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蕾
摘 要 清人劉中柱有《兼隱齋詩鈔》《又來館詩集》,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寶應(yīng)圖書館有藏本,但藏本或卷殘,或序缺,或詩文有漏,皆非完本。綜合五館藏本,可大略還原《兼隱齋詩鈔》《又來館詩集》全貌,并輯佚《兼隱齋詩鈔續(xù)集》。
關(guān)鍵詞 劉中柱 劉寶楠 藏本 稽考 輯佚
分類號 G256.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10.014
Abstract Liu Zhongzhu of the Qing Dynasty wrote the Jian Yin Zhai Poetry Copies and You Lai Guan Poetry Collection. The National Library, Shanghai Library, Tianjin Library, Nanjing Library and Baoying Library have these poetry collections, but in the collections there are missed volumes, or missed prefaces, or missed poetries. All of them are not complete edition. Integrating the collections in the five libraries can restore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Jian Yin Zhai Poetry Copies and You Lai Guan Poetry Collection, and compile scattered writings of Jian Yin Zhai Poetry Copies Sequel.
Keywords Liu Zhongzhu. Liu Baonan. Library collection. Textual research. Compiling scattered ancient writings.
0 引言
劉中柱,字雨峰,一作禹峰,號砥瀾,寶應(yīng)人?!肚迨犯濉ち阂哉羵鳌罚骸埃阂哉粒┩砟曩蓡坛鰤m、陳鈺、朱克生、劉中柱結(jié)文字社。”《清史列傳·劉中柱傳》:“工詩、古文辭,與朱彝尊、查慎行、汪懋麟、喬萊、王式丹相倡和?!小稘O山園集》一卷、《兼隱齋詩》十一卷、《又來館詩》六卷、《并州百篇詩》一卷,及《史外叢談》 《六館日鈔》諸書?!盵1]
劉中柱為官有清望,嘉慶《揚州府志·劉中柱傳》載:“出守正定府,府舊轄三十二州縣,守令羨余過他郡。中柱至,議一切裁去。上官止之曰:‘君自可耳,難為繼也。中柱僅留其尤輕者,余仍罷?!闭凑娑?,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諱,改為正定。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錄劉中柱著作4種:《寶應(yīng)名勝紀略》二卷,清抄本,史部[2]11754;《漁山園詩集》一卷,清康熙刻本,集部[3]12605;《真定集》三卷首一卷,清抄本,集部[3]12606;《劉氏二家詩錄》六卷(《真定集》三卷,劉中柱撰;《鹿沙集》三卷,劉家珍撰),劉寶楠輯,稿本,集部[4]20148。
