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劉灣小學 周雪萍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學校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為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力爭把他們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的成長,同時讓小學生的心理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xiàn)行的小學體育教材中蘊含著諸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利用這些內容開展教學能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如各種體操、隊列訓練等,這些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能引發(fā)兒童的動作思維,對培養(yǎng)兒童的自制力與堅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課本中包含眾多的游戲內容,這些游戲能夠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讓他們在感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同伴的情感,進而提升兒童的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起跑”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老鷹和小雞》的故事,并讓學生扮演游戲中的角色,如老鷹、小雞、母雞等,通過開展這樣的游戲來培養(yǎng)兒童的規(guī)則意識,并促使他們養(yǎng)成嚴守組織紀律的習慣。再如,在開展“我是木頭人”這個游戲時,學生需要集中注意力,目視前方,保持身體不動,并堅持數(shù)分鐘。通過這樣的訓練,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學生既了解了心理健康知識,也學會嚴格要求自己。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為,人在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中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身的體驗,都有過不同的情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的學生不能掌握一些運動技術,容易導致積極性降低。如有些男生不會跳繩,有些女生不會跳高等。如果學生沒有相應的運動技能,教師要及時進行輔導,以提高其成績,進而使其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例如,在教學“仰臥起坐”時,有些女生一個都完不成。此時,教師既要進行言語的鼓勵,還應該適當降低難度,如數(shù)量從少到多。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再逐步增加難度,最后規(guī)范動作標準。實踐證明,體育教學中環(huán)境因素對學生的情緒影響很大。如有的學生喜歡運動,但是學校缺少運動器材,或運動場地不佳等。這些情況對學生的運動情緒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營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
現(xiàn)代體育教學理論認為,競賽是學生掌握各項體育技能的有效方式,也能讓學生學會怎樣承受各種心理壓力,有利于學生學會怎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有些小學生意志力較差,自信心也有待于加強。但是教學實踐讓我們認識到,通過體育競賽能培養(yǎng)其頑強的意志,進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例如,開展冬季長跑競賽能增強學生的體能、耐力等。在學校田徑運動會上,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學生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所以,教師要抓住每次體育競賽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及時地對比賽結果進行總結,幫助成績不佳的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積極調整好心態(tài)。在平時的教學中,雨天,教師讓學生在教室內觀看殘疾人奧運會比賽視頻,感受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拼搏精神,學會如何克服自己心理的壓力,從而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心理障礙是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開始,并隨著障礙的擴大讓心理變得更加脆弱。因此,很多專家建議開展健心運動,通過健心運動來改善心境結構,從而使人的心情變得更加愉悅。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盡量降低學生的憤怒性與抑郁性,平衡學生的心理,逐漸降低他們的心理疲勞程度。這就需要教師勤于觀察學生,善于分析造成學生心理失調的原因,從而達到矯正學生心理障礙的目的。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選擇多人參與的集體項目,如籃、排、足球等球類項目,也可以選擇拔河、接力賽等需要多人參與的體育活動。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協(xié)同作戰(zhàn)或平等交往中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教師也可以選擇游戲、爬山、旅游等運動項目,讓學生在運動后放松自己的心情,消除心理方面的障礙。學生一旦越過心理障礙,就會快樂地學習與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加強運動是消除心理障礙的有效措施。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讓小學生逐步形成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進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質。這樣才能把小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體育教師肩負的重要使命。