒以及行為等干預,為促進其心理健康指導給出新的方向。隨著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以及干預措施的進步,越來越多有需要的人能夠在積極心理干預措施下培養(yǎng)出積極的心理品質,擺脫悲傷、抑郁等消極情緒,主觀幸福感和社會存在感得到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WHO.Promoting mental health : concepts , emerging evidence ,practice :Summary report[R / OL].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 -ization , 2004 : 1.
李小光,徐婭霞.積極心理學的臨床研究與應用[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8,14(3):266 -268.
李小光,徐婭霞 .積極心理學的臨床研究與應用〔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8;14(3):266-268.
黃靜茹 .中國積極心理學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2):78-83.
Sin NL , Lyubomirsky S.Enhancing well-being and alleviating de -pressive symptoms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 aprac -tice-friendly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 , 65 ( 5 ): 467-487
劉曉華,馬超群,宋春霞.積極心理干預的新進展對我國臨床護理的啟示[J].護理研究,2016;30(3):912-914.
郭玉芳,王鑫鑫,王霜霜,張靜平.基于微信的積極心理干預對護士工作倦怠及工作績效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9;34(8):1-3.
方彩萍,葉志弘,秦建芬 .“心理日志法”在提升護士主觀幸福感方面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10 , 45 ( 7 ): 615-617.
余純 .積極心理干預對護士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2009 ( 9 ): 178-179.
王玉琴,謝稚軍.積極心理學在乳腺癌患者放化療期的心理護理干預[J].北方藥學,2011 , 8 ( 6 ): 115 -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