《清人別集總目》錄劉中柱著作4種?!墩娑?卷首1卷:稿本《劉氏二家詩錄》本(南圖)、清抄本(浙圖),清抄本(南圖);《漁山園詩集》1卷:康熙刻本(中科院文研所)、《又來館詩集》6卷:清刻本(北圖);《又來館詩集》8卷:清刻本(上圖) ,按:卷5至8題名《兼隱齋詩鈔》[5]。
今考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寶應(yīng)圖書館所藏劉中柱《兼隱齋詩鈔》《又來館詩集》,或卷殘,或序缺,或詩文有漏,皆非完本。
1 劉中柱及其詩歌管窺
明代以來,劉中柱家族在文藝和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頗為活躍,前有劉永澄、劉心學(xué),后有劉臺拱、劉履恂、劉寶楠等。《兼隱齋詩鈔》(含續(xù)集)《又來館詩集》共收錄劉中柱1663—1703年間創(chuàng)作的詩歌一千余首,是劉中柱個人情感的寄托,也是寶應(yīng)劉氏家學(xué)淵源的體現(xiàn),更是考察清代淮揚地區(qū)文人氣象的樣本。
劉中柱常懷憂國憂民之情,詩集中時見恤民之作。如《水至》:“兒啼女哭相扶持?!薄渡阶箴嚸裥小罚骸拔謇锸锝^炊煙,千家萬家少安席。”《決堤嘆》:“倚船登樹軀命保,人無粒食牛無草?!薄稌孕匈c饑民馬上作》:“十室已盡空,一路唯聞哭。壯者去他鄉(xiāng),老稚皆枵腹?!薄堆b泥苦》:“裝泥一何苦,流汗日卓午?!瓎柲嗪嗡瑤偷涛闵龠t。遲則官猶可,報馬愁殺我?!眲⒅兄逍训卣J識到百姓之所以流離失所,既因天災(zāi),更緣人禍,“當?shù)啦蚶潜M欲飽,城鼠社狐還侵欺”(《水至》)、“誰寔司牧流弊多,袖手旁觀難塞責”(《山左饑民行》)。他“念茲凋瘵情,亦曰食君祿”(《曉行賑饑民馬上作》),希望自己“繪就浚川圖”(《苦旱圖》)疏鑿淮河,“繪圖學(xué)鄭俠”(《水至》)為民請命,可謂時刻心系百姓。
劉中柱發(fā)妻早逝,其子家珍、家福、家祉又早卒,故屢作憶亡內(nèi)、悼亡兒之詩。如《七夕憶亡內(nèi)六首》《哭長兒家珍五首》《讀元白哭子詩感悼福祉兩兒二首》等,其中《人日憶亡兒》“兩年三賦哭兒詩”句道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之痛。除妻兒外,劉中柱還不斷地為友朋的離世而痛哭,“哭李玉匙”“哭鷦林”“哭秋厓”“哭汪蛟門”“哭冰壑”“哭石林”“哭朱介垣”“哭后齋”……足見劉中柱是極重情誼之人。
劉中柱詩歌按主題大致可分為交游、悼亡、恤民三種類型。王源《兼隱齋詩續(xù)抄序》稱劉中柱“時時與故老遺民酒徒為世外交,所談?wù)叨嗯d亡之事”,這一點僅從其詩題就可得見。如:答贈梁以樟(《答贈梁鷦林依來韻》),卻寄陶季深 (《得陶季深書兼示近詩卻寄二首》),集朱彝尊、查慎行兼隱齋聯(lián)句(《雨集兼隱齋觀石鼓文拓本聯(lián)句》),會陳鈺、朱克生漁山園賦詩(《雪夜集漁山園同冰壑秋厓賦》) ,早春陪徐乾學(xué)賞梨(《徐健庵夫子召飲梨花下即席同紀栢子朱錫鬯汪蛟門顧寧人嚴蓀友》),深秋同馮勖看菊(《集馮方寅寓齋看菊》), 時而到王士禎堂上觀月,(《冬夜集阮亭夫子得樹堂五首》)時而至錢芳標宅內(nèi)聽曲(《集錢葆芬宅聽曲二首》) ,隨汪懋麟紅橋泛舟(《汪蛟門招從紅橋泛舟至平山堂同喬石林王仔園韓醉白諸子》),同孔尚任草橋修褉 (《孔東塘招集草橋修褉分十蒸》),詩朋乃王式丹、陸嘉淑(《十六日舫樓小飲同王方若暨珍兒各賦一首仍疊前大字韻》《秋日招陸冰修朱錫鬯悔人魏禹平查夏重集寓齋分賦》),畫友則顧符稹、查士標(《顧瑟如畫松歌》 《贈查二瞻》)。
