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萍
中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感染科,廣東中山 528447
肺結(jié)核屬于傳染性疾病,在臨床中比較常見。 臨床中,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消瘦、低熱、乏力、盜汗等癥狀,另外還會伴隨呼吸系統(tǒng)癥狀,如咳嗽、咯血、咳痰等,不僅病程長,而且病情變化復雜,導致治療周期長,在治療期間患者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不僅影響臨床效果,而且也會影響生活質(zhì)量,不利于臨床治療,因此需要通過護理干預措施改善其不良情緒,使臨床效果得到保障,提高生活質(zhì)量[1-2]。 心理護理干預作為近些年常用護理方式之一,其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注重以人為本,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wù)的中心,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勵,因此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改善。 該文方便選取2018 年5月—2019 年5 月該院呼吸感染科的400 例肺結(jié)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在肺結(jié)核患者中應(yīng)用心理護理干預對負性情緒的影響,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呼吸感染科的400 例肺結(jié)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00 例)和研究組(200 例),對照組患者共200 例,男110 例,女90 例,年齡20~50 歲,平均(38.76±3.96)歲;病程1~7年,平均(3.55±0.62)年;疾病類型:初治肺結(jié)核41 例、肺外結(jié)核44 例、復治肺結(jié)核115 例。研究組患者共200例,男112 例,女88 例;年齡21~52 歲,平均(38.82±3.88)歲;病程1.5~7 年,平均(3.63±0.72)年;疾病類型:初治肺結(jié)核40 例、 肺外結(jié)核43 例、 復治肺結(jié)核117例; 兩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 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jīng)相關(guān)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研究者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②對多種抗結(jié)核病藥物有耐藥性。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合并腦部疾病史。
對照組患者行以常規(guī)護理,涉及到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病情觀察、健康宣教等。 研究組基于常規(guī)護理加行心理護理干預:①認知干預。 以患者實際情況為準開展個性化宣教,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通過開展肺結(jié)核相關(guān)知識宣講會,對肺結(jié)核發(fā)病原因、發(fā)展規(guī)律、國家疾病治療政策、治療周期、用藥治療等進行宣傳,另外聯(lián)合媒體開展健康教育, 錄制宣傳視頻, 制成宣傳手冊,另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進行推廣。 ②心理支持。 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 給予患者支持和鼓勵,爭取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另外在言行舉止上,護理人員應(yīng)給予患者更多的關(guān)懷和照顧, 對患者主訴予以耐心傾聽, 同時讓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滿足其心理需求??梢酝ㄟ^開展個性化心理咨詢室的方式,幫助患者自我調(diào)整和疏導,另外可以邀請家屬參與心理疏導,還可以開展病友交流會,讓患者與患者之間相互交流,彼此鼓勵。 ③放松療法。 對患者心理活動進行了解,利用看電視、聽音樂、看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并指導患者放松,強化調(diào)息放松療法訓練,反復進行呼吸運動,先吸氣,之后在吸氣末屏氣,另外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可輕握其雙手,使其不適感、恐懼感減輕,增強其治療信心。
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癥狀自評量表(SCL-90)各項指標評分。①SAS:評分為20~80 分,分界值為50 分,評分越高則表示焦慮越嚴重。②SDS:評分為20~80 分,分界值為53 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抑郁越嚴重。 ③SCL-90:涉及到軀體化評分(12~60 分)、人際敏感評分(9~45 分)、焦慮評分(10~50 分)、恐怖評分(7~35 分)、精神病性評分(10~50 分)、強迫評分(10~50 分)、抑郁評分(13~65分)、敵對評分(6~30 分)、偏執(zhí)評分(6~30 分)、陽性項目數(shù)評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3]。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 兩組的SAS 評分比較, 對照組為(52.41±10.53)分,研究組為(52.74±9.85)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46);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 對照組為 (51.24±9.57) 分, 研究組為(43.88±8.5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的SDS 評分比較,對照組為(51.33±8.97)分,研究組為(51.46±9.38)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887);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對照組為(50.13±8.36)分,研究組為(40.88±8.6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前后SAS 評分、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45、0.167);研究組護理后SAS 評分、SDS 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SAS、SDS 評分的比較[(),分]
表1 兩組SAS、SDS 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SAS 評分 SDS 評分對照組(n=200)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研究組(n=200)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52.41±10.53 51.24±9.57 1.163 0.245 51.33±8.97 50.13±8.36 1.384 0.167 t 干預前組間值P 干預前組間值t 干預后組間值P 干預后組間值52.74±9.85 43.88±8.57 9.597<0.001 0.324 0.746 8.102<0.001 51.46±9.38 40.88±8.66 11.720<0.001 0.142 0.887 10.868<0.001
