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逍然
一想到外婆,對蕎麥餅、排骨湯、青菜餛飩的溫暖記憶,就從腸胃一直暖到心窩,驅(qū)離了久久不散的春寒。
我想每個孩子對自己的外婆都有一份獨特的記憶,而這記憶大都和食物有關(guān)。
每年的清明,外婆都會備好方形的餛飩皮,拌好餡兒,坐在廚房里包餛飩,等著我們回去。外婆的手指很粗糙,指節(jié)因為長年勞作浸泡而腫大突起,但這雙大手能將餛飩皮和餡兒靈活調(diào)配到一種極致的和諧。
鍋里的水在跳躍翻滾,外婆坐在灶旁小凳上。面前一張方桌上,放著家里的大竹篩子。篩子中間一大碗青紅相間的餡兒,左手邊擺著兩摞餛飩皮。她左手捻一張皮,順手一翻,右手挑一筷子餡兒,放到餛飩皮中間,一卷一推,與此同時右手把筷子插回餡兒中,兩手配合一折,邊角沾上些餡兒湯,再反手一粘,形似小簸箕的餛飩從外婆手心爭先恐后地往篩子里跳.整個過程就像工廠里的流水線。外婆的手上下飛舞,眼睛不住地望著門外,盼著我們歸來的那一陣車子的引擎聲。知道我不愛吃青菜,她備餡兒時特地多放了些肉,還打上兩個雞蛋。初春的陽光微暖,光線中飄浮著細細的面粉。鍋里燉著一大鍋排骨,早已肉爛骨酥。周邊的一個個蕎麥餅,早巳被蒸汽催發(fā)得香氣四溢。就這樣,外婆用最質(zhì)樸的方式呈現(xiàn)她對我們的期盼。
莊嚴的祭祖儀式過后,無一例外的是豐盛的午餐,我們再一次品味了外婆的精湛廚藝。相比大人們祭祖時的莊嚴肅穆,我更喜歡與外婆坐在桌旁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飯后回城,外婆除了在車后備廂里塞滿蔬菜、雞鴨魚肉,還會包上一包蕎麥餅,再從冰柜里拿出一袋凍好的餛飩。她對我說的無外乎三句話:聽爸媽的話,好好學習,什么時候再來?我們帶上的豈止是這一樣樣吃的?我們帶上的是外婆對我們最簡單又最有力的庇護。這些東西,連接外婆和我們之間綿長的思念,成為食物里沉淀的質(zhì)樸記憶。
今年的清明,家中少了外婆包的餛飩,多了一張外婆的遺照。雖然媽媽也包了餛飩,豐腴雪白,湯色清澈。但我總覺得少了一味。不是鹽味,不是醋味,仿佛外婆離開我們的同時也帶走了餛飩的那股香氣。我再也感受不到外婆坐在我對面看著我吃的那份歡愉。
其實,對外婆的記憶何嘗只是餛飩。她總是用充滿煙火氣的食物填充著我們的腸胃,記錄著我們短暫相聚的小“食”光。元宵的湯圓,立春的攤餅……這些都曾被她一一包裹,裝進了汽車的后備廂。每次回老家,帶來的東西都足夠我們吃很長一段時間。每次我解開那一層層保鮮膜時,都能感受到外婆的氣息,體會到那雙布滿青筋的大手包扎這些食物的蒼勁有力,想起田野中的房屋和坐在門口的外婆。
外婆走了,留下了我們對她綿長的思念。記憶中的小“食”光,總是氤氳在每一餐中,閃爍在記憶里。
點評
一個人無論走多遠,故鄉(xiāng)的味道、親情的味道都會縈繞心間。本文作者借助對美食的描寫,表達對外婆的思念。文章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將外婆包餛飩的流程寫得具體而有條理。制作餛飩餡兒的過程,回家時車后備廂里塞滿食物的細節(jié),流露出外婆對“我”的疼愛。外婆去世后,“我”的“少了一味”的感覺,表達了對外婆深深的懷念之情。文中敘述之外的幾句抒情文字,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指導老師:肖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