此外,劉中柱詩歌對清代戲曲藝術(shù)多有記載,如《王郎擊鼓歌》 《夏夜觀劇》《夜集觀倒剌和竹垞四首》 《管六郎歌》《義優(yōu)行》《十七夜史蕉飲宅觀劇二首》 《觀桃花扇傳奇歌》等。其中《管六郎歌》《義優(yōu)行》寫喬萊家庭戲班歌童管六郎和慶郎的傳奇故事,反映出清代戲班的生存狀況。管六郎曾演出喬萊自編自導(dǎo)的《耆英會》傳奇,博得康熙帝贊賞,親賜銀項圈,喬萊因此把家班改稱“賜金班”[6]。喬萊歿后,管六郎“竄身伶人中,逢場獻媚”(《管六郎歌》自注),余者相繼散,“獨慶郎者守志不去”(《義優(yōu)行》自注),祝發(fā)為僧,以報主恩。
劉中柱與孔尚任、李棟等戲曲作家交往,同孔尚任尤為親密。劉中柱曾為《桃花扇傳奇》作跋,孔尚任于《桃花扇傳奇》本末稱:“歲丙戌,予驅(qū)車恒山,遇舊寅長劉雨峰為郡太守。時群僚高燕,留予居賓座觀演《桃花扇》,凡兩日,纏綿盡致?!倍思邢嗷コ甏鸪椭婎H多,《又來館詩集》有《孔東塘招集草橋修褉分十蒸》《送岸堂二首》等詩,孔尚任《長留集》有《題劉雨峰畫照》《長至日劉雨峰招同黃自先孫愷士王崑繩飲又來館分韻》等詩,其中《長至日》一詩中有“長夜消寒老弟兄”等語,足證眾人交情。
2 《兼隱齋詩鈔》藏本稽考
2.1 天津、上海圖書館康熙刻本
《天津圖書館珍藏清人別集善本叢刊》卷13收錄劉中柱《兼隱齋詩鈔》[6],據(jù)天津圖書館(簡稱天圖)藏本影印。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大黑口,黑魚尾,四周單邊。天圖僅藏卷一至卷四,無序跋,目錄分列于每卷前,卷一缺目錄。
上海圖書館(簡稱上圖)藏《兼隱齋詩鈔》卷五至卷八,與《又來館詩集》一起裝訂并著錄為《又來館詩集》八卷,登記號碼為357417-20。無序跋,目錄總列于卷五前,卷六缺13a-16b共4葉。審其裝幀形式、字跡,與天津圖書館藏本系同版,均為康熙間劉氏家刻本[7]。
2.2 寶應(yīng)圖書館抄本
寶應(yīng)圖書館(簡稱寶圖)藏《兼隱齋詩鈔》卷五至卷八,抄本,無目錄,卷八后附《寶應(yīng)縣志·劉中住傳》《寶應(yīng)耆舊傳·劉雨峰先生傳(采集序)》《家真定君小傳書后》《寶應(yīng)劉氏清芬集·真定公詩傳注》《寶應(yīng)詩事·劉氏清芬集真定公詩后附錄》。另附劉啟瑞跋,云:
真定公詩初刻名《兼隱齋詩鈔》,太守后詩為《又來館詩鈔》,久訪不得。慰予朱丈家有此,求之三年,乃得假鈔一部。原首尾均缺頁,序跋有無不得知。今據(jù)詩補一卷目,而八卷末《九日登昆盧閣晚飲惜園限上字韻》一首無從據(jù)補,則姑仍之?!队謥眇^詩》則雖丈藏書之富,亦無之,意或未刻版也。此版應(yīng)在所好軒,而軒中遍檢無版。慰丈藏本便同星鳳,此副本亦絕無僅有矣,安得族中好事者為重刻行世邪!甲戌二月,楊君為鈔竟,三個月,計費十五元。鈔書之于刻書,當以三倍計值。韓齋志。
按:劉啟瑞,字翰臣,號韓齋,劉中柱家族后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舉,次年進士,官內(nèi)閣中書、內(nèi)閣侍讀學(xué)士,入民國后,棄官歸隱。所好軒在宋涇河側(cè),劉中從筑,原為讀書之所,后改為家祠。劉中從是劉中柱堂兄弟,字自益,號竹峰,有《所好軒稿》[9]。慰予朱丈即朱萇生,字慰予,劉中柱好友朱克生后人,曾參與編輯民國《寶應(yīng)縣志》。劉、朱皆寶應(yīng)旺族,兩家系世交,劉中柱祖劉心學(xué)與朱克生父朱爾遠、喬可聘、王有容有寶應(yīng)“四賢”之稱。朱爾遠有三子:克簡、克昌、克生,劉中柱娶朱克簡之女。
