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田野里小路邊,長滿蓬蓬勃勃的莧菜,綠色如云,紅色如霞,掐了上面的葉子,不幾天又生出新葉來,層出不窮。莧菜,青的柔嫩,紅的厚潤,是一道既養(yǎng)生又美味還價格便宜的野菜。
我們家鄉(xiāng)人叫莧菜為銀銀菜,莧菜又叫米莧或蔊菜,蔊菜這一叫法源自《本草綱目》:“蔊菜生南地,田園中小炒也。”莧菜見土就長,野生的東西生命力極強。如火的夏天,餐桌上一盤青青的莧菜讓人頓生涼意,味道很美。
洗莧菜不同于別的青菜,不論青紅,洗是揉洗,這樣味道更美,古諺云:好莧菜,揉三揉。
我喜歡吃母親炒的莧菜,少許的植物油,加幾瓣雪白的大蒜,火候適中,吃起來嫩嫩香香,十分爽口。莧菜不易炒,掌握不了門道,炒不出莧菜特有的味道,母親說,炒莧菜倒入適量的油,同時要在鍋內(nèi)加少許水,火候到了,莧菜的鮮味就出來了。我效仿,果然味道鮮美。母親還會做莧菜饃,把面搟制成張薄面片,然后放油和焯好用鹽拌勻的莧菜,最后加上雞蛋。卷好,再切成一個個菜圈,貼在鍋里蒸,粗糙的面食,但卻帶給我無盡的眷戀。梁實秋寫北京的薄餅,那份感情,只有游子才能品出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母親的味道,是永遠割不斷的鄉(xiāng)土味道!
母親還常把莧菜在開水里燙一下,曬在窗檐下,冬天雪花飄飄的日子,燉臘肉吃別有風(fēng)味。清人顧仲在《養(yǎng)小錄·蔬之屬》中提道:“灰莧菜,熟食,炒、拌俱可,勝家莧,火證者宜之?!鼻迦搜毘伞端厥痴f略》記“莧菜有紅、綠兩種,以香油炒過,加高湯煨之”這種做法也很妙,因為先炒再煨更能使之香濃,更凸顯莧菜的鮮美。
夏天的日子,我愛用莧菜做面筋湯,人人都會喝上兩大碗,先煮好海帶絲,少許花生仁,面筋,然后放入西紅柿、莧菜、淀粉水,鍋沸后再篩上雞蛋成絲絲縷,加入適量的鹽,于是一鍋紅綠相間色彩鮮艷的美味湯便成了。
莧菜梗也是一道美味,汪曾祺在《五味》一文中提到故鄉(xiāng)高郵,許多人家都有臭壇子,腌芥菜擠下的汁放幾天即成臭鹵,臭的東西中,最特殊的是臭莧菜稈。這樣的吃法也許是當(dāng)?shù)氐奶厣?,但是莧菜梗味道不錯,將其掐成段,鹽漬一下,與紅辣椒爆炒,辣辣脆脆,濃濃的原生態(tài)味道,下飯好菜。
杜甫曾寫:“登于白玉盤,藉以如霞綺。莧也無所施,胡顏入筐篚……”雪白盤櫻桃紅的,如霞如綺,像一首絕美的音樂。陸游在《園蔬薦村酒戲作》寫道:“身入今年老,囊從早歲空。元無擊鮮事,常作啜醨翁。菹有秋菰白,羹惟野莧紅。何人萬錢筋,一笑對西風(fēng)?!焙婪胖畾猓缬谠婇g,山珍海味又何妨,我這一盤野莧菜羹,三杯兩盞薄酒,可盡享人生的清幽。
野莧菜其實是一味中藥,降血壓降血脂,是腸胃的清道夫,對減肥效果尤佳,于是我這位想瘦成竹的女子特別偏愛莧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六莧,并利大小腸。治初痢,滑胎?!薄峨S息居飲食譜》也說:“莧通九竅。其實主青盲明目,而莧從見?!?“莧”音同“見”,亦有見義,吃了其黑色的小果實,可明目。有一故事:清代雍乾年的名醫(yī)徐大椿曾見一人患頭風(fēng),痛得不得了,兩眼都要痛瞎了,到處求醫(yī)無效。有一天遇見一個鄉(xiāng)下人教他用十字路口及屋邊的野莧菜煎湯,裝在壺內(nèi),將兩眼就壺口蒸汽熏之,漸至見光,終于復(fù)明。莧菜是人見人愛保健食品。
莧菜,是夏天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莧菜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通利二便,利竅止血等功效。還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且容易吸收。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多食莧菜不僅能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體免疫力,還有減肥排毒,補血補氣之功效。尤其是莧菜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zhì)和鐵,對兒童牙齒和骨骼的生長,以及預(yù)防貧血,均可起到促進作用,是一道極好的夏季時令養(yǎng)生蔬菜。
如今土菜野蔬之風(fēng)盛行,呼舊情返璞歸真,一是對綠色健康的期盼,一是對淳樸自然的向往,青莧菜,紅莧菜,永遠是最樸素的味道。
責(zé)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