對照組護理前后軀體化評分、人際敏感評分、焦慮評分、恐怖評分、精神病性評分、強迫評分、抑郁評分、敵對評分、偏執(zhí)評分、陽性項目數(shù)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軀體化評分、人際敏感評分、焦慮評分、恐怖評分、精神病性評分、強迫評分、抑郁評分、敵對評分、偏執(zhí)評分、陽性項目數(shù)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的軀體化評分、人際敏感評分、焦慮評分、恐怖評分、精神病性評分、強迫評分、抑郁評分、敵對評分、偏執(zhí)評分、陽性項目數(shù)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軀體化評分、人際敏感評分、焦慮評分、恐怖評分、精神病性評分、強迫評分、抑郁評分、敵對評分、偏執(zhí)評分、陽性項目數(shù)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現(xiàn)階段,全球結(jié)核病疫情嚴峻,同時我國也是疫情較高的國家,因此需要引起重視[4-5]。 一般情況下,對于肺結(jié)核患者來說,如果不及時有效治療,則容易出現(xiàn)耐藥性,加上患者需要長時間治療,經(jīng)濟負擔比較重,所以患者容易出現(xiàn)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等,這些不良情緒均會對患者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6]。 針對肺結(jié)核患者來說,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可以緩解不良情緒[7]。 心理護理干預將患者作為護理服務(wù)的中心, 從患者心理情緒出發(fā)開展護理工作,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使患者治療自信心提升,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使肺結(jié)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8-9]。 該次研究中,針對肺結(jié)核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 并與常規(guī)護理作對比, 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護理干預前,兩組的SAS 評分比較,對照 組為(52.41±10.53)分,研 究 組為(52.74±9.85)分(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對照組為(51.24±9.57)分,研究組為(43.88±8.57)分(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的SDS 評分比較,對照組為(51.33±8.97)分,研究組為(51.46±9.38)分(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對照組為(50.13±8.36)分,研究組為(40.88±8.66)分。 在馬海秀[10]研究中,護理前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觀察組SAS、SDS 評分分別為(54.14±7.21)分、(54.54±9.38)分低于對照組SAS、SDS 評分 (54.29±8.96) 分、(57.69±10.42)分(t=0.071、1.231,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 評分(36.48±7.36)分、SDS 評分(37.45±6.57)分低于對照組SAS 評分(45.64±8.54)分、SDS 評分(48.85±7.12)分(t=4.450、6.445,P<0.05),這與該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干預的應(yīng)用可以改善負性情緒,這不僅對臨床效果提升有重要意義,同時也促進患者康復。 盡管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病情觀察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也會使患者情緒得到改善, 有一定臨床效果,但卻未重視心理因素對患者的影響[11]。 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 心理護理干預可以與肺結(jié)核病程長且容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相結(jié)合, 通過認知干預、 心理支持、放松療法等措施,使患者精神壓力減輕,進而減輕患者的敵視、煩躁、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12]。 其中,認知干預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知識的認識, 使其認知水平提升[13]。 心理支持可以增加患者與護理人員、家屬的溝通和互動,使其不良情緒減輕。 放松療法可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其卸下心理防備,幫助患者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以良好心態(tài)面對疾病和治療。 另外通過專業(yè)心理護理知識,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和安撫,使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這不僅可以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升,同時也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部分肺結(jié)核患者有戒備以及敵視情緒, 對于此則需要對此種心理情緒的原因進行分析, 對其不恰當行為予以一定的體諒以及尊重,用實際行動爭取其信任。 護理人員除與患者溝通之外,還需要與患者家屬溝通,給予患者家庭溫暖,讓其重拾生活的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這對患者康復有促進作用。
表2 兩組SCL-90 評分比較[(),分]
組別 軀體化 人際敏感 焦慮 恐怖 精神病性 強迫 抑郁 敵對 偏執(zhí) 陽性項目數(shù)對照組(n=200)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研究組(n=200)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t 干預前組間值P 干預前組間值t 干預后組間值P 干預后組間值1.83±0.54 1.73±0.58 1.785 0.075 1.84±0.73 1.56±0.43 4.674<0.001 0.156 0.876 3.330 0.001 1.74±0.49 1.65±0.50 1.818 0.070 1.73±0.63 1.51±0.43 4.079<0.001 0.177 0.859 2.573 0.010 1.79±0.46 1.84±0.76 0.796 0.427 1.77±0.59 1.50±0.36 5.525<0.001 0.378 0.706 5.718<0.001 1.68±0.40 1.68±0.34 0.000 1.000 1.67±0.47 1.31±0.32 8.954<0.001 0.229 0.819 11.207<0.001 1.31±0.32 1.28±0.39 0.841 0.410 1.32±0.65 1.15±0.23 3.487 0.001 0.195 0.845 4.061<0.001 1.74±0.46 1.65±0.53 1.814 0.071 1.73±0.84 1.53±0.33 3.134 0.002 0.148 0.883 2.718 0.007 1.87±0.52 1.85±0.66 0.337 0.737 1.86±0.59 1.57±0.49 5.347<0.001 0.180 0.857 4.817<0.001 1.46±0.38 1.43±0.53 0.651 0.516 1.44±0.63 1.32±0.44 2.208 0.028 0.384 0.701 2.258 0.025 1.29±0.22 1.30±0.60 0.221 0.825 1.31±0.25 1.15±0.54 3.803<0.001 0.849 0.396 2.628 0.009 31.25±11.35 28.36±10.74 2.616 0.009 31.23±11.40 24.54±8.79 6.572<0.001 0.018 0.986 3.893<0.001
綜上所述,在肺結(jié)核患者中應(yīng)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