據(jù)跋,寶圖藏本系劉啟瑞于民國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請“楊君”代為抄寫,檢其所錄詩文,與上海圖書館藏本一致,知底本系同一版。據(jù)該本可補齊上圖所缺4葉共11首詩,根據(jù)上圖藏本亦可補齊該本《九日登昆盧閣晚飲惜園限上字韻》一詩。
2.3 《兼隱齋詩鈔》創(chuàng)作時間
根據(jù)天津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寶應(yīng)圖書館三家藏本,可還原《兼隱齋詩鈔》八卷全部詩文?!都骐[齋詩鈔》系劉中柱1663—1695年間詩文總集,共收詩866首,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如下:卷一癸卯起,丁未止(1663—1667年);卷二戊申起,壬子止(1668—1672年);卷三癸丑起,丙辰止(1673—1676年);卷四丁巳起,辛酉止(1677—1681年);卷五壬戌起,乙丑止(1682—1685年);卷六丙寅起,庚午止(1686—1690年);卷七辛未起,壬申止(1691—1692年);卷八癸酉起,乙亥止(1693—1695年)。
3 《又來館詩集》藏本稽考
3.1 上海、國家圖書館康熙刻本
上海圖書館藏《又來館詩集》六卷,康熙間劉氏家刻本,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大黑口,黑魚尾,四周單邊。該本無目錄,卷首收吳穆、陳至言、余賓碩序三篇,其中吳穆序與陳至言序后半部分裝訂倒錯。
《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第140冊收錄《又來館詩集》[10],六卷,據(jù)國家圖書館(簡稱國圖)藏本影印。無目錄,裝幀形式、字跡與上圖藏本相同,卷六尾頁比上圖本多出《贈余鴻客》《聞卓崖被論有感次其見懷原韻作二首》共3首詩。該本無余賓碩序,并誤將吳穆、陳至言序裝訂在卷一P1b《望落馬湖》及P2a《河水嘆》之間,共4葉,影印本頁碼為P381-388,二序裝訂亦有誤,正確頁碼順序為P383-384-381-382-387-388-385-386。
余賓碩,字鴻客,一字石農(nóng),余懷之子。江寧人,祖籍福建莆田。著《金陵覽古》《丁卯集》《神京紀勝集》《十二家詩評》等。上圖本余賓碩序稱“今年甲申,雨峰出守真定,瀕行,手其《又來館詩》命余序”,則余賓碩序作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該本刊刻時間當在1704年以后。國圖藏本系在該版基礎(chǔ)上補刻,補《贈余鴻客》詩而刪余賓碩序,于理有違,或原有余序,后殘。
3.2 《又來館詩集》創(chuàng)作時間
據(jù)上圖、國圖刻本,《又來館詩集》系劉中柱1698至1703年間詩文總集,有吳穆、陳至言、余賓碩序,共收詩292首,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如下:卷一戊寅(1698年)七月起;卷二己卯(1699年);卷三庚辰(1700年);卷四辛巳(1701年);卷五壬午(1702年);卷六癸未(1703年)。
4 南京圖書館《真定集》探賾
南京圖書館(簡稱南圖)藏《真定集》兩種:劉寶楠初訂本、凌小南選本。兩種皆抄本,三卷首一卷。申其所選詩文,卷一出自《兼隱齋詩鈔》卷一至卷四,卷二出自《兼隱齋詩鈔》卷五至卷八,卷三前半部出自《兼隱齋詩鈔續(xù)集》,后半部出自《又來館詩集》。
4.1 劉寶楠初訂本
《劉氏二家詩錄》分《真定集》《鹿沙集》兩部,抄本,毛裝2冊,白底,墨書。每部封面均題“此初訂本,另有重訂本,楚楨記”,后鈐“楚楨”白文印。劉寶楠,字楚楨,號念樓,劉中從后人,劉中柱侄玄孫?!肚迦藙e集總目》稱該本為稿本,實際上《劉氏二家詩錄》是劉寶楠選編抄錄的劉中柱、劉家珍父子詩文集,非劉中柱手稿?!墩娑窞閯⒅兄娢募蛟鍪卣娑?,后人尊稱其為真定君、真定公?!堵股臣窞閯⒓艺湓娢募⒓艺渥窒?,號鹿沙,劉中柱長子,“甫踰立年,赍志以歿”[11],劉中柱集中有多詩悼亡“珍兒”。
《真定集》三卷首一卷。封二書“興讓堂藏板”。興讓堂系明天啟二年(1622年)寶應(yīng)教諭華允謀與杜時芳、劉心學(xué)等人所建縣儒學(xué)講習(xí)之所,高攀龍有《寶應(yīng)儒學(xué)興讓堂記》勒于碑,云:“(華允謀)時時與多士求修身繕性之方、治世理人之要,而講習(xí)無所。潘君坦如、煜如乃以其近學(xué)地讓為講堂,杜君時芳、劉君心學(xué)捐貲相與經(jīng)營之。堂成,請名于公,公名曰興讓?!盵12]劉中柱《寶應(yīng)名勝紀略》云:“后崔魏黨熾,貽禍東林,以講學(xué)為罪首。里中奸猾陰竊碑上告,六月霜花,幾及吾門,而堂遂荒,為茂草矣?!盵13]《紀略》成書于康熙九年(1670年),其時興讓堂已荒廢,后或經(jīng)修繕,成為寶應(yīng)劉氏刻書之所?,F(xiàn)存有劉永澄《離騷經(jīng)纂注》一卷,乾隆間興讓堂刊本[14];劉履恂《秋槎雜記》一卷附《義跡山房詩稿》一卷,道光元年興讓堂刊本[15]?!墩娑窌芭d讓堂藏板”,興讓堂所藏之板指《兼隱齋詩鈔》《又來館詩集》,非《真定集》已刻板。
該本卷首有三序:田雯《兼隱齋集序》,該序亦收入田雯《古歡堂集》,題作《兼隱堂詩序》;王源《兼隱齋詩續(xù)鈔序》,該序收入王源《居業(yè)堂文集》,題作《劉雨峰詩集序》;陳至言《又來館詩集序》,該序與上圖《又來館詩集》陳至言序相同。序后附《寶應(yīng)縣志·劉中柱傳》。傳后接目錄。該本目錄、正文皆有大量增刪涂改痕跡,眉上補錄尤多。
《鹿沙集》三卷首一卷。卷首有陶澂、田雯、王源、馮念、殷譽慶、劉國黻、王懋竑7人序跋。序后附《寶應(yīng)縣志·劉家珍傳》。三卷分別錄劉家珍《蠖堂稿》《北省集》《藕花書屋集》詩文。
4.2 凌小南選本
《真定集》三卷首一卷,抄本,毛裝4冊,紅方格,墨書。卷首三序及傳與初定本同。目錄后附劉寶楠跋:
先伯高祖真定府君有《兼隱齋集》八卷、續(xù)集三卷,《又來館集》六卷,皆已刊?!恫⒅莅倨肺纯砥摺!凹骐[”諸集歲久板爛,印本罕見,家存孤本中多缺葉。數(shù)十年來,求一全本補之而不可得。爰取平日所愛讀者別錄一帙,憑后就質(zhì)于鎮(zhèn)洋李少峰太史汝嶠、定遠凌筱南學(xué)正煥,訂為三卷,總名《真定集》。侄元孫寶楠謹識。
按:李汝嶠,字方壺,號少峰,江蘇鎮(zhèn)洋人。凌煥,字筱南,一字小南、曉嵐,號損寞,安徽定遠人,官江蘇候補道,李鴻章幕僚。
該本卷一封面題“定遠凌少(小)南選本”,每卷卷標下均有“寶應(yīng)文征”四字。國家圖書館藏劉寶楠《象求集》稿本,自序稱:“先輩及先世詩文專集之存者,予篋中得五十余家,總編為《寶應(yīng)文征》,而分之則仍各存專集,其有專集而詩又不全存,或所存太少不足成集,匯編為《寶應(yīng)文征別錄》《外集》?!痹摫舅浽娢呐c《劉氏二家詩錄·真定集》初定本順序一致,初定本所補內(nèi)容皆收入該本,錯訛也在該本中得以修正。據(jù)此可知,該本系凌煥據(jù)初定本選錄,是劉寶楠《寶應(yīng)文征》專集之一。全集共選《兼隱齋詩鈔》289首,《兼隱齋詩鈔續(xù)集》35首,《又來館詩集》57首。
4.3 《真定集》詩文考較
南圖兩種《真定集》與天圖、上圖、國圖等刻本的詩文內(nèi)容有部分出入,其中以《紀事為張蘧若侍御》《題桃花扇傳奇》二詩差異最大?!都o事為張蘧若侍御》出自《又來館詩集》卷四,原作二首,《真定集》選其第一首。該詩《真定集》初定本及《又來館詩集》刻本作《紀事為張蘧若侍御》:
騘馬威聲震鬼門,貂珰難保舊封璠。
九千歲擅呼生日,七十年才奪死魂。
人指豐碑俄不見,鶴歸華表杳無存。
快心鎮(zhèn)撫諸君子,隔代重伸碧血冤。
《真定集》凌小南選本作《紀事為張蘧若侍御作》:
委鬼威靈霹靂翻,一抷淺土竟無存。
九千歲擅呼生日,七十年才奪死魂。
東廠早排新雨簿,北邙同盡義兒孫。
請看詔獄諸君子,異代馨香酧墓門。
按:張瑗,字蘧若,號松巖,安徽祁門人?!稏|華錄》:“(康熙四十年)五月,巡視西城御史張瑗疏言:西山碧云寺后有前明太監(jiān)魏忠賢墓并碑一座……乞賜撲毀。得旨,魏忠賢碑墓著與該城官員撲毀刬平?!盵15]該詩即指此事而言(煥案:順治二年,以錦衣衛(wèi)為鑾儀衛(wèi),懲明季廠衛(wèi)朋奸之弊也。《欽定歷代職官表》著論深切,詩意本此)。案語出自凌煥。
《又來館詩集》刻本卷四《觀桃花扇傳奇歌》,52句,略云:
一馬化龍南渡江,兩星夾日重建邦。
金陵王氣那曾見,鼎沸中原戈予撞。
……
聽吹玉笛撥擅槽,悲悲切切傾香醪。
紅燈焰冷明月暗,滿庭落葉商風(fēng)號。
兩種《真定集》均作《題桃花扇傳奇》,68句,略云:
兩星夾日輝旌幢,樓船沖浪南渡江。
金陵王氣已銷盡,君臣草草重興邦。
中原鼎沸紛塵壒,戰(zhàn)氛只在長江外。
……
離合悲歡夢一聲,憑將兒女譜興亡。
坐中亦有多情客,莫向當筵唱斷腸。
該詩寫觀孔尚任《桃花扇傳奇》的感受,詩意雖同,詩句卻幾乎全部改變,詩中有劉中柱自注若干,亦改動較大。細較詩文意蘊,以《真定集》所錄為長。
以上兩詩充分反映出劉中柱曾對已刊行的詩文進行修潤這一事實,劉寶楠編選《真定集》時,同時參考了刻本和修訂本。后世研究劉中柱作品,相同詩文當參考《真定集》所錄。
由此可知南圖兩種《真定集》所錄田雯《兼隱齋集序》系天津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寶應(yīng)圖書館三家藏本所無,據(jù)此可補?!都骐[齋詩鈔續(xù)集》三卷,或已佚,據(jù)《真定集》可輯王源序及部分詩文?!独m(xù)集》中有《聞王景州訃音愴然有作兼寄歙州》,王景州即王仲儒,卒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7],可推知《續(xù)集》的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為1696至1698年,即《兼隱齋詩鈔》與《又來館詩集》之間?!肚迨妨袀鳌贩Q“《兼隱齋詩》十一卷”,是指《兼隱齋詩鈔》八卷加《續(xù)集》三卷。
5 劉中柱事跡補遺
府縣志書及《清史外傳》等均不言劉中柱卒年,今據(jù)寶應(yīng)圖書館藏道光庚戌冬重鐫《劉氏家譜》,知劉中柱生于崇禎十四年(1641年)十月,卒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七月。
朱經(jīng)《燕堂詩鈔》《答雨峰》一詩自注云:“李青蓮詩‘料錯一生事,蹉跎半世貧。雨峰自號料錯道人?!盵18]劉中柱跋《桃花扇傳奇》,落款亦作“料錯道人劉中柱”。知其又號料錯道人。
《劉氏家譜》載劉中柱有三子:家珍、家望、家福,據(jù)《讀元白哭子詩感悼福祉兩兒二首》一詩,知其還有一子名家祉。
《民國寶應(yīng)縣志》收錄劉中柱《梓里詩選序》,云:“先朝之流風(fēng)余韻漸次無聞,昭代之故老遺賢相繼下世。于是斷自明初及乎今世,連章累幅,擷其英華,斷簡殘編,存其片羽。又為之稽考行事,略識生平,著作斯存,精神俱永。后人誦詩論世,歌泣留連,慨慕無窮者,是則余之志也夫?!眲氶断笄蠹沸虬显啤坝嗖咦嬗攴逄刈秾殤?yīng)詩選》,載國初詩人二十有一”?!惰骼镌娺x》或即《寶應(yīng)詩選》。
劉中柱詩散見于《淮海英靈集》 《皇清詩選》 《清芬集》等,所選皆出《兼隱齋》 《又來館》。其中《皇清詩選》選詩4首[19],出處題作《漁山園詩集》,然考其內(nèi)容,與《兼隱齋詩鈔》完全相同。據(jù)此,則《兼隱齋詩鈔》收錄了《漁山園詩集》的一部分詩歌?!肚迦藙e集總目》稱《漁山園詩集》藏于中科院文研所,筆者求而未果,詳情待考。
參考文獻:
王鐘翰.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5785-5786.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史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045.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集部(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050.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集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850.
李靈年,楊忠主.清人別集總目(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515.
宋希芝.戲曲行業(yè)民俗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229.
天津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珍藏清人別集善本叢刊 13[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王澄.揚州刻書考[M].揚州:廣陵書社,2003:76.
重修寶應(yīng)縣志[M].刻本.1840 (清道光二十年).
陳紅彥,謝東榮,薩仁高娃.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 140[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劉寶楠.清芬集[M].刻本.1839 (清道光十九年).
高攀龍.高子遺書[M].四庫全書本.
盧桂平.揚州文庫(地方史料類45)寶應(yīng)名勝紀略[M].揚州:廣陵書社,2015:519.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五)[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3.
孫殿起.販書偶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74.
蔣良騏.東華錄[M].刻本.清乾隆.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4.
朱經(jīng).燕堂詩鈔[M].清刻本.
孫鋐.皇清詩選[M].鳳嘯軒刻本.1690(清